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少飞

作品数:15 被引量:135H指数:5
供职机构:海口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麻醉
  • 5篇芬太尼
  • 4篇手术
  • 3篇镇痛
  • 3篇肿瘤
  • 3篇脑肿瘤
  • 2篇异丙酚
  • 2篇异丙酚复合
  • 2篇右美托咪啶
  • 2篇躁动
  • 2篇术后
  • 2篇术后镇痛
  • 2篇苏醒
  • 2篇苏醒期躁动
  • 2篇疼痛
  • 2篇全身麻醉
  • 2篇脑保护
  • 2篇内镜
  • 2篇静脉
  • 2篇丙酚

机构

  • 11篇海口市人民医...
  • 5篇中南大学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海口市人民医...

作者

  • 15篇朱少飞
  • 9篇田毅
  • 6篇田国刚
  • 6篇林赛娟
  • 6篇董盛龙
  • 4篇唐群新
  • 3篇蔡仁贤
  • 3篇姚欢琦
  • 3篇王颖林
  • 1篇夏鹰
  • 1篇王梦
  • 1篇王卡
  • 1篇刘佳
  • 1篇姚杰
  • 1篇谭义文
  • 1篇魏晓
  • 1篇文生豪
  • 1篇陈晓东
  • 1篇徐世亮
  • 1篇曹作为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河南中医
  • 2篇海南医学
  • 2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预处理对舒芬太尼呛咳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评价全身麻醉诱导期间给予不同剂量布托啡诺预处理对舒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 15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B1组、B2组、S组,每组50例,于麻醉诱导前分别给予静脉注射布托啡诺0.5 mg、布托啡诺1 mg及生理盐水1 ml,15 min后给予舒芬太尼快速静脉注射,然后行常规静脉快速诱导。观察给予舒芬太尼后1 min内患者的呛咳反应发生率、呛咳程度;记录静脉注射布托啡诺或生理盐水前(T1)、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前(T2)、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后1 min(T3)时的血压、心率、SPO_2。结果 S组的呛咳发生率为40.0%(20/50),B1组为16.0%(8/50),B2组无患者发生呛咳,B1组、B2组呛咳程度明显轻于S组(P<0.05),B2组呛咳发生程度明显轻于B1组(P<0.001);3组的呛咳发生时间分别为(17.8±5.5)s、(18.0±5.3)s、(18.1±5.6)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3时S组MAP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各组的MAP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0.05),其中B1组与S组随观察时间延长而升高,B2组随观察时间延长而降低。3组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S组的HR均高于其他两组;各组的HR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0.05),其中S组随观察时间延长而升高。3组Sp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Sp O2无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0.05)。结论 0.5 mg及1 mg布托啡诺均可以有效抑制全麻诱导期间舒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但以1 mg效果更佳。
董盛龙田毅朱少飞魏晓刘佳
关键词:全身麻醉布托啡诺舒芬太尼呛咳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骨科手术的应用
2014年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超前镇痛在下肢骨科手术镇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80 例,年龄55~72 岁,体重52-76kg,A SAⅠ-Ⅱ级,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F 组)和对照组(C 组,用生理盐水代替),每组40 例.F 组在患者手术切皮前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mg/kg,对照组给病人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连接镇痛泵,镇痛泵配制方案均为芬太尼0.1mg+阿扎司琼10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分别记录术后1、4、8、12、24h 各个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布氏舒适度评分(BCS).结果:术后1、4、8、12h 各个时间点VAS 及BCS 评分F 组明显低于C 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下肢骨科手术镇痛治疗效果确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镇痛有效性.
蔡仁贤朱少飞田毅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骨科手术术后镇痛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结肠癌开腹手术患者循环应激及术后镇痛的影响被引量:45
2017年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后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结肠癌开腹手术患者循环应激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于全麻诱导后接受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其中观察组30例注射罗哌卡因,对照组30例注射生理盐水,术中应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术后给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比两组麻醉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切皮2 min、术毕时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4、8、12 h 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自控镇痛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麻诱导后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有助于降低术中维持麻醉药物剂量,提升患者术后舒适度。
董盛龙朱少飞林赛娟王卡
关键词: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神经阻滞镇痛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联合B超在脑功能区病变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在脑功能区病变手术中联合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和B超的价值。方法对22例大脑功能区及其附近的皮质下占位病变,采用术中实时超声定位病变的解剖边界,在全凭静脉麻醉下结合体感诱发电位波形翻转(SEP-PR)、直接皮层电刺激(DCES)确定功能区边界,根据病变与功能区的关系切除病变。结果 22例病变均成功实施了术中超声定位和神经电生理监测,全组脑功能区皮层结构得到保护,10例因超声的实时监测而避免或减少了病变的残留。术后Karnofsky生活状态量表(KPS)评分较术前提高。结论神经电生理监测和实时B超是脑功能区病变手术中安全、方便、实用的辅助技术,全凭静脉麻醉下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大脑功能区病变的切除率和减少术后功能障碍。
陈晓东夏鹰曹作为姚杰徐世亮田毅朱少飞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术中超声电生理监测
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脑血流代谢和脑保护作用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定对脑血流动力学和脑氧代谢及对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60例,研究组30例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30例同期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入室时(T0)、全身麻醉后(T1)、手术开始时(T2)、阻断供瘤动脉时(T3)、阻断颅内动脉瘤时(T4)、恢复供瘤动脉时(T5)及手术结束时(T6)监测并记录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颅内压(ICP)、脑血流量(CBF)情况,并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Steward评分情况,同时血气分析检测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ERO2)水平,并于T0、T6、手术后6 h(T7)、手术后12 h(T8)和手术后24 h(T9)检测血清MBP、NSE和S100β水平。结果研究组T1~T6时HR和MAP较T0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T0~T6时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T1和T4时ICP和CB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Stewar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研究组T2和T3时D(a-jv)O2和CERO2水平明显低于T1,且同时低于对照组(P<0.05),T9时MBP和NSE及T7~T9时S100β水平均明显分别低于T6~T8和T6(P<0.05)。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右美托咪定具有维持脑血流动力学和脑氧代谢稳定,进一步减少脑免受损伤的脑保护作用。
林赛娟田国刚姚欢琦田毅王颖林董盛龙王召燕朱少飞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脑氧代谢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神经内镜辅助锁孔手术治疗颅内深部病变的麻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时对颅脑显微手术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择期颅内占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二组,FP组以芬太尼0.03μg/(kg·min)持续静脉注射维持,RP组以瑞芬太尼0.2μg/(kg·min)持续静脉注射维持,视病人血压,脉搏及术中反应调整异丙酚用量,维持麻醉平稳,记录异丙酚用量,停药至拨管时间。结果瑞芬太尼0.2μg/(kg·min)或芬太尼0.03μg/(kg·min)都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但RP组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FP组、停止输注后其作用消退快于FP组。结论瑞芬太尼较芬太尼用于颅脑显微手术清醒快,苏醒质量好。
唐群新田国刚朱少飞
关键词:瑞芬太尼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脑肿瘤
盐酸戊乙奎醚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麻醉前用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麻醉前用药对循环、呼吸功能和腺体分泌的影响,并与阿托品进行比较。方法择期行ERCP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20)。静注阿托品(A组)或盐酸戊乙奎醚(P组)0.01mg/kg,芬太尼1.0μg/kg,丙泊酚1.5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置入内镜,并以丙泊酚维持麻醉。记录心率(HR)、血压(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前及术后口干程度、手术时间、意识消失和恢复时间。结果与麻醉前比较,A组HR稍增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HR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SPO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麻醉前及术后口干程度、意识消失与恢复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经静脉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麻醉前应用对循环、呼吸功能影响轻,不增加心率,抑制腺体分泌效果好。
林赛娟朱少飞田国刚田毅朱坚忠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阿托品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麻醉
右美托咪定在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应用
2014年
目的探讨患者全身麻醉手术后预防苏醒躁动使用右美托咪定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行择期全麻腹部手术患者80 例,随机把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对照(生理盐水)组(C 组),各40 例.D 组在麻醉开始时就维持泵注右美托咪定0.3 μg/kg·h 直到术毕前30 分钟停止,C 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二组手术患者在苏醒期的躁动评分(SAS)、镇静评分(Ramsay)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D 组采用躁动评分法、视觉模拟评分法、镇静评分法显著低于C 组有统计学差异且p﹤0.05.结论:D 组在麻醉开始时就维持泵注右美托咪定能够安全有效的预防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时的躁动,病人苏醒的质量良好,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
蔡仁贤朱少飞田毅
关键词:全身麻醉
第二产程硬膜外麻醉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与单用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硬膜外分娩镇痛使用芬太尼+布比卡因和单用芬太尼对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长的影响。方法:300例接受硬膜外镇痛的初产妇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芬太尼组产妇使用芬太尼10μg/ml;芬太尼+布比卡因组产妇使用0.125%布比卡因+芬太尼2μg/ml。比较组间第二产程时长、运动阻滞程度和疼痛视觉评分。结果:芬太尼+布比卡因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长均值为(75±17)min,芬太尼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长均值为(73±15)min,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5)。此外,组间运动阻滞程度和疼痛视觉评分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芬太尼+布比卡因与单用芬太尼对初产妇第二产程、运动阻滞程度和镇痛效果的影响并无统计学差异。
朱少飞董盛龙
关键词:硬膜外镇痛芬太尼布比卡因第二产程疼痛评分
右美托咪定与异丙酚复合麻醉对脑肿瘤切除术患者脑保护效应的比较被引量:34
2014年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异丙酚复合麻醉对脑肿瘤切除术患者的脑保护效应。方法择期行脑胶质瘤和脑膜瘤切除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ASA分级I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组(D组)和异丙酚复合麻醉组(P组)。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P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输注时间10min。麻醉诱导后D组和P组分别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2~1.0μg·kg^-1·h^1和异丙酚3~10mg·kg^1·h^-1,以瑞芬太尼、异氟醚、顺阿曲库铵维持麻醉,调整右美托咪定及异丙酚剂量,维持BIS值40-50。于麻醉诱导前(T0)、切开硬脑膜(L)、取瘤完毕(R)、术毕(T1)、术后24h(T4)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looβ蛋白浓度,记录患者苏醒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结果与Tn时比较,2组,T1时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4时血清NSE和slooβ蛋白浓度升高(P〈0.05)。与P组比较,D组B。时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浓度降低,清醒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缩短(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脑肿瘤切除术患者的脑保护效应优于异丙酚复合麻醉。
林赛娟姚欢琦田国刚田毅王颖林董盛龙王召燕朱少飞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二异丙酚麻醉脑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