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茂松

作品数:15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静脉
  • 6篇下肢
  • 4篇动脉
  • 4篇深静脉
  • 4篇腔内
  • 4篇溃疡
  • 3篇大隐静脉
  • 3篇血栓
  • 3篇隐静脉
  • 3篇深静脉血栓
  • 3篇切除
  • 3篇下肢静脉
  • 3篇下肢深静脉
  • 3篇下肢深静脉血...
  • 3篇疗效
  • 3篇静脉血
  • 3篇静脉血栓
  • 3篇溃疡形成
  • 3篇激光闭合术
  • 3篇急性下肢

机构

  • 6篇合肥市第二人...
  • 6篇安徽省合肥市...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安徽省肿瘤医...

作者

  • 15篇吴茂松
  • 10篇刘咸罗
  • 7篇陈克辉
  • 7篇汤永胜
  • 5篇杨春建
  • 5篇钱小星
  • 5篇胡钢
  • 3篇陆信武
  • 3篇马芳
  • 2篇柳小刚
  • 2篇胡钢
  • 1篇周高潮
  • 1篇吴书胜
  • 1篇燕世德
  • 1篇王家文
  • 1篇叶开创
  • 1篇徐晓峰

传媒

  • 2篇安徽医学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中国血管外科...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医疗前沿...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SE联合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作为门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术前提升血小板的可行性,探讨PSE术后进行脾切除联合门奇断流术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本组15例患者行PSE术后,观察PSE对血小板上升时间的影响,并明确血小板上升到适宜手术的时间。PSE术后2周内行脾切除联合门奇断流术,术中观察脾脏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并明确PSE后进行手术的最佳时机。结果 PSE术后血小板开始升高,1周时达峰值;脾脏与大网膜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粘连程度与PSE术后手术时间呈正相关。结论 PSE纠正脾功能亢进,改善凝血功能障碍作用明显,可作为门脉高压而脾亢明显的患者行脾切除、门奇断流术的一种术前准备措施。PSE术后2周内是进行脾切除的最佳时机。
钱小星吴茂松陈克辉周高潮刘咸罗徐晓峰王家文汤永胜
关键词:脾动脉部分栓塞术脾切除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
不同年龄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接受急诊LC的急性胆囊炎130例,按年龄分为A组(<50岁)48例、B组(50~60岁)42例、C组(60~70岁)23例、D组(≥70岁)17例。比较不同年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分析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病程>48 h、合并症、东京指南标准(TG13/TG18)Ⅲ级、美国麻醉师协会身体状况分类(ASA-PS)≥Ⅲ级患者所占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白细胞计数(WBC)、纤维蛋白原(Fb)、肌酐(Cr)、总胆红素(TBIL)水平升高均与年龄相关(P<0.05)。B组病程>48 h和Fb>400 mg/dl患者所占比例高于A组,C组和D组麻醉手术风险和疾病严重程度均高于A组(P<0.05)。B组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和中转开腹率高于A组(P<0.05);C组、D组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长于A组,术后引流量多于A组,并发症、中转开腹和开腹手术率高于A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ASA-PS≥Ⅲ级、有合并症、坏疽性胆囊炎、Fb>400 mg/dl和TG13/TG18Ⅲ级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P<0.01)。结论随着年龄增长,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并发症也随之增多,年龄≥60岁、ASA-PS≥Ⅲ级、有合并症、坏疽性胆囊炎、Fb>400 mg/dl和TG13/TG18Ⅲ级是急性胆囊炎LC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吴茂松杨春建汤永胜胡钢胡开兵吴书胜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手术后并发症老年人
SI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ubintimal Angioplasty,SIA)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Infrapopliteal Arterial Atherosclerotic Occlusion,IPASO)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4月-2010年4月31例患者,31条患肢经SIA治疗的IPASO患者的一般资料、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为80.6%,并发症发生率为6.45%,2例患者发生动脉穿孔,球囊扩张后消失,1例患者发生动脉远端血栓形成,经导管溶栓和球囊扩张后消失。平均踝肱指数由术前0.48±0.30提高至术后0.86±0.12(P<0.05)。平均随访(17.85±11.33)个月,15例间歇性跛行患者跛行距离增加,8例静息痛者疼痛消失,5例足趾溃疡者换药1个月后溃疡愈合,3例足趾坏死者行截趾术后,创面一期愈合。结论 SIA是治疗IPASO安全有效的方法。
吴茂松叶开创陆信武
关键词:内膜下血管成形术动脉硬化闭塞症膝下动脉
腔内激光闭合大隐和曲张浅静脉治疗下肢慢性静脉疾病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评价腔内激光闭合大隐和曲张浅静脉治疗下肢慢性静脉疾病(CVD)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4月-2009年12月应用腔内激光闭合大隐和曲张浅静脉治疗的CVD患者的临床资料,纪录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症状和体征,评价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腔内激光治疗后大隐和曲张浅静脉的闭合情况,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及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果共应用腔内激光闭合大隐和曲张浅静脉治疗CVD 356条患肢;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能使97.2%的患肢大隐和曲张浅静脉达到完全闭合,再治疗率为2.8%。术后主要并发症有淤斑、硬结、疼痛、麻木和灼伤等,但这些并发症均为自限性,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腔内激光闭合大隐和曲张浅静脉能显著缓解下肢慢性静脉疾病症状和体征,并能取得良好的美容效果,启动激光前去血和术后压迫能提高其治疗效果。
陈克辉吴茂松汤永胜杨春建刘咸罗陆信武
关键词:大隐静脉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2例诊治体会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收治5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症状均缓解出院。药物治疗52例发生1例有症状肺栓塞,经溶栓抗凝治疗后好转;无其他出血并发症。1例股青肿合并Cockett手术取栓加PTAS,术前置入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cava filter,IVCF),患者恢复满意,足背动脉博动恢复。41例随访1~50个月,平均12.4个月。结论尿激酶辅以低分子肝素钙在下肢DVT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严格抗凝溶栓可降低PE。IVEF的置入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介入联合手术治疗股青肿合并Cock-ett综合征疗效确切。
汤永胜刘咸罗陈克辉吴茂松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溶栓下腔静脉滤器
超声引导下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60例(61条患肢)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静脉造影和彩超检查发现患肢深静脉通畅,但有明显血液倒流。CEAP分级:C6级36条患肢,C5级25条患肢。全组患肢均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闭合术,并在超声引导下行交通支静脉腔内激光闭合。结果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4~14个月,溃疡均未复发。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手术创伤轻微、并发症极少、疗效满意。
吴茂松刘咸罗钱小星陈克辉汤永胜马芳陆信武
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腔内治疗进展
2011年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可累及髂、股、腘动脉及小腿的三支动脉。对于管径较粗的膝上动脉ASO的处理无论是采用腔内还是开放性手术治疗,目前均已相当成熟。然而,膝下动脉病变一直是血管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近年来,随着腔内血管外科新技术和材料的不断发展,显示出腔内治疗的优势。
胡钢吴茂松陆信武
关键词:动脉病变动脉闭塞性病变腔内治疗通畅率球囊扩张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现状
2008年
下肢静脉曲张是外科的常见病。据国外文献报道,在西方国家,静脉曲张的患病率男性为30—50%,女性为50%。[1]在我国,张培华等调查结果显示15岁人群中患病率为10.42%,35岁以上人群为21.31%。[2]患者先天的静脉壁薄弱和瓣膜结构不良及后天的长时间站力工作,重体力劳动,慢性咳嗽,长期便秘。
吴茂松刘咸罗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腹股沟韧带微创刨吸术抽剥术浅静脉炎连硬外麻醉
腔内微创技术诊治下肢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评价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评价应用静脉腔内微创新技术诊治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并发足靴区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的溃疡的疗效。方法:对85例患者(共90条患肢)通过静脉造影和彩超检查发现患肢深静脉通畅,但有明显血液倒流,临床表现典型,都有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的溃疡形成,临床分级为C5及C6级,在深、浅静脉间有扩大、曲张的交通静脉相通。全组患肢均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闭合术,并在超声引导下行交通支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结果: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15-48个月,平均26.75个月,溃疡均未复发。结论:采用微创静脉腔内激光处理的新技术治疗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并发溃疡,手术创伤轻微、并发症极少、疗效满意。
刘咸罗钱小星汤永胜马芳吴茂松陈克辉柳小刚胡钢杨春建
关键词: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交通静脉溃疡形成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闭合术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症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门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症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观察术前和术后血象变化情况。结果 21例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患者术前、术后7d、15d和3个月,白细胞计数分别为3.46±1.55×109/L、8.02±4.09×109/L、5.64±2.16×109/L和6.95±2.62×109/L,血小板计数分别为42.3±21.91×109/L、102.33±34.97×109/L、137.37±17.27×109/L和179.8±45.73×109/L,术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与术前比较有明显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红细胞计数术后与术前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门脉高压症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血细胞计数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疗效满意。
钱小星杨春建刘咸罗吴茂松陈克辉胡钢
关键词:脾功能亢进症门脉高压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