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庆福

作品数:19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胃癌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4篇RNA干扰
  • 3篇诊治
  • 3篇胃癌细胞
  • 3篇甲状腺
  • 3篇癌细胞
  • 2篇增殖
  • 2篇诊治分析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乳腺
  • 2篇手术
  • 2篇全切
  • 2篇全切术
  • 2篇外科
  • 2篇胃癌细胞增殖
  • 2篇细胞增殖
  • 2篇腺癌

机构

  • 18篇苏州大学
  • 1篇苏州市中医医...

作者

  • 18篇吕庆福
  • 14篇曹苇
  • 12篇过兆基
  • 6篇胡浩
  • 5篇朱麟
  • 3篇陈磊
  • 2篇周好
  • 2篇赵荣飞
  • 2篇姜敏
  • 2篇陈琳
  • 1篇支巧明
  • 1篇钱燚
  • 1篇丁闯
  • 1篇赵鑫
  • 1篇毕慧锋
  • 1篇王想
  • 1篇胡君
  • 1篇陈琳
  • 1篇王霄鹏

传媒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克罗恩病临床特点与诊治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总结克罗恩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病变、肠镜表现、病理改变、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临床表现为腹痛17例(70.8%),腹泻12例(50.0%),结肠镜是末端回肠和结肠病变的主要诊断手段。结肠镜下可见不同病期的多样性表现。结肠镜结合活检诊断正确率53.3%(8/15),术后病理诊断正确率100.0%(8/8)。结论克罗恩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综合考虑得以确诊,本病以内科治疗为主,当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需外科治疗。
吕庆福曹苇赵荣飞过兆基朱麟胡浩
关键词:克罗恩病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诊治分析(附8例报道)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10年5月期间在我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肿瘤位于胰头部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肿瘤位于胰颈部者行单纯肿瘤摘除术;1例肿瘤位于胰体部者行胰腺中段切除、近端闭合、远端与空肠行吻合术;2例位于胰尾部者行胰体尾切除联合脾脏切除术。术中未见腹腔脏器转移。8例患者术后经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术后均未行放、化疗。本组患者随访1~10年(平均5.5年),除2例失访外,其余均健在。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少见,属低度恶性肿瘤,女性多见;CT及MRI是其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陈磊曹苇赵鑫过兆基吕庆福王想陈琳
关键词:胰腺肿瘤实性假乳头状瘤
甲状腺癌症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治疗与近全切术的临床效果对比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析甲状腺癌症病人予以甲状腺全切术与近全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甲状腺癌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甲状腺近全切术治,n=40)、对照组(甲状腺全切术治疗,n=40),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要高,分别为90.0%、6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近全切术或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均有较佳的临床疗效,甲状腺近全切术疗法术后不良反应低,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吕庆福
关键词:甲状腺癌甲状腺全切术
微创旋切术后给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7
2018年
目的:观察微创旋切术后给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5月-2017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80例乳腺增生或乳腺增生合并乳腺纤维瘤患者资料,根据用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两组患者均采用微创旋切术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10 mg,口服,每日2次;观察组患者给予乳癖散结胶囊2.12 g,口服,每日3次。两组患者月经期间停止用药,且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水平和微血管密度(MVD)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EGF、FGF水平及MV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EGF、FGF水平及MVD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微创旋切术后给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显著,可降低VEGF、FGF水平及MVD,且安全性较高。
吕庆福陈琳过兆基曹苇姜敏
关键词:乳癖散结胶囊枸橼酸他莫昔芬片微创旋切术乳腺增生
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2009年
目的探讨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7年收治的11例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行超声、CT检查,诊断率为100%,11例均行脾脏切除术,其中3例行联合脏器切除术,术后病理10例为恶性B细胞淋巴瘤,1例为血管肉瘤。结果术后随访8例,3例失访,恶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最短生存期为16个月,死亡原因为肿瘤复发,4例生存期超过5年,血管肉瘤患者生存1年,死于复发转移。结论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以CT为主,治疗方法采用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钱燚曹苇吕庆福胡君
关键词:脾肿瘤脾切除术
胃癌组织中lncRNA-AK054978、lncRNA-FER1L4的表达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K054978、lncRNA-FER1L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胃癌患者96例,手术治疗时留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qRT-PCR法对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lncRNA-AK054978、lncRNA-FER1L4进行检测。分析癌组织中lncRNA-AK054978、lncRNA-FER1L4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分析癌组织中lncRNA-AK054978、lncRNA-FER1L4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lncRNA-AK054978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32±2.12、1.04±0.12,两者相比,P<0.05;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lncRNA-FER1L4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1±0.15、1.09±0.22,两者相比,P<0.05。胃癌组织中lncRNA-AK054978、lncRNA-FER1L4的相对表达量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TNM分期有关(P均<0.05)。癌组织中lncRNA-AK054978高表达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70.83%、生存时间为(51.94±2.29)个月,癌组织中lncRNA-AK054978低表达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83.33%、生存时间为(55.06±1.81)个月,两者相比,P均<0.05;癌组织中lncRNA-FER1L4低表达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2.92%、生存时间为(52.23±2.24)个月,癌组织中lncRNA-FER1L4高表达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7.50%、生存时间为(56.38±1.64)个月,两者相比,P均<0.01。结论胃癌组织中lncRNAAK054978高表达,lncRNA-FER1L4低表达;lncRNA-AK054978高表达和lncRNA-FER1L4低表达促进胃癌的恶性进展;lncRNA-AK054978、lncRNA-FER1L4可作为胃癌预后预测指标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吕庆福周好过兆基曹苇支巧明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胃癌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外科诊治分析
2014年
目的 总结分析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10例,行肛门局部切除术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10例,失访2例.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20%,10%.术后生存期5~60个月,平均12.4个月.结论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较为少见,与直肠癌鉴别困难,预后较差.
王霄鹏曹苇吕庆福寇忠阳
关键词:黑色素瘤外科手术
结肠脂肪瘤7例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结肠脂肪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09-2010-09 7例结肠脂肪瘤患者资料。结果 7例患者均行剖腹手术治疗,其中4例行右半结肠切除,2例行局部肠段切除,1例行左半结肠切除。结论结肠脂肪瘤发病率低,临床无特异表现。多种检查方法可提高手术前诊断率。手术以局部切除为主。
陈琳曹苇过兆基吕庆福陈磊
RNA干扰沉默STAT3基因对胃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2009年
目的观察瞬时转染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小干扰RNA(siRNA)后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力的影响,探讨干扰STAT3后降低胃癌细胞侵袭力的机制。方法以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为研究对象,培养瞬时转染特异性siRNA的SGC-7901细胞系,通过RT-PCR、免疫细胞化学、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等检测该siRNA对SGC-7901细胞STAT3及MMP-9基因表达和对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STAT3 siRNA转染SGC-7901细胞48 h后,STAT3 mRNA水平下降了73.04%,MMP-9 mRNA水平下降了57.2%;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显示,STAT3 siRNA组能显著抑制SGC-7901的侵袭力(P<0.01)。结论应用siRNA技术能有效抑制SGC-7901STAT3基因的表达,进而可能通过抑制MMP-9基因的表达,降低细胞的侵袭力,为以STAT3为靶向的胃癌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曹苇吕庆福过兆基朱麟胡浩
关键词:胃癌RNA干扰
靶向乙酰肝素酶的RNA干扰对人大肠癌细胞株HT-29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RNA干扰乙酰肝素酶(HPSE)对人大肠癌细胞增殖、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以人大肠癌细胞株HT-29为研究对象,联合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与高效siRNA设计原则进行siRNA分子设计,并通过体外转录与化学合成siRNA,瞬时转染HT-29大肠癌细胞,24、48、72 h后MTT法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的增殖活性,RT-PCR检测各组细胞HPSE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细胞染色检测各组HPSE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进行癌细胞体外侵袭力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受到抑制;HPSE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下降(均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沉默大肠癌细胞HPSE基因,对体外培养的大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HPSE基因和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胡浩胡君丁闯吕庆福曹苇
关键词:乙酰肝素酶RNA干扰大肠癌细胞侵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