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治华

作品数:13 被引量:40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9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振荡热管
  • 9篇热管
  • 8篇传热
  • 6篇热阻
  • 5篇混合工质
  • 5篇工质
  • 3篇丙酮
  • 3篇传热特性
  • 3篇传热性
  • 3篇传热性能
  • 2篇热物性
  • 1篇电池
  • 1篇电池板
  • 1篇电暖气
  • 1篇性能比较
  • 1篇蓄积
  • 1篇乙醇
  • 1篇振荡
  • 1篇振荡特性
  • 1篇直管

机构

  • 13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13篇李治华
  • 13篇崔晓钰
  • 7篇孙慎德
  • 5篇韩华
  • 5篇朱悦
  • 3篇陈上志
  • 2篇邓高飞
  • 2篇张春霞
  • 1篇赵明
  • 1篇廉东方
  • 1篇戴炜
  • 1篇王晓占
  • 1篇于洋
  • 1篇于洋
  • 1篇王文昊
  • 1篇马柯
  • 1篇沈智峰

传媒

  • 2篇化工学报
  • 2篇制冷学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化工进展
  • 1篇能源研究与信...
  • 1篇制冷与空调(...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效换气窗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换气窗,窗框内复盖有高分子模。窗框上面装有带硅电池板的棚子;窗框边上装有被动鼓风机,加湿设备和调节器,被动鼓风机和加湿设备分别通过调节器连接带硅电池板的棚子。本实用新型在窗子内侧安装的推拉式窗子,采...
王文昊崔晓钰李治华廉东方邓高飞孙慎德
文献传递
玻璃冷却冷凝器
一种用于冷却冷凝气体的玻璃冷却冷凝器包括:内置冷却介质的器体、置于冷却介质中的冷凝管、蓄积气体冷凝后形成的液体的蓄液管、以及输出冷却的气体的冷却气体输出管。其中,冷凝管的上端伸出器体,冷凝管的上端的开口作为需要冷却冷凝的...
赵明崔晓钰李治华陈上志于洋
文献传递
电子设备散热用教学实验装置
一种电子设备散热用教学实验装置包括:至少一种热源、多种散热器、热源安装部、散热器安装部、温度测量仪。其中,热源安装在所述热源安装部上,散热器安装在所述散热器安装部上并对热源进行散热,对应于一个热源,该电子设备散热用教学实...
崔晓钰马柯陈上志沈智峰戴炜李治华
文献传递
螺旋槽管直管和盘旋螺旋槽管的换热性能比较被引量:5
2012年
螺旋槽管是一种优良的双面强化换热管,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头螺旋槽管的研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六头螺旋槽管直管和盘旋螺旋槽管内的换热性能。基于简化了的截面形状采用UG和Gambit对上述两类管分别进行了物理造型,并以Fluent6.3为计算工具采用realizablek-ε湍流模型对两者分别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邓高飞崔晓钰王晓占李治华
关键词:数值模拟
振荡热管的热阻变化规律及烧干特性被引量:7
2013年
振荡热管作为高效传热元件,在解决微小空间而热通量较高的元器件散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虽然振荡热管结构简单,但其内部运行规律多变复杂,目前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到随加热功率和充液率改变振荡热管的热阻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工况所对应的传热机理;同时还对振荡热管的烧干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所做工作为建立振荡热管理论模型、认识其传热规律提供参考。
崔晓钰李治华孙慎德朱悦
关键词:振荡热管
水、丙酮混合工质振荡热管传热性能被引量:9
2014年
采用水、丙酮以及其二元混合工质对振荡热管进行实验研究,选取35%~70%充液率,10~100 W加热功率以及水/丙酮13:1、4:1、1:1、1:4、1:13配比,将实验数据与混合工质物性、相变特点结合以研究其振荡热管传热性能。结果表明:混合溶液振荡热管启动所需功率小于水;小充液率时,除较低丙酮比例配比(如水/丙酮13:1混合工质)以外,混合工质比纯工质振荡热管不容易烧干,纯工质振荡热管在50 W时热阻就已经上升到较高数值,而混合工质振荡热管在同样的功率则维持着较低的热阻。在丙酮中加入少量水(如水/丙酮1:13混合工质)能有效改善振荡热管烧干情况,然而,少量丙酮与水混合而成的工质(如水/丙酮13:1混合工质)对振荡热管烧干情况的改善不明显;大充液率时,混合工质振荡热管的传热性能要弱于纯工质,在35~50 W,纯工质振荡热管热阻都低于混合工质,而在较大加热功率(50~100 W),水与混合工质振荡热管仍保持着较明显的热阻差。对混合工质振荡热管的传热性能的分析可为今后更深入研究其工作机理以及传热特性理论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
朱悦崔晓钰韩华孙慎德李治华
关键词:振荡热管传热相变充液率
水-乙醇混合工质振荡热管的传热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分别对充液率45%、55%、62%、70%下水、乙醇两组分按体积比13∶1、2∶1、1∶1、1∶2、1∶13混合而成的二元混合工质振荡热管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水和乙醇纯工质在相同充液率下的传热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小充液率时,水-乙醇混合工质振荡热管烧干时热阻较纯工质小,大充液率时,水纯工质传热特性优于水-乙醇混合工质及乙醇纯工质。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水-乙醇二元混合工质振荡热管传热特性与充液率及混合工质配比有关,配比对传热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气液平衡、物性及缔合作用。
隋缘崔晓钰韩华李治华孙慎德
关键词:传热传质振荡热管混合工质热阻
乙醇加入少量丙酮振荡热管传热性能实验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实验研究充液率为45%,55%,62%,70%和90%时,乙醇丙酮体积配比为7:1和4:1的混合工质振荡热管的热阻特性,与纯工质乙醇、丙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小充液率(45%)下,工质易发生烧干,由于丙酮减弱了工质携带热量的能力,混合工质振荡热管热阻大小在乙醇和丙酮纯工质之间;充液率为55%时,工质烧干功率增大,受气液平衡影响,混合工质振荡热管的热阻小于两种纯工质;充液率增大到62%以上时,没有出现烧干现象,由于传质阻力较大,混合工质振荡热管的热阻普遍大于纯工质,随着充液率的增加,这种影响减弱.
徐天潇崔晓钰李治华朱悦张春霞
关键词:乙醇丙酮振荡热管传热特性热阻
水-甲醇混合工质振荡热管温度振荡及传热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通过实验研究了水-甲醇混合工质振荡热管充液率分别为55%、62%、70%、90%下,体积比分别为13∶1、4∶1、1∶1、1∶4、1∶13时的温度振荡以及热阻特性,并与水、甲醇纯工质振荡热管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混合工质振荡热管的振幅较纯工质大且较为均匀;较大充液率时(62%及以上),大多数混合工质振荡热管热阻大于两种纯工质;中等充液率时,部分振荡热管出现烧干现象,受黏度影响,大多数混合工质振荡热管出现烧干现象时的功率较小,热阻较纯工质大。但是,在水中加入少量甲醇(13:1)做工质的振荡热管在充液率为55%下不易发生烧干,且热阻较其他工质低。振荡热管的热阻特性受工质黏度、气液相平衡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在不同工况下,各因素作用效果不同。
徐天潇崔晓钰李治华孙慎德
关键词:传热特性振荡热管混合工质
振荡热管的运行特征和传热机理被引量:2
2013年
选取62%充注率去离子水振荡热管实验为例,结合前人得到的振荡热管的可视化实验研究成果,揭示了随加热功率不同,振荡热管运行特征、温度振荡及传热机理的对应变化过程。结果显示:振荡热管在没有启动振荡之前,管内工质没有明显宏观质量迁移运动,蒸发段、冷凝段壁面温度均无振荡变化;在启动振荡之后,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管内工质由上下徘徊振荡、不稳定振荡循环流动至稳定单向循环流动;流型的变化也由泡状流、弹状流、塞状流至环状流转变,流速增大;伴随流型、流速的改变,蒸发段、冷凝段壁面温度的振荡变化由没有振荡、大幅度小频率、至小幅度大频率振荡,传热能力不断增强,热阻不断减小。文中为建立振荡热管理论模型、认识其传热规律提供参考。
崔晓钰陈上志孙慎德李治华朱悦
关键词:振荡热管传热机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