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贵
- 作品数:15 被引量:98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26
- 2022年
-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国内无痛胃肠镜麻醉方式主要为静脉注射丙泊酚、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等,每种药物各自有优缺点。瑞马唑仑是一种新的短效镇静药,2020年7月全球同步上市,为我国1.1类新药[1],起效快、代谢快。本研究以丙泊酚复合阿芬太尼为对照,观察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效果。
- 李富贵王皓王云马颖才
- 关键词:阿芬太尼无痛胃肠镜检查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丙泊酚镇静药
- ICU长期留置气管导管后并发气管狭窄死亡一例被引量:3
- 2015年
- 患者,男,29岁,于2014年2月1日车祸致伤头面部伴意识障碍7h收住我院ICU.入院诊断: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CT:右颞部硬膜外血肿,左额部硬膜下血肿,颈椎未见异常;胸部未见异常;T11、T12及骶椎斑片高密度影.查体:意识昏迷,GCS评分8分,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动度对称,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余均未见异常.2月3日动脉血气吸氧状态下正常,因患者舌后坠,上级医师建议行气管插管.2月5日患者呈嗜睡状,出现肺部感染(痰培养克雷柏杆菌阳性).2月11日患者清醒,请五官科行气管切开术未成功.2月14日拔除气管导管,复查胸部X线片无异常.2月15日患者要求转脑外科治疗,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2月21日下午患者出现咳嗽.2月22日患者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双肺呼吸音粗,自诉呼吸费力,急查胸部CT:双肺感染好转气管上段狭窄,狭窄处直径为4.6mm.遂给予氨茶碱和激素治疗.
- 李富贵彭春潮李祥光文辉
- 关键词:拔除气管导管气管狭窄长期留置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ICU吸气性呼吸困难
- 超声监测视神经鞘直径预防颅内压增高在围术期的应用进展
- 2024年
- 颅内压升高会导致脑灌注压下降、甚至脑缺血、脑疝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加强围术期颅内压的监测十分必要。由于有创ICP监测的潜在风险,以及CT、MRI床旁连续使用的限制,更多研究者将目光转向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预测颅内压增高来证明其有效性和实用性。研究表明超声测量球后3 mm处的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 ONSD)可以作为临床上无创评估颅内压的可靠替代工具。通过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总结围术期超声监测ONSD对评估ICP的指导意义。
- 冷琳李富贵
- 关键词:超声围术期颅内压
- 丙泊酚与苯磺酸瑞马唑仑对妇科肿瘤腔镜手术患者颅内压及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应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评价丙泊酚与苯磺酸瑞马唑仑对妇科肿瘤腔镜手术患者颅内压及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肿瘤腔镜手术患者42例。年龄18~65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0~27.0 kg/m 2,ASA分级I-II级。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瑞马唑仑组(R组),每组21例。麻醉维持:P组静脉泵注丙泊酚,R组静脉泵注瑞马唑仑。两组均静脉泵注瑞芬太尼,按时追加罗库溴铵。使用容量通气模式,VT 6~8 mL/kg,吸呼比1∶2,FiO 250%,RR 12~18次/min。记录麻醉插管后5 min(T 0),气腹头低位即刻(T 1)、30 min(T 2)、60 min(T 3)、90 min(T 4)和气腹结束恢复平卧位10 min(T 5)时的ONSD。记录拔管时间、拔管后5 min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dified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sedation,MOAA/S)、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停留时间。结果:与T 0比较,T 1~T 4时点两组ONSD值均明显增高(P<0.05)。两组术后苏醒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妇科肿瘤腔镜手术中麻醉效果与丙泊酚相当,不增高ONSD和颅内压,同时两组术后苏醒质量无明显差异。
- 冷琳金叶媛何宗钊张灵敏李富贵
- 关键词:颅内压
- 苯磺酸瑞马唑仑在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60
- 2022年
- 目的:探索苯磺酸瑞马唑仑在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丙泊酚联合阿芬太尼,B组为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每组30例,A组丙泊酚1~2 mg/kg复合阿芬太尼4μg/kg,B组苯磺酸瑞马唑仑7 mg复合阿芬太尼4μg/kg;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内镜检查,如术后发生体动反应分别追加丙泊酚0.2~0.5 mg/kg或苯磺酸瑞马唑仑3 mg;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_(1))、胃镜通过喉部(T_(2))、肠镜时(T_(3))、肠镜通过肝区(T_(4))、检查结束时(T_(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包括呛咳、体动反应、呼吸抑制、注射痛、谵妄等)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间比较:MAP在T_(2)时点,HR在T_(2)、T_(3)、T_(4)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O_(2)两组比较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A组MAP T_(1)时点比T_(2)、T_(3)、T_(4)时点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时点比T_(3)、T_(4)、T_(5)时点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_(3)时点比T_(5)时点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MAP T_(1)时点比T_(2)、T_(3)、T_(4)、T_(5)时点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HR T_(1)与T_(2)、T_(3)、T_(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_(2)比T_(4)、T_(5)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_(3)比T_(5)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HR T_(1)比T_(2)、T_(3)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pO_(2)在T_(1)时点与T_(2)、T_(3)、T_(4)、T_(5)比较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起效时间较A组长,B组苏醒时间较A组短,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离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呛咳发生率较A组高,A组呼吸抑制、嗜睡、头晕、恶心呕吐、谵妄发生率较B组高,�
- 李富贵王云马颖才
- 关键词:阿芬太尼无痛胃肠镜注射痛
- 瑞马唑仑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 2025年
- 瑞马唑仑因安全有效而被运用于程序性镇静及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中。文章就瑞马唑仑在全身麻醉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麻醉提供理论依据。
- 冷琳李富贵
- 关键词:丙泊酚全身麻醉
- 全麻在高原地区高危产科手术中的围术期安全性分析
- 目的:观察在高原地区全身麻醉用于高危产妇剖腹产手术围术期的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急诊行剖腹产的患者.分Ⅰ组(全麻组)和Ⅱ组(椎管内麻醉组)每组25例.分别记录患者入室至麻醉开始的时间(T1),麻醉开始至手术开始的时间(...
- 李富贵王云俞文军李祥光文辉
- 关键词:全身麻醉剖腹产
- 全麻在高原地区高危产科手术中的围术期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在高原地区全身麻醉用于高危产妇剖腹产手术围术期的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急诊行剖腹产的患者。分Ⅰ组(全麻组)和Ⅱ组(椎管内麻醉组)每组25例。分别记录患者入室到麻醉开始的时间(T1),麻醉开始至手术开始的时间(T2),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的时间(T3),胎儿娩出1min、5min、10min的Apgar评分(A1、A2、A3),产妇麻醉前的平均动脉压(MAP1),手术开始切皮时的平均动脉压(MAP2),胎儿取出时的平均动脉压(MAP3),以及相应时间点的心率(HR1、HR2、HR3),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个时点的MAP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方法有关系(P<0.05),多重比较MAP1、MAP2、MAP3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时点的H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多重比较HR1与HR2、HR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段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T1、T2、T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地区全麻用于高危剖腹产手术时围术期是较安全的,能尽快娩出胎儿,并且围术期母婴均安全,对婴儿的Apgar评分无影响,产妇的血流动力学较稳定。
- 李富贵俞文军李祥王云光文辉
- 关键词:全身麻醉剖腹产
- 不同海拔地区患者气管插管无通气安全时限的比较:采用氧储备指数监测
- 2022年
- 目的采用氧储备指数(ORI)监测,比较不同海拔地区患者气管插管无通气安全时限。方法纳入择期行全麻气管插管手术并需动脉穿刺置管的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8~70岁,其中青海省人民医院(西宁,海拔2200 m)长期居住在海拔1500~3000 m地区的患者30例为中海拔组,玉树州人民医院(玉树,海拔3600 m)长期居住在海拔>3000 m地区的世居藏族患者30例为高海拔组。患者麻醉诱导前进行5 min预充氧,然后用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于诱导前(T_(0))、预充氧3 min(T_(1))和预充氧5 min(T_(2))时抽取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记录PaO_(2),同时记录ORI和SpO_(2)。记录开始气管插管至ORI降到0的时间和开始气管插管至SpO_(2)降到98%的时间。结果与中海拔组比较,高海拔组开始气管插管至ORI降到0的时间和开始气管插管至SpO_(2)降到98%的时间延长(P<0.05),各时点SpO_(2)、ORI和Pa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患者气管插管无通气安全时限明显长于中海拔地区患者。
- 金叶媛尕玛代来云丹松保刘世磊李富贵王云
- 高海拔地区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索高海拔地区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分三组A组(65≤年龄<70),B组(70≤年龄<80),C组(年龄≥80),分别在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采用简易智能状态评价(MMSE)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测评POCD,记录患者麻醉方式、麻醉时间、合并症、吸烟、酗酒情况与POCD的关系。结果:A组、B组、C组中患者文化程度越高POCD的发生率越低,小学和中学组与文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第3天的POCD发生率高于术前(P<0.05)。有合并症与无合并症的两组患者比较,术后第3天POCD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酗酒的患者术后第3天,第7天的POCD的发生率与不吸烟,不酗酒的患者组比较发生率均增加(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近期POCD的发生率增加,文化程度越低POCD的发生率越高,全麻与非全麻,麻醉时间大于3h与小于3h的患者POCD发生率无差异,吸烟、酗酒、有合并症的患者POCD发生率较无吸烟、无酗酒、无合并症的患者高。
- 李富贵黄秉龙马成祥贺秀萍马斌叶天虹王云
- 关键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因果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