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列君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检验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门、急诊血常规检出急慢性白血病14例被引量:6
- 2004年
- 丁柳美王东明凌励贺国庆朱列君
- 关键词:血常规白血病血液分析仪显微镜检查
- 重症监护病房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演变,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2010年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ICU分离出326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实验结果回顾。结果:从ICU分离所得肺炎克雷伯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占50.5%~72.0%,显著高于全院水平(37.3%~47.4%)。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由2008年的0%上升到2010年的18%~23.4%,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由2008年的7.7%上升到2010年的24.3%;泛耐药菌株逐年增加,2008年为0株,2009年为9株,2010年为17株。结论:虽然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稀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吡肟有较好的敏感性,但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
- 杨立功袁轶群罗晓华李刚叶琴朱列君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重症监护病房耐药菌医院感染
- ITP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前后外周血B-1a细胞的变化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前后外周血B-1a细胞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和CD5CD19双标抗体检测20名正常对照,31例ITP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前后外周血B细胞和B-1a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和绝对值,并比较地塞米松治疗有效和无效患者之间B-1a细胞变化的差别。结果 ITP患者治疗前外周血B-1a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为(4.01±3.32)%,绝对值为(74.8±26.6)×106/L,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地塞米松治疗结束后ITP患者外周血B-1a细胞水平下降至(31.9±14.5)×106/L,其中地塞米松有效和无效患者治疗前B-1a细胞分别为(91.8±44.3)×106/L和(48.9±25.8)×106/L(P<0.05),治疗结束后有效和无效患者外周血B-1a细胞分别为(22.5±12.3)×106/L和(43.9±13.2)×106/L。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B-1a细胞水平升高,接受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后,B-1a细胞绝对值明显下降,治疗前B-1a细胞水平较低者提示对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反应较差。
- 丁柳美朱列君化范例
-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流式细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