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兵 作品数:54 被引量:242 H指数:9 供职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肝衰竭预后转归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何英利 刘娜 牛迎花 韩群英 杨淑娟 樊万虎 杨伟 李红兵 刘海 肝衰竭是病毒性、酒精性、药物性以及缺血再灌注等多种因素所导致的肝脏损害的最严重的形式,是肝脏包括解毒、蛋白合成等多项生物学功能障碍导致的以黄疸、腹水、意识障碍及凝血机制受损等一系列的症状为表现的临床症候群。肝袞竭的发病机...关键词:关键词:肝衰竭 预后 肝移植治疗 脑心通对人THP-1单核源性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以阿托伐他汀为标准对照,研究中成药脑心通对人THP-1单核源性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和SR-A表达的影响。方法人THP-1单核源性巨噬细胞与50 mg/L oxLDL共培养0、8、16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各时间点细胞表面清道夫受体CD36和SR-A的表达。不同浓度脑心通(0.125、0.25、0.5、1 g/L)和1μmol/L阿托伐他汀分别干预THP-1单核源性巨噬细胞12 h后换液,分别加入上述浓度药液及50 mg/L oxLDL孵育24 h,检测CD36和SR-A的表达量,统计分析不同浓度脑心通及1μmol/L阿托伐他汀对CD36和SR-A表达的影响。结果oxLDL明显促进人THP-1单核源性巨噬细胞CD36和SR-A的表达;脑心通呈剂量依赖性抑制CD36和SR-A的表达,1 g/L脑心通作用最为明显(分别降低22.3%、25.0%,P<0.05);1μmol/L阿托伐他汀显著抑制两者表达(分别下降63.3%、70.5%,P<0.05)。结论中成药脑心通有轻度抑制THP-1单核源性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表达的作用,此作用弱于阿托伐他汀。 刘倩 王东琦 雷新军 崔长琮 李红兵 刘胜强关键词:THP-1巨噬细胞 脑心通 CD36 一个先天性长QT综合征家系KCNH2基因新突变的确定及其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 2008年 目的确定一个先天性长QT综合征家系的基因突变位点,并对突变所引起的编码蛋白的结构改变进行预测。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直接测序分析先证者,找到突变位点后合成位点特异性引物,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对长QT家系成员进行筛查;利用网络分析软件对突变所引起的编码蛋白结构进行预测。结果发现了1个KCNH2基因新错义突变,即跨膜片段s2的F463L突变(GenBank接受序列号EU218526);突变没有引起预测跨膜区的改变,但编码蛋白的疏水性及二级结构,突变基因最小自由能二级结构都发生了变化。结论作者所发现的突变点丰富了长QT综合征离子通道突变的基因库资料,用软件分析基因突变可能引起编码蛋白二级结构的改变有利于理解引起长QT综合征的结构基础。 杨海涛 孙超峰 李红兵 张爱峰 薛小临 王东琦 舒娟 崔长琮关键词:长QT综合征 突变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与循证医学相结合在心血管内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6 2017年 目的 对比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循证医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在心血管内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106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PBL与EBM相结合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标准为病例分析考试成绩,教学过程满意度调查和循证医学认知度问卷评分.综合评价2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病例分析考试成绩更高,获得了较高的教学满意度.结论 PBL与循证医学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使实习学生在短期内迅速掌握相应的知识,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学习的互动性. 梁琦 薛小临 雷新军 殷艳蓉 黄欣 李红兵 任洁 杜媛关键词:以问题为基础学习 循证医学 临床实习教学 心血管内科学 ATP结合盒转运体A1基因G596A变异对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ATP结合盒转运体A1(ATP-bindingcassettetransporter1,ABCA1)基因G596A变异是否影响人群的血脂水平。方法对象选自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267名,年龄(62±9)岁。以蛋白酶K消化、苯酚及氯仿抽提以及异丙醇沉淀的方法提取全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结合测序的方法检测ABCA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该研究群体等位基因ABCA1-A和G的基因频率分别为51.6%和48.4%,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χ2=0.66,P>0.50)。在ABCA1G596A的GG、GA和AA的3种基因型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依次呈上升趋势,GG型(1.15±0.38)mmol/L与AA型(1.28±0.48)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水平依次呈下降趋势,GG型(2.0±1.1)mmol/L与AA型(1.7±1.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A1G596A变异可影响西北地区人群的血脂水平,GG型携带者可产生有益的临床血脂谱。 张涛 李红兵 王东琦 崔翰斌 张爱峰关键词:ATP结合盒转运体A1 单核苷酸多态性 高密度脂蛋白 甘油三酯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的临床特征。方法对近年住院治疗的47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J波的形态、出现和消失的时间及最明显的部位,同时统计QT离散度、Tp-e、Tp—e/QT、心律失常以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等。结果根据诊断标准确定92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J波,发现J波形态多变,J波出现的时间为发病后(3.9±2.6)h,消失的时间为(26.5±17.9)h。与不伴J波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比,合并J波的患者QTd、Tp—e和Tp—e/QT明显增大(P〈0.05);合并J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合并J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不伴J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0.05)。ST段抬高型急性下壁和/或右心室心肌梗死的J波发生率明显高于前壁心肌梗死(P〈0.05)。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多累及下壁或右心室,该类患者的QTd、Tp—e和Tp—e/QT增大,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病死率高。 李红兵 王东琦 杨海涛 程功 崔长琮 严干新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J波 室性心律失常 病死率 HLA-B27阴性强直性脊柱炎一家系的心脏损害特征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 HLA-B27阴性家族性强直性脊柱炎(AS)心脏损害的特征。方法所有家系成员均采集完整病史、临床检查、常规12导联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与年龄匹配的正常人对比分析。结果 33例家系成员中发生心房颤动的6例,占总心律失常人数的46%,心动过缓2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室内差异性传导1例(排除 AS),所有传导系统异常的心律失常占 AS患者总心律失常人数的36%。因心脏原因死亡3例,其中1例死于全自动双腔起搏器(DDD)术后1年。AS 患者中 NYHA 心功能分级Ⅰ级8例。级2例,Ⅲ级1例,左心房扩大5例(45%),二尖瓣返流6例,三尖瓣返流4例。结论家族性 AS 心脏损害发生心律失常的种类有相似的趋势,主要以心房颤动为主,累及传导系统的心律失常次之,心脏损害以左心房扩大,舒张功能降低为主,可伴有二尖瓣和/或三尖瓣的返流。 杨海涛 孙超峰 薛小临 韩克 李红兵 张爱峰 崔长琮 王东琦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心电图 心房颤动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两种公式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对冠状动脉CTO病变患者介入术后全因死亡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比较两种公式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全因死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6月至2017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行PCI的671例CTO患者,使用中国改良简化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cMDRD)公式及基于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合作研究(CKD-EPI)公式分别计算术前基线eGFR,并进行分组(A组eGFR≥90 ml/min·1.73 m^2;B组90 ml/min·1.73 m^2>eGFR≥60 ml/min·1.73 m^2;C组eGFR<60 ml/min·1.73 m^2)。采用电话问卷等方式进行随访,主要研究终点为全因死亡。使用Cox回归风险模型估计eGFR的风险比,包括eGFR单因素分析及多重校正模型分析(校正年龄、性别、吸烟、体质指数、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等冠心病常见危险因素)。结果 671例行PCI的CTO患者,成功471例(70.2%),失败200例(29.8%),全因死亡64人(9.5%)。eGFR-cys单因素分析显示:三组间HR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趋势检验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GFR-cys作为连续变量(每10 ml/min·1.73 m^2)的HR=0.810,95%CI:0.374~0.894,P<0.01,结合趋势性检验,eGFR-cys水平和全因死亡风险之间存在线性关系,eGFR每升高10 ml/min·1.73 m^2,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下降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模型校正后,上述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以eGFR-cMDRD单因素分析时三组间HR及趋势性检验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经过模型校正后上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接受PCI的CTO患者,与eGFR-cMDRD相比,eGFR-cys可能是更强的全因死亡的预测因子。 李柏林 李锡洋 王博 郭辉辉 吴岳 薛小临 李红兵关键词:肾小球滤过率 全因死亡 降钙素原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中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患者中的变化特点。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渭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74例HFRS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患者在病程的各期、各临床型别,以及合并细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降钙素原水平变化特点。统计学分析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非感染组中,发热期患者降钙素原>0.50μg/L者占42.5%(99/233),其中2.00μg/L<降钙素原≤10.00μg/L者占16.3%(38/233),降钙素原>10.00μg/L者占1.7%(4/233);休克期10例患者降钙素原均>0.50μg/L,其中2.00μg/L<降钙素原≤10.00μg/L者5例,降钙素原>20.00μg/L者2例。非感染组轻型患者发热期降钙素原水平[0.45(0.26,0.76)μg/L]高于多尿期[0.09(0.06,0.1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67,P<0.01);中型患者发热期[0.76(0.47,1.43)μg/L]、少尿期[0.65(0.28,1.30)μg/L]降钙素原水平分别高于多尿期[0.15(0.07,0.22)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8.229、4.798,均P<0.01);重型患者发热期[2.05(0.67,3.84)μg/L]、休克期[4.27(2.83,26.27)μg/L]、少尿期[1.18(0.91,2.54)μg/L]降钙素原水平分别高于多尿期[0.26(0.21,0.40)μg/L],且休克期降钙素原水平高于少尿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080、4.609、3.262、2.024,均P<0.05)。非感染组发热期中型、重型、危重型患者[0.94(0.56,4.82)μg/L]降钙素原水平分别高于轻型患者(Z=4.326、4.983、2.713,均P<0.01),其中重型患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中型患者(Z=2.193,P=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非感染组发热期降钙素原水平与病情分型(轻型、中型和重型)呈正向关(r=0.389,P<0.01)。少尿期感染组降钙素原水平为2.13(1.00,4.90)μg/L,高于非感染组的0.90(0.36,1.48)μg/L;多尿期感染组降钙素原水平为0.54(0.38,1.39)μg/L,高于非感染组的0.13(0.07,0.26)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董黛青 张利乐 田园 王海莉 张静娇 焦俊喆 李红兵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降钙素原 细菌感染 高乙肝病毒载量孕妇母婴阻断挽救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通过大样本、前瞻性对照研究探讨替比夫定(LdT)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孕期干预对高病毒载量母亲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抑制作用,为完善母婴阻断策略,提高阻断成功率提供数据。方法该研究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招募了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574例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其中329人接受LdT干预,180人接受LdT+HBIG干预,65人未接受干预,动态监测三组患者孕期病毒动力学变化及干预后的安全性。结果 LdT组、LdT+HBIG组孕妇的HBV DNA载量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F值分别为202.589、171.347,均P<0.05)。与LdT组相比,LdT+HBIG组孕妇的病毒载量在干预后第一个4周下降更显著(t=-2.427,P<0.05),虽然两组在分娩前HBV DNA载量降至106IU/mL及104IU/mL以下的比率未见明显差异,但是至分娩前LdT+HBIG组HBV DNA载量降至更安全的范围,即103IU/mL以下的比率更高(χ~2=4.476,P<0.05)。LdT组及LdT+HBIG组母婴耐受良好,出现的不良反应均为轻度反应,无因不良反应停用孕期干预的情况发生,三组剖宫产率、早产率、婴儿畸形率等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婴儿的无弱应答率均未见明显差异(χ~2值分别为0.422、0.222,均P>0.05)。结论 LdT联合HBIG孕期干预可安全且更快速地抑制高危孕妇的病毒载量,可能作为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挽救措施。 王静 刘锦锋 赵复联 李红兵 盛慧萍 刘娜 苏海生 赵文轩 赵英仁 陈天艳关键词:乙肝 母婴传播 乙肝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