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

作品数:7 被引量:17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加筋
  • 5篇加筋土
  • 4篇纤维加筋
  • 4篇纤维加筋土
  • 3篇含水率
  • 2篇黏性土
  • 2篇抗拉
  • 2篇抗拉强度
  • 2篇剪切强度
  • 2篇干密度
  • 1篇蒸发
  • 1篇土工
  • 1篇土工试验
  • 1篇土力学
  • 1篇膨胀土
  • 1篇强度特性
  • 1篇纤维
  • 1篇纤维掺量
  • 1篇力学特性
  • 1篇力学性质

机构

  • 7篇南京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李建
  • 6篇唐朝生
  • 6篇王德银
  • 3篇刘宝生
  • 3篇朱昆
  • 3篇唐伟
  • 3篇施斌
  • 1篇裴向军

传媒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超微型贯入试验的黏性土干燥过程中结构强度演化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研究土体结构强度对了解土体开裂破坏过程和预防相关工程地质问题有重要意义。以南京地区下蜀土为对象,采用超微型贯入试验方法,分析了试样在干燥过程中的结构强度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超微型贯入试验方法为定量研究土体在干燥过程中结构强度的演化规律提供了可行的途径,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精度高和含水率适应范围大等优点;在干燥过程中,当试样处于高含水率阶段时(w≥24.27%),剖面上的结构强度基本保持一致,空间差异性较小;在低含水率阶段(w<24.27%),试样结构强度空间差异性显著增强,随深度的增加,结构强度呈递减趋势并逐渐趋于稳定;总体上,土体的结构强度在干燥过程中随平均含水率的减小呈指数递增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土体水分蒸发导致吸力增加,土颗粒之间的作用力增强。此外,由于土体发生收缩变形,土体孔隙比减小,土颗粒间联接点增加,也会对结构强度产生贡献。
王德银唐朝生李建施斌
关键词:贯入试验蒸发含水率
纤维加筋土工程性质研究进展被引量:79
2013年
纤维加筋是一种新型的土体改良技术,是指将分散的纤维丝均匀掺入土体中,达到提高土体的工程力学性能的目的。本文根据国内外近20a来在该领域取得的成果,着重对纤维加筋材料、纤维加筋土的工程性质及加筋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在纤维加筋材料方面,主要有人工合成纤维和自然纤维两种;在纤维加筋土工程性质方面,纤维加筋能有效提高土体的抗剪、抗压、抗拉强度和承载力,增加土体的破坏韧性和渗透性,降低膨胀土的胀缩性和裂隙发育程度;在纤维加筋机理方面,目前主要认为纤维的加筋效果主要取决于纤维-土界面的力学作用,即界面黏聚力和摩擦力。最后,针对目前纤维加筋土的研究不足,提出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方向,主要包括:开发简单可行的纤维土施工器具和工艺、开发更专业的纤维产品和降低纤维成本、开展大尺度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纤维-土界面作用机理研究、纤维加筋土的破坏和失效机理研究、纤维加筋土的力学模型及计算理论研究、纤维加筋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等。
刘宝生唐朝生李建王德银朱昆唐伟
关键词:纤维加筋土力学性质
纤维加筋非饱和黏性土的剪切强度特性被引量:70
2013年
纤维加筋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土质改良技术,系统掌握纤维加筋土的力学性质对评价纤维加筋土工程的稳定性和进一步推广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了解纤维加筋的剪切强度特性,以非饱和黏性土为研究对象,以聚丙烯纤维为加筋材料,在控制含水率和干密度条件下开展了一系列直剪试验。借助扫描电镜,从微观的角度探讨了纤维的增强机理,并对相关宏观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纤维加筋能有效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且抗剪强度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对于内摩擦角,纤维对黏聚力的增强效果要明显得多;纤维加筋土的抗剪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随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总体上,低含水率和高密实度条件有利于发挥纤维的拉筋效果,提高纤维对强度的贡献。此外,纤维加筋在提高土体峰值剪切强度的同时,还能增加土体破坏时对应的应变及破坏后的残余强度,改善土体的破坏韧性。由扫描电镜分析可知,单根纤维一维拉筋作用和纤维网三维拉筋作用是纤维加筋土的主要增强机理,增强效果则取决于纤维–土界面力大小;剪切面上的纤维在剪切过程中呈现拔出和拉断两种失效模式。
王德银唐朝生李建刘宝生唐伟朱昆
关键词:纤维加筋土非饱和黏性土剪切强度干密度
基于单根纤维拉拔试验的波形纤维加筋土界面强度研究被引量:34
2014年
纤维/土界面间的力学作用特性是决定纤维加筋土工程性质的关键因素。为了改善纤维/土界面作用力,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波形纤维作为加筋材料,并自主设计了一套拉拔试验装置,对单根纤维加筋土开展了多组拉拔试验,定量获得了波形纤维加筋土的拉拔特性及界面剪切强度,通过与传统直线形纤维对比,分析了波形纤维/土界面的力学作用机理,并从理论上探讨了波形纤维的最大临界加筋长度。结果表明:提出的单根纤维拉拔试验方法及设计的试验装置为研究纤维/土界面力学作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直线形纤维的拉拔曲线呈典型的单峰特征,拉力达到峰值后迅速减小到残余值并逐渐趋于稳定,而波形纤维的拉拔曲线呈显著的多峰特征,曲线波长与纤维的波长基本一致;通过对比,波形纤维/土界面剪切强度明显高于直线形纤维,强度值提高了178%,极大改善了纤维的加筋效果,此外,波形纤维拉拔曲线各峰值对应的界面剪切强度及残余剪切强度随拉拔位移呈指数递减趋势;利用测得的纤维/土界面剪切强度,结合纤维自身的抗拉强度和一些假设条件,能确定纤维的最大临界加筋长度,对实际工程设计有一定参考意义。
李建唐朝生王德银施斌裴向军
关键词:拉拔试验界面剪切强度
纤维加筋土的抗拉强度试验研究
纤维加筋是一种新型的土体加固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土体的工程力学性能。为了研究纤维加筋土的抗拉强度,设计了一种新的土体拉伸试验方法和装置,对不同纤维掺量、干密度和含水率状态下纤维加筋土进行了一系列拉伸试验。结果表明:新设计...
李建唐朝生王德银刘宝生朱昆唐伟
关键词:纤维加筋土抗拉强度纤维掺量干密度含水率
文献传递
纤维加筋土的抗拉强度试验研究
纤维加筋是一种新型的土体加固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土体的工程力学性能.为了研究纤维加筋土的抗拉强度,设计了一种新的土体拉伸试验方法和装置,对不同纤维掺量、干密度和含水率状态下纤维加筋土进行了一系列拉伸试验.结果表明:新设计...
LI Jian李建TANG Chaosheng唐朝生WANG Deying王德银LIU Baosheng刘宝生ZHU Kun朱昆TANG Wei唐伟
关键词:土力学纤维加筋土抗拉强度土工试验
干湿循环作用下膨胀土的贯入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揭示干湿循环作用下膨胀土力学特性的演化规律对防治膨胀土灾害有重要指导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微型贯入试验的土体内部力学特性研究方法,在干湿循环条件下对重塑膨胀土开展了一系列贯入试验,获得3次干燥过程中试样贯入阻力随深度和含水率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1)通过超微型贯入试验能够简单、快速和有效地掌握膨胀土在干湿循环过程中力学特性的时空演化特征;(2)试样的贯入阻力在干燥过程中总体呈增加趋势,相对于深部土体,表层土体的贯入阻力对干燥作用更加敏感;(3)干湿循环作用对膨胀土的力学特性有重要影响,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膨胀土的贯入阻力总体上呈减小趋势,贯入曲线由单峰结构逐渐向多峰结构过渡,贯入阻力的空间差异性更加突出,且该现象在低含水率区间更加明显。基于土力学、土结构的基本理论以及试验中观测到的一些现象,对干燥过程和干湿循环作用下膨胀土的贯入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干燥过程中土颗粒收缩靠拢、密实度和颗粒接触点增加及土吸力增加是导致膨胀土贯入阻力增加的重要原因,而干湿循环作用导致的土结构松散化、裂隙化则是引起膨胀土整体力学性质弱化的重要原因。
王德银唐朝生李建骆晓伟施斌
关键词:膨胀土干湿循环力学特性贯入阻力含水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