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灏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低周
  • 1篇低周疲劳
  • 1篇短裂纹
  • 1篇应力
  • 1篇载荷
  • 1篇载荷谱
  • 1篇弱化
  • 1篇弱化现象
  • 1篇能耗
  • 1篇疲劳可靠度
  • 1篇疲劳应力
  • 1篇热能
  • 1篇自热
  • 1篇温升
  • 1篇金属
  • 1篇金属材料
  • 1篇可靠度
  • 1篇可靠性
  • 1篇扩展速率
  • 1篇合金

机构

  • 5篇东北大学
  • 5篇东北工学院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机械...

作者

  • 10篇徐灏
  • 7篇王德俊
  • 4篇谢里阳
  • 2篇平安
  • 2篇童小燕
  • 2篇胡俏
  • 1篇王维明
  • 1篇黄雨华

传媒

  • 4篇农业机械学报
  • 3篇金属学报
  • 2篇东北工学院学...
  • 1篇机械强度

年份

  • 3篇1993
  • 3篇1992
  • 3篇1991
  • 1篇199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相对Miner定理在疲劳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3
1992年
疲劳可靠性分析中存在两类不确定性:统计不确定性和非统计不确定性。统计不确定性与变量的随机性有关,可以通过统计用理论概率分布来描述;非统计不确定性与分析中的假设有关。经典的疲劳可靠性分析只考虑了统计不确定性,而本文引入了“概率相对 Miner 定理”这一新的概念,在疲劳可靠性分析中,同时考虑了统计不确定性和非统计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了疲劳可靠性分析的准确性。
胡俏谢里阳徐灏
关键词:可靠性
载荷顺序效应与排列顺序效应
1993年
在疲劳谱编制研究中,作者提出了衡量编谱偏差的新概念——排列顺序效应。通过载荷历程中的固有周期性分析,得出载荷顺序效应对疲劳谱编制方式不敏感,由编谱方式带来的损伤差异较小。并给出了一种最佳编谱方法,而且还以4个车辆谱为例进行了验证。
平安王德俊徐灏
关键词:载荷谱
疲劳过程中材料强化和弱化现象的探讨被引量:11
1991年
讨论了两种金属材料(正火45钢和热轧态16Mn)在疲劳过程中强化和弱化现象,通过疲劳试验及电镜分析表明,循环硬化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有明显的强化现象,而循环软化材料则不然。因而,在复杂载荷历程作用下循环硬化材料与循环软化材料将表现出不同的疲劳损伤累积规律。建议在分析疲劳累积損伤及寿命估算等方面应全面考虑强化和弱化所起的作用。
谢里阳徐灏王德俊
关键词:金属材料弱化
16Mn钢疲劳短裂纹扩展被引量:1
1992年
用带有盲孔的16Mn钢小圆棒试样进行等幅加载的疲劳试验,研究盲孔边短裂纹的扩展。建立了短裂纹平均扩展速率、裂纹长和名义应力幅的表达式,分析考察了短裂纹扩展的统计规律,讨论了裂纹表面尺寸分布随疲劳循环数的演化情况。
王维明黄雨华徐灏
关键词:16MN钢短裂纹扩展速率
一个采用连续损伤模型的随机疲劳寿命估算方法被引量:2
1990年
本文讨论了不同的局部应力-应变计算方法,各种不同损伤参数以及不同的损伤累积模型,提出一种采用既能体现损伤累积的非线性效应、又简单易行的连续损伤累积模型估算疲劳寿命的方法,并进行了随机疲劳试验验证。
谢里阳徐灏王德俊
疲劳损伤过程的热能耗散分析被引量:14
1992年
利用能量作疲劳损伤基本参量,建立了疲劳损伤的能耗结构,在试验的基础上,围绕着疲劳损伤过程中的不可逆能耗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循环过程及循环内的疲劳损伤热能耗散变化规律,并寻找出疲劳过程中循环滞回能与有效能耗(储能)之间联系。
童小燕王德俊徐灏
关键词:能耗
疲劳应力与疲劳可靠度计算模型被引量:1
1993年
指出疲劳应力的两类影响因素——横向和纵向因素,以区分疲劳应力的两类分布——横向分布和纵向分布。在不同影响因素作用下应采用不同的可靠度计算模型。提出了Miner定理-干涉模型综合法,该法可计算两类影响因素同时存在时的疲劳可靠度。
胡俏谢里阳徐灏
关键词:应力
二段式疲劳损伤累积规律及寿命估算
1991年
通过对大量疲劳损伤试验数据分析和理论研究,提出了不同加载顺序下的损伤折线拐点坐标公式及二段式疲劳损伤累积规律。本文提出的损伤折线比Miner损伤线更接近试验数据,疲劳寿命估算方法能用于各种加载情况。试验验证表明,本文方法估算寿命误差比Miner法显著降低。
师照峰王德俊徐灏
低周疲劳损伤过程的自热温升变化特征被引量:12
1991年
通过对低周疲劳过程中试样的自热温升红外测试,讨论了不同控制应变下,试样的温升变化规律及其表面的温度分布与循环数、控制应变水平及加载频率的关系。探讨了循环疲劳损伤与温升变化的对应关系及其能量变化规律。
童小燕王德俊徐灏
关键词:合金钢温升红外测温
随机疲劳谱编制新方法被引量:2
1993年
提出一种新的疲劳载荷谱编制方法,该法遵循雨流循环计数规则。新建谱与实测谱具有完全相同的循环计数统计结果,并且尽可能地保留了原实测历程谱的本身特性,与程序谱相比更接近实际。通过四种车辆实测谱计算分析,证实该疲劳谱与实测谱损伤基本等效。
平安王德俊徐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