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伟

作品数:6 被引量:163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纤维加筋
  • 3篇纤维加筋土
  • 3篇加筋
  • 3篇加筋土
  • 2篇干密度
  • 1篇岩石
  • 1篇岩石破裂
  • 1篇渗透率
  • 1篇数值模拟
  • 1篇隧道
  • 1篇盘形滚刀
  • 1篇强度特性
  • 1篇黏性土
  • 1篇围压
  • 1篇纤维掺量
  • 1篇力学性质
  • 1篇抗拉
  • 1篇抗拉强度
  • 1篇花岗岩
  • 1篇剪切强度

机构

  • 6篇南京大学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6篇唐伟
  • 3篇赵晓豹
  • 3篇刘宝生
  • 3篇唐朝生
  • 3篇朱昆
  • 3篇王德银
  • 3篇李建
  • 2篇龚秋明
  • 2篇李晓昭
  • 1篇袁彬
  • 1篇刘汉文

传媒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纤维加筋土工程性质研究进展被引量:79
2013年
纤维加筋是一种新型的土体改良技术,是指将分散的纤维丝均匀掺入土体中,达到提高土体的工程力学性能的目的。本文根据国内外近20a来在该领域取得的成果,着重对纤维加筋材料、纤维加筋土的工程性质及加筋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在纤维加筋材料方面,主要有人工合成纤维和自然纤维两种;在纤维加筋土工程性质方面,纤维加筋能有效提高土体的抗剪、抗压、抗拉强度和承载力,增加土体的破坏韧性和渗透性,降低膨胀土的胀缩性和裂隙发育程度;在纤维加筋机理方面,目前主要认为纤维的加筋效果主要取决于纤维-土界面的力学作用,即界面黏聚力和摩擦力。最后,针对目前纤维加筋土的研究不足,提出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方向,主要包括:开发简单可行的纤维土施工器具和工艺、开发更专业的纤维产品和降低纤维成本、开展大尺度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纤维-土界面作用机理研究、纤维加筋土的破坏和失效机理研究、纤维加筋土的力学模型及计算理论研究、纤维加筋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等。
刘宝生唐朝生李建王德银朱昆唐伟
关键词:纤维加筋土力学性质
纤维加筋非饱和黏性土的剪切强度特性被引量:70
2013年
纤维加筋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土质改良技术,系统掌握纤维加筋土的力学性质对评价纤维加筋土工程的稳定性和进一步推广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了解纤维加筋的剪切强度特性,以非饱和黏性土为研究对象,以聚丙烯纤维为加筋材料,在控制含水率和干密度条件下开展了一系列直剪试验。借助扫描电镜,从微观的角度探讨了纤维的增强机理,并对相关宏观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纤维加筋能有效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且抗剪强度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对于内摩擦角,纤维对黏聚力的增强效果要明显得多;纤维加筋土的抗剪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随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总体上,低含水率和高密实度条件有利于发挥纤维的拉筋效果,提高纤维对强度的贡献。此外,纤维加筋在提高土体峰值剪切强度的同时,还能增加土体破坏时对应的应变及破坏后的残余强度,改善土体的破坏韧性。由扫描电镜分析可知,单根纤维一维拉筋作用和纤维网三维拉筋作用是纤维加筋土的主要增强机理,增强效果则取决于纤维–土界面力大小;剪切面上的纤维在剪切过程中呈现拔出和拉断两种失效模式。
王德银唐朝生李建刘宝生唐伟朱昆
关键词:纤维加筋土非饱和黏性土剪切强度干密度
滚刀线性侵入试验中岩石破裂模式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采用北京工业大学自主研制的大型机械破岩试验平台,研究了北山花岗岩在单个滚刀单次及多次线性侵入试验中的岩石破裂情况。试验采用直径17英寸(432 mm)的常截面盘形滚刀,对尺寸1000 mm×1000 mm×600 mm的花岗岩试样进行了侵入试验。研究发现在滚刀切槽周边,随距离远近,岩石破裂程度不一。基于试验观察和裂纹数字化处理结果,将岩样分划为岩粉区、破裂区和原岩区3个区域,并对各区的尺寸和面积加以统计。同时对波速和回弹指标进行测试,发现各区内的指标存在明显差异。随着侵入次数增多,岩石中破裂各区的面积有明显增大,但相应区域内的指标变化并不显著。
姚羲和赵晓豹龚秋明马洪素李晓昭唐伟卢广亮何冠文
关键词:盘形滚刀北山花岗岩
纤维加筋土的抗拉强度试验研究
纤维加筋是一种新型的土体加固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土体的工程力学性能。为了研究纤维加筋土的抗拉强度,设计了一种新的土体拉伸试验方法和装置,对不同纤维掺量、干密度和含水率状态下纤维加筋土进行了一系列拉伸试验。结果表明:新设计...
李建唐朝生王德银刘宝生朱昆唐伟
关键词:纤维加筋土抗拉强度纤维掺量干密度含水率
文献传递
TBM隧道围岩损伤区范围及渗透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开挖损伤区不仅对一般工程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其渗透特性变化也是一些特殊工程(如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工程)关心的重点。该文结合桓集隧道四标段工程,通过在隧道洞壁取样而后进行室内超声波波速和渗透试验测试的方法,研究了TBM开挖隧道围岩的损伤区范围和渗透特性变化,同时也对样品洞壁端面的粗糙程度进行了量测,结果表明:(1)该隧道围岩强度较高,且工程区地应力属于低—中等水平,围岩损伤主要由TBM开挖造成。(2)隧道围岩的原岩波速在4713~5376 m/s之间,损伤区波速在2943~4856 m/s之间,围岩质量较好处的原岩波速和损伤区波速均大于围岩质量较差处的对应值,而围岩质量较差处的最大波速降比比围岩质量较好处的数值略大;各样品的损伤区范围在11.0~52.0 mm之间,一般围岩质量越好,损伤范围越小。(3)围岩质量较好处的原岩和损伤样品渗透率均小于围岩质量较差处的对应样品值;同一岩芯的损伤样品渗透率大于原岩样品,本次研究的机械开挖损伤使围岩的渗透率提高1.94~3.75倍。(4)研究的隧道表面波谷和峰高范围在-5~4 mm之间,满足SKB对处置孔壁粗糙程度的要求。
卢广亮赵晓豹龚秋明唐伟李晓昭
关键词:TBM花岗岩超声波波速渗透率
不同围压下岩石抗压强度与变形参数尺寸效应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0
2016年
岩石抗压强度和变形参数是岩石工程设计的重要指标。由于岩石是典型的非均质材料,其强度和变形特性随样品尺寸的变化而不同。本文采用PFC^(2D)程序模拟了不同围压下不同尺寸岩样的压缩试验。结果表明(1)岩样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同一围压下,尺寸越大,岩石强度、峰值应变和压缩模量越小,尺寸的变化对岩样的破坏模式影响较小;(2)岩样具有明显的围压效应。同一尺寸的岩样,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强度、峰值应变和压缩模量均增加,其中强度和峰值应变随围压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同时,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破裂模式由轴向劈裂破坏向剪切破坏变化;(3)围压的存在会影响岩样的尺寸效应。不同尺寸岩样的强度和峰值应变在相同围压区间内的增量基本相同,同时随着围压的增大,其强度和峰值应变增加,进而使岩石强度和峰值应变的尺寸效应弱化;而不同尺寸岩样的压缩模量在相同围压区间内的增长率大致相同,因而造成围压对压缩模量尺寸效应的影响较小。
唐伟赵晓豹雷继辕袁彬刘汉文
关键词:岩石尺寸效应围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