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宝
- 作品数:39 被引量:16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1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南京军区“十一五”医学科技重点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排螺旋CT肋骨三维重建呼吸运动伪影与肋骨骨折鉴别诊断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肋骨三维重建检查中呼吸运动伪影产生的原因及表现。方法:对56例存在呼吸运动伪影的肋骨三维重建图像进行分析,运用三维重建技术容积重建(volume reconstruction,VR)、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nar reconstruction,MPR)等分析呼吸运动伪影的表现。结果:56例患者中,肋骨三维重建检查共发现呼吸运动伪影的肋骨269处,肋骨骨折215处,VR和MPR上呼吸运动伪影都有特异的表现,VR图像上表现为平行于横断面的"骨折线",且大多有"错位"、边缘模糊;MPR上呼吸运动伪影表现为"断端"两侧的肋骨相互嵌插,并且断端骨皮质逐渐变薄,没有明确的断端。结论:呼吸运动伪影的产生是由于患者的精神紧张、呼吸急促等,三维重建可以鉴别呼吸运动伪影与肋骨骨折,对减少误诊具有重要的作用。
- 黄健雷严肃吴圣峰夏云宝
- 关键词:多排螺旋CT肋骨骨折伪影
- 模拟负重下全下肢CT定位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模拟负重下全下肢CT定位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GE 64排螺旋CT机对35例拟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在模拟负重下进行全下肢定位扫描,运用CT定位片扫描程序,选择正位定位模式,通过一次性连续曝光从双髋扫描至双踝。将扫描的图像传至AW4.4工作站,通过工作站内的相关工具软件对下肢力线和相关角度等进行定量测量和分析。结果:所有下肢全长影像上双髋关节、股骨、膝关节、胫腓骨、踝关节均能够清晰显示,对比度一致。35例患者膝关节内翻的32例,外翻的3例。对所有患者予以手术治疗,术后复查证实成功率达到100%。结论:模拟负重下全下肢CT定位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计划和术后评估中完全达到临床要求,对术前指导和术后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谢友洋夏云宝何俊山石威王元杰曹阳
- 关键词:螺旋CT全膝关节置换术
- 外伤性膈肌损伤的X线及CT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X线与CT在外伤性膈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某院住院的17例外伤性患者,均常规拍摄X线胸部正位片并行64排螺旋CT检查,采用GE ADW4.6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结果:17例外伤性患者中,15例外伤性膈肌损伤发生于左侧(93.7%),1例发生于右侧(6.3%),1例未见膈肌损伤;在膈肌损伤患者所示征象中,膈肌轮廓不连续10例,胸腔内疝6例,狭颈征2例,悬挂征1例,内脏坠落征2例。结论:常规胸部X线正位片诊断膈肌损伤通常比较困难,CT多平面重建成像有助于诊断创伤后的膈肌损伤;对于多发性外伤的患者,影像科医生应该考虑存在膈肌损伤的可能性,并(或)将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作为常规检查,以寻找可以诊断膈肌损伤的依据。
- 吴圣峰夏云宝
- 关键词:外伤膈肌胸片X线CT多平面重建
-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9例报告
- 1999年
- 吴小龙沈安东杨敖霖夏云宝夏云宝
-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肝内门体分流颈内静脉
- 单支右冠状动脉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一例
- 2016年
- 患者女,65岁,于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气喘不适,呈阵发性,活动后明显,偶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休息或半卧位后自行缓解。体检:血压145/100 mmHg,心率80次/分;心脏彩超:主动脉瓣回声增粗增强,呈Ⅰ度纤维化,开放尚可,关闭欠佳,CDFI示瓣下可见少量反流(图1)。
- 吴圣峰夏云宝
- 关键词:单支冠状动脉前降支左回旋支
- CT和MRI诊断急性双侧中线旁丘脑梗死综合征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分析急性双侧中线旁丘脑梗死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表现,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5例均行CT和MRI检查的急性双侧中线旁丘脑梗死综合征患者资料,分析其CT、MRI和临床表现。结果 CT示1例阴性,1例双侧中线旁丘脑可疑低密度灶,3例双侧中线旁丘脑稍对称性低密度灶。MRI均显示双侧中线旁丘脑较对称分布蝶形长T1、长T2信号,于FLAIR和DWI序列上均为高信号。结论影像学方法,尤其是MRI,对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双侧中线旁丘脑梗死综合征有重要临床意义。
- 陈利华耿承军潘功茂夏云宝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3例手部血管异常
- 2010年
- 近年来,多层螺旋CT(MSCT)以其扫描速度更快,解剖覆盖面更广,对比剂效应更大,更薄的层厚,结合多种后处理重组技术,在外周动脉疾病显示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我们应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诊断了3例手部血管异常,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 夏云宝潘功茂薛峰储伟
-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
- 原发性肋骨软骨肉瘤1例被引量:5
- 2012年
- 患者女,43岁,右侧腰背部酸痛不适3月余。上腹部CT:右侧后腹膜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界限清晰,其内见多发囊状改变,边缘见点状钙化影,与右侧第11肋骨关系密切;增强后囊性部分未见明确强化,边缘轻度延迟强化;邻近肝脏、肾脏推压移位(图1)。
- 储伟夏云宝
- 关键词:软骨肉瘤肋骨
- 索拉非尼联合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目前,治疗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是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配合抗癌药物使用,治疗效果明显。索拉非尼因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而被越来越广泛的用于治疗肝癌。本研究针对索拉非尼的靶向性,探讨该药与化疗栓塞联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旨在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2012年6月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单独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索拉非尼联合化疗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临床获益率、治疗一年生存率、两年以上生存率及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为52.1%,临床获益率为89.6%,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对应值33.3%和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一年生存率为89.6%,两年生存率为72.9%,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对应值58.3%和35.4%,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FP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患者AFP水平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拉非尼联合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具有明显的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周仁贵周锡建李相勇夏云宝宋鹏郭晓东
- 关键词:索拉菲尼TACE原发性肝癌
- 胸腺海绵状血管瘤1例被引量:2
- 2012年
- 患者男,38岁,咳嗽、咳痰2周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前纵隔内邻近心脏见约7.0cm×5.1cm×6.5cm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界光整,形态欠规则,病灶内见散在点状钙化影,CT值约35HU(图1A),增强呈轻度强化,动脉期CT值约40HU(图1B),静脉期CT值约48HU(图1C)。
- 殷慧康夏云宝潘功茂
- 关键词:胸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