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慧
- 作品数:17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海红十字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左氧氟沙星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一例报告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左氧氟沙星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患者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停用左氧氟沙星修改治疗方案,24h后精神症状完全消失。结论:左氧氟沙星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较为常见,临床应用尽可能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进行用药随访,根据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适时调整用药剂量,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药效,以减少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 张启慧杨书阁
-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 他克莫司致2型糖尿病一例报告
- 2019年
- 目的:探讨使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对血糖的影响。方法:对他克莫司致紫癜性肾炎高糖血症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他克莫司可能造成血糖升高,临床药师在药源性糖尿病早期识别、诊断、药物判断和保证治疗措施上及时性和有效性。结论:提示临床药师在患者使用他克莫司抗排斥的治疗过程中应对血糖进行监测,加强患者用药监护,以保证用药安全。
- 杨书阁张启慧康乃娟
- 关键词:他克莫司2型糖尿病用药监护
- 高原地区茶碱联合舒利迭在COPD中的应用研究
- 2014年
-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舒利迭)联合茶碱治疗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2 295m)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患者口服茶碱缓释胶囊0.2 g,2次/日。研究组加用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50mg/250mg),2次/日,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肺功能、血气分析、呼吸困难评分进行分析。结果:经过12周治疗后,研究组血气中PaO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气中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气中SaO2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呼吸困难评分下降值是(0.73±0.58)分,对照组是(0.35±0.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茶碱缓释胶囊治疗COPD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气及肺功能,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杨书阁刘红文张启慧康乃娟
- 关键词:COPD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茶碱
- AECOPD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一例报告
- 2019年
- 目的:了解低分子肝素钙在AECOPD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对1例AECOPD住院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7天后D-二聚体、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明显好转。结论:AECOPD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可改善患者机体高凝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
- 张启慧杨书阁
- 关键词:AECOPD低分子肝素钙
- 两联抗菌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时间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临床感染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P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CT、CRP、WBC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左氧氟沙星能有效降低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PEF及临床感染标志物PCT、CRP、WBC水平,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 杨书阁张启慧张紫君李燕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
- 盐酸川芎嗪治疗AE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10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盐酸川芎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C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卧床休息、持续或间断低流量吸氧,采用抗感染、祛痰止咳、解痉平喘、强心、利尿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加用注射用盐酸川芎嗪,(10~15)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2%,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包括Pa CO2与Pa O2)及肺功能指标(包括FEV1与FEV1/FVC)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气与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川芎嗪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患者血气指标与肺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杨书阁刘红文张启慧康乃娟
- 关键词:盐酸川芎嗪疗效观察
- 丹红注射液治疗西宁地区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41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西宁地区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8月—2012年6月入院并确诊的41例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结果:41例西宁地区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治疗后,显效30例,有效9例,2例因病情进行性加重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总有效率为95.12%。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西宁地区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及耐受性好。
- 杨书阁张启慧康乃娟周艳梅
- 关键词:肺心病心律失常丹红
- lncRNA CASC2C靶向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口腔鳞癌顺铂敏感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癌易感性候选基因2C(lncRNA CASC2C)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负性调控作用,以及对口腔鳞癌细胞株顺铂(DDP)耐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FaDu细胞和FaDu顺铂耐药细胞(FaDu/DDP),将lncRNA CASC2C序列和无序序列分别转染至FaDu/DDP细胞中作为过表达组和阴性对照(NC)组,另设空白对照组(CTL),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进行验证。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DDP(3.125、6.25、12.5、25、50、100μmol/L)对各组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法检测CTL组、NC组、过表达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xin1、c-myc、cyclin D1、β-catenin表达情况。结果FaDu/DDP细胞lncRNA CASC2C的表达量为0.67±0.045,明显低于FaDu细胞(P<0.05)。MTT法结果显示,DDP对FaDu细胞和FaDu/DDP细胞的IC50分别为14.471μmol/L和39.886μmol/L。FaDu/DDP的耐药指数为2.756。QPCR结果显示,过表达组FaDu/DDP细胞lncRNA CASC2C的相对表达量为1.47±0.139,明显高于CTL组和NC组(P<0.05)。不同浓度DDP(3.125、6.25、12.5、25、50、100μmol/L)对过表达组FaDu/DDP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46±1.29)%、(10.31±1.34)%、(22.69±2.15)%、(40.83±3.40)%、(69.71±3.67)%、(73.54±4.10)%,明显高于CTL组和NC组(P<0.05)。过表达组FaDu/DDP细胞FZD8蛋白、c-myc蛋白、cyclin D1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66±0.17、0.84±0.12、0.78±0.15、0.52±0.16,低于CTL组和NC组;而Anxin蛋白表达量为1.12±0.16,高于CTL组和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调lncRNA CASC2C表达可逆转口腔鳞癌顺铂耐药细胞株FaDu/DDP的耐药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负性调控FZD8的表达,从而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
- 刘红文王贞张启慧朱朝勇曹淑琴
- 关键词:口腔鳞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耐药性
- 临床药师对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药学监护工作实践
- 2012年
- 目的:发挥临床药师在呼吸科内科用药过程中的监护作用,保证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发挥临床药师在呼吸科内科用药监护中的优势作用,如查阅患者药历,了解用药史、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用药期间的监护、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监护、加强药患沟通、COPD治疗指南,为住院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药学监护计划并实施全程药学监护,介绍COPD患者药学监护的主要内容。结果:对COPD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可及时发现患者的药物治疗问题,避免严重后果的出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结论:本监护模式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临床药师发挥用药监护作用,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杨书阁黄忻张启慧康乃娟
- 关键词:临床药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学监护
- 丙泊酚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体会
- 2013年
- 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全麻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16例门诊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8例,采用丙泊酚静脉全麻实施无痛人流,对照组108例行常规人流术,对两组监测指标进行临床比较,采用2检验。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100%,对照组镇痛有效率39.8%,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宫口松弛率86%,对照组宫口松弛率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无人流综合征发生,对照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为29%。两组阴道出血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观察组用丙泊酚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人工流产术有较好的镇痛作用、效果确切,有宫口松弛作用、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不增加阴道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等优点。为人工流产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杨书阁张启慧陈娟康乃娟王仲书
- 关键词:丙泊酚静脉全麻无痛人工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