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盘石 作品数:21 被引量:143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东莞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肺炎治疗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重症肺炎患者,均应用HVHF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PaO2/FiO2)、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HVHF治疗后,APACHE II评分、血乳酸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aO2/FiO2、CVP和MAP水平较治疗前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VHF治疗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可以改善氧合以及组织氧的利用,有益于重症肺炎的好转。 李盘石 范彦琦关键词:重症肺炎 脓毒症 高容量血液滤过 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应用于重症胰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索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机械通气患者予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因SAP在东莞市人民医院ICU机械通气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护理模式。出院时评价两组的一次性脱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徒手肌力评定法评估患者肌力,握力器评估患者上肢握力情况,Barthel评分标准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性脱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肌力和握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AP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护理不仅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有一定使用价值。 郑春梅 李盘石 杜丽华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早期康复训练 生活质量 容量负荷对危重患者体外膜肺救治疗效的影响 2020年 目的研究容量负荷对危重患者应用体外膜肺(ECMO)救治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人民医院2016年5月年至2019年5月应用ECMO救治的患者,根据上机前基础容量情况,将患者分为容量平衡组、负平衡组、正平衡组,收集各组患者上机成功率;成功患者根据上机后72 h内容量情况,分为容量超负荷(FO)组、非FO组;根据超负荷量,将FO分为三个亚组:FO<10%、10%≤FO<20%、FO≥20%;分别收集APACHEⅡ评分、ECMO上机时间、ICU住院时间、14 d死亡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机患者共80例,成功69例;上机成功率基础容量平衡、负平衡、正平衡组间差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与非FO组相比,APACHEⅡ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组ECMO上机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与非FO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组14 d死亡率高于非FO组(P<0.05)。FO各亚组间14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机前基础容量状况与上机成功率无关;容量超负荷对危重患者应用ECMO救治时有不良影响。 李盘石 何瑞玲 高志丹 蔡立华 沈利汉 任卫红 张红梅 邓勇进 杨雪 叶照伟关键词:体外膜肺 预后 血清cTnI、hs-CRP、NT-pro BNP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5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27例,按是否发生AMI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cTnI、hs-CRP、NT-pro BNP水平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三者联合与单独检测对AMI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cTnI、hs-CRP、NT-pro BNP水平均升高(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指标(P均<0.05),且曲线下面积大于单一指标。结论血清cTnI、hs-CRP、NT-pro BNP联合检测能够提高AMI诊断准确率,有利于ACS急诊救治中AMI的早期筛查及诊断。 杨淑娟 梁锦荣 李盘石 覃炳军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I 高敏C反应蛋白 血栓弹力图评价多发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比较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试验在多发伤患者中的检测结果,探讨TEG对监测多发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以60例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评分)不同分为2组(ISS<16分组及ISS≥16分组),另选30例同期住院的非多发伤且凝血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间常规凝血指标、血常规、D-二聚体及TEG检测的变化。结果在常规凝血试验指标中,ISS评分<16分组与对照组比较,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呈逐渐升高趋势,血小板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TEG参数中,凝血反应时间(R时间)和血块生成时间(K时间)在ISS评分<16分组低于对照组[R时间(min):4.33±0.51 vs 7.56±1.52,K时间(min):1.08±0.21 vs 2.08±0.51,P<0.01],在ISS≥16分组则高于对照组[R时间(min):13.33±1.89 vs 7.56±1.52,K时间(min):3.57±0.67 vs 2.08±0.51,P<0.01];血块生成率(α角)及凝血综合指数(CI值)在ISS<16分组升高并高于对照组[α角(°):72.66±2.82 vs62.63±5.85,CI值:3.19±1.27 vs 0.02±1.77,P<0.01],而在ISS≥16分组则明显下降低于对照组[α角(°):44.70±5.80 vs 62.63±5.85,CI值:-5.44±1.46 vs 0.02±1.77,P<0.01];最大宽度值(MA值)呈下降趋势,但ISS<16分组与ISS≥16分组MA值无差异性(P>0.05)。结论 TEG能更有效监测多发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指导临床治疗。 范彦琦 覃炳军 何瑞玲 李盘石 曾晖关键词:血栓弹力图 多发伤 血小板 D-二聚体 ARDS机械通气治疗中的肺泡复张 2007年 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机械通气治疗中的肺泡复张,相关文献可以归纳为Recruitment maneuver(RM)及Open lung concept (OLC)两类(不同文献中命名不一致,在许多文献中是同一概念).肺泡复张技术可以阻止小潮气量相关的肺泡再萎陷,改善氧合和呼吸力学状况,减轻肺损伤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丢失,从而降低机体炎性介质、炎性因子水平和炎性反应程度,进而减少肺组织和其他脏器的生物学损伤.它是对小潮气量通气与合适的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xpiratory end pressure,PEEP)为基点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完善和发展.…… 李盘石 黄纪坚重症超声监测在多发伤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评价重症超声监测在多发伤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多发伤休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超声组各50例。常规组根据临床指标监测指导液体复苏,超声组以超声监测指标指导液体复苏。进入重症医学科(入科)即刻及入科6、12、24、48 h,观察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中心静脉压(CVP)]、氧代谢指标[乳酸、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氧合指数]、尿量;记录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升压药使用时间,计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28 d死亡率。结果随入科时间延长,两组心率、血乳酸、氧合指数逐渐降低,收缩压、舒张压、CVP、ScvO_(2)、尿量逐渐升高(P均<0.05),超声组入科24、48 h舒张压及入科后同时点ScvO_(2)均高于常规组(P均<0.05),两组同时点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常规组比较,超声组入住ICU、机械通气、升压药使用时间均缩短(P均<0.05);超声组MODS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28 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超声监测用于指导多发伤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可有效升高患者舒张压、ScvO_(2),缩短入住ICU、机械通气、升压药使用时间,降低MODS发生率。 张健昌 刘汝明 李盘石 覃炳军关键词:多发伤 机械通气时间 氧合指数 超声监测 ICU患者困难撤机的医源性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导致ICU患者困难撤机的医源性因素。方法比较2007年3月~2010年3月间我院ICU收治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分析困难撤机组与成功脱机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困难撤机组患者气管切开率、较细口径导管使用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意外拔管率、撤机不当率等明显高于成功脱机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气道建立方式、导管口径、院内感染、呼吸机管道的管理、撤机策略等是ICU患者困难撤机的医源性因素。 李盘石关键词:机械通气 困难撤机 医源性因素 感染性休克患者降钙素原、甲状腺激素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降钙素原(PCT)、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3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测定血清PCT、甲状腺激素水平,计算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CT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80(P<0.05);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576和-0.394(P<0.05);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促甲状腺激素(TSH)与APACHEⅡ评分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137、-0.258和0.092(P>0.05)。结论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PCT、甲状腺激素中FT3、FT4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因此,在临床上,除APACHEⅡ评分外,还可以使用PCT及FT3、FT4水平来判断此类患者的病情。 李盘石 陈俊峰 陈惠英关键词:感染性休克 降钙素原 甲状腺激素 血清BUN、D-D、Lac、sCHE水平对重症肺炎生存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尿素氮(BUN)、D-二聚体(D-D)、血乳酸(Lac)、胆碱酯酶(sCHE)水平对重症肺炎患者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224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30 d生存状况分为生存组(152例)、死亡组(72例)。对比2组不同入院时间血清BUN、D-D、Lac、sCHE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分析各血清指标与APACHEⅡ、MODS评分关联性及对重症肺炎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清D-D、Lac、BUN与APACHEⅡ、MODS评分呈正相关,sCHE与APACHEⅡ、MODS评分呈负相关(P<0.05);入院第7 d,BUN AUC值(0.810)>sCHE(0.808)>D-D(0.780)>Lac(0.777);随访30 d后,以ROC曲线最佳截断值分为低危组、高危组,血清BUN、D-D、Lac、sCHE高危组、低危组生存曲线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BUN、D-D、Lac、sCHE水平在重症肺炎患者中呈异常表达,可为临床预测生存状况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张健昌 赖燕波 李盘石 覃炳军关键词:尿素氮 D-二聚体 血乳酸 胆碱酯酶 重症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