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连梅

作品数:20 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脊柱
  • 8篇强直
  • 8篇强直性
  • 8篇脊柱炎
  • 7篇强直性脊柱炎
  • 5篇中国汉族
  • 5篇中国汉族人
  • 5篇中国汉族人群
  • 5篇关节炎
  • 5篇汉族
  • 5篇汉族人
  • 5篇汉族人群
  • 4篇拮抗剂
  • 3篇代谢
  • 3篇痛风
  • 3篇拮抗剂治疗
  • 3篇疗效
  • 3篇类风湿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3篇骨代谢

机构

  • 20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20篇吉连梅
  • 19篇赵东宝
  • 10篇孔瑞娜
  • 10篇徐霞
  • 9篇庞亚飞
  • 8篇童强
  • 8篇张菊
  • 7篇张兰玲
  • 7篇蔡青
  • 6篇高洁
  • 5篇戴生明
  • 4篇韩星海
  • 2篇徐美娟
  • 2篇贺玲玲
  • 2篇管剑龙
  • 1篇施冶青
  • 1篇韩一平
  • 1篇胡珍丽
  • 1篇刘小娟
  • 1篇季小凡

传媒

  • 3篇中华风湿病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第15次全国...
  • 1篇2011年华...

年份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大动脉炎延误诊断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合并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AS合并T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本例为25岁青年男性,有AS病史5年,在外院诊治过程中先后出现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等,给予相应治疗效果欠佳,转我院。经详细查体,发现左侧桡动脉搏动减弱,双上肢血压差较大,颈部及左锁骨下闻及血管杂音,炎性指标升高,结合颈部磁共振动脉造影及全主动脉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成像结果,补充诊断TA。予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病情明显改善。2在Pub Med、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以AS+TA为检索式,共命中7篇相关文献累计患者12例,以HLA-B27阳性者居多,均先诊断AS,多年后发现合并TA,炎性指标均升高,均有血管杂音。结论当AS患者出现发热、血管杂音、无脉时,应警惕是否合并TA。AS与TA是否具有遗传易感性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吉连梅赵东宝
关键词:漏诊动脉炎
骶髂关节结核误诊为脊柱关节炎1例报告被引量:5
2014年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6岁,因"反复腰骶部、双髋关节疼痛1年,发热2个月"入院。患者于2012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跟疼痛,渐累及腰骶部、双髋关节,以右髋关节疼痛为甚,夜间痛伴翻身困难,晨僵时间大于30 min。2012年9月7日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腰椎CT提示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予塞来昔布口服,疼痛好转,后间断口服,未予重视。
吉连梅季小凡赵东宝
关键词:骶髂关节结核脊柱关节炎误诊
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炎的远期疗效观察
吉连梅赵东宝庞亚飞徐霞
药物治疗联合生活方式管理对痛风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药物联合生活方式管理对降低痛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5年8月在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痛风患者98例,采用当面询问、填写问卷、电话随访相结合的方法,对痛风患者科学饮食依从性及运动方式的知晓...
吉连梅赵东宝
关键词:痛风尿酸嘌呤饮食指导复发率
中国汉族人群强直性脊柱炎基因多态性与TNF-α拮抗剂的药物疗效关联分析
目的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与多基因遗传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不断的深入,通过个体遗传层面预测药物疗效的研究被广泛关注。本研究立足于前期的TNF-α基因多态性研究,结合药物基因组学原理,将检测与中国汉族人群...
童强蔡青徐霞孔瑞娜庞亚飞吉连梅张菊张兰玲戴生明韩星海赵东宝
文献传递
microRNA-126靶向PIK3R2调控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制研究
高洁孔瑞娜吉连梅赵东宝
严重钙质沉着症1例报告
2016年
1病例资料 患者女,40岁,全身多处钙化灶15年、右髂部破溃1年,于2015:年7月20日入我院.患者自诉1994年因发热,面部皮瘆,双手冰凉,遇冷变白、变紫就诊,经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诊断为“系统性釭斑狼疮”,给予泼尼松最大剂量60mg口服、1次/d治疗,之后症状好转,但仍有雷诺现象(Raynaud’s syndrom),泼尼松逐渐减量至15mg.
贺玲玲施冶青吉连梅赵东宝
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徐霞童强庞亚飞吉连梅张菊赵东宝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变化被引量:33
2015年
目的通过测定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情况、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110例(男28例,女82例)RA患者和120例(男30例,女90例)正常人腰椎L1-4和股骨近端骨密度,骨代谢指标血清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1)、骨碱性磷酸酶(B-ALP)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RA组男性、绝经前及绝经后女性各组腰椎骨密度均较对照组减低(P<0.05),以绝经后女性下降显著(P<0.01);RA骨质疏松组患者(26例,23.6%)股骨颈骨密度值与病程、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ESR、CRP、X线分期负相关(P<0.05),与RF无明显相关性(P>0.05)。NTX-1水平在RA患者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依次升高,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骨质疏松组比较,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的ESR、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B-ALP显著增加(P<0.05),而这两组间的B-ALP、ESR、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RA患者NTX-1与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RA继发骨质疏松十分常见,骨代谢指标NTX-1及B-ALP测定可作为早期活动性指标。
高洁刘小娟孔瑞娜吉连梅庞亚飞徐美娟徐霞赵东宝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骨密度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骨碱性磷酸酶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腕管综合征22例临床分析
徐霞赵东宝蔡青童强庞亚飞吉连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