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赣龙

作品数:14 被引量:185H指数:9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针刺
  • 7篇成像
  • 6篇脑功能
  • 6篇脑功能成像
  • 6篇功能成像
  • 5篇非穴
  • 4篇外关
  • 4篇外关穴
  • 4篇FMRI
  • 2篇穴位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帕罗西汀
  • 2篇腧穴
  • 2篇量表
  • 2篇疗效
  • 2篇慢性
  • 2篇脑功能成像研...
  • 2篇脑区
  • 2篇HAMD量表

机构

  • 12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李赣龙
  • 12篇黄泳
  • 6篇曾统军
  • 6篇邹燕齐
  • 6篇赖新生
  • 6篇张贵锋
  • 5篇吴俊贤
  • 4篇杨君军
  • 4篇陈俊琦
  • 4篇唐纯志
  • 3篇王升旭
  • 2篇单保慈
  • 2篇汪崇琦
  • 2篇郭佳铨
  • 1篇杨丰
  • 1篇余梅香
  • 1篇刘静
  • 1篇张海燕
  • 1篇刘挺州
  • 1篇宋远斌

传媒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甘肃中医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内关穴与非穴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观察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内关穴和非穴时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探讨针刺穴位对脑中枢的激活效应。方法:将14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内关穴组和非穴组,分别针刺右侧内关穴和非穴;同时,运用GE公司1.5T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完成脑部fMRI扫描,获得局部脑组织激活与否的试验数据,采用感兴趣区(ROI)法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针刺内关穴和非穴,对双侧顶叶、额叶、枕叶、颞叶、基底节区、扣带回、小脑、脑桥、脑岛等多个脑区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从激活几率、激活数量和激活强度上看,针刺右侧内关穴以激活左侧顶叶、额叶、颞叶、枕叶为主,并且特异性激活左侧海马和双侧桥脑;尽管在脑区的激活上,有上述趋势,但是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和非穴激活的脑区有相对的差异性,针刺外周穴位能特异性的激活脑中枢。
张贵锋赖新生黄泳吴俊贤曾统军李赣龙邹燕齐
关键词:内关穴非穴FMRI脑功能成像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回顾了运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技术开展穴位特异性、穴位配伍效应、得气实质、不同针法的比较研究等各方面的研究报道。近期研究表明,fMRI技术已成功地运用于针刺的相关研究之中,对针灸学基本概念的研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宋远斌曾统军张贵锋李赣龙邹燕齐黄泳
关键词:功能性磁共振针刺穴位特异性得气
针刺支沟穴与非穴激活不同脑区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比较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运用fMRI技术观察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支沟穴和非穴时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比较针刺支沟穴与非穴的不同。方法:16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支沟穴组和非穴组,分别针刺右侧支沟穴和非穴;同时,运用GE 1.5T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完成脑部fMRI扫描,所得数据采用感兴趣区(ROI)法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针刺支沟穴和非穴,对双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海马、扣带回、基底节、小脑等脑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激活。ROIs激活点数统计比较表明,针刺支沟穴对右侧小脑的激活大于非穴(P<0.05);激活几率和激活强度统计比较表明,针刺支沟穴与非穴对于各脑区的激活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非穴"比较,针刺支沟穴对脑区的激活相对特异地指向小脑,该效应与支沟穴临床功效的中枢机制有关。
黄泳李赣龙赖新生唐纯志杨君军
关键词:支沟穴非穴FMRI脑功能成像
运用模式识别构建经穴特异性——脑界定模型的研究思路被引量:1
2007年
廖晓明赖新生黄泳杨丰唐纯志杨君军张贵锋曾统军邹燕齐李赣龙
关键词:模式识别经穴
薄氏腹针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引气归元""调脾气"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慢性腹泻病人,均接受薄氏腹针治疗,针刺"引气归元""调脾气"穴位组合。观察周期为3周。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治疗前后评分比较、治疗过程中患者不适记录等。结果:38例慢性腹泻患者中,23例获得临床痊愈,总有效率为94.74%;主要症状治疗前后评分比较表明,每日腹泻次数、粪便性状、纳差、腹痛、腹胀、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等治疗后均有显著好转(P<0.01~0.05);针刺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无特殊不适。结论:薄氏腹针"引气归元""调脾气"穴位组合,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临床痊愈。
刘挺州黄泳陈俊琦吴俊贤李赣龙
关键词:薄氏腹针腹泻针刺
电针结合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HAMD量表各因子分值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抑郁症患者HAMD量表各因子分值的影响。方法30例抑郁症患者均采用电针结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共治疗6星期。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4、6星期及随访4星期末HAMD量表总评分和各因子分变化情况。结果电针结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总有效率为93.3%,HAMD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在各时间段改善明显(P<0.01,P<0.05)。结论电针联合帕罗西汀能很快改善抑郁症各症状群,特别是睡眠障碍和精神性焦虑因子。
汪崇琦黄泳李赣龙郭佳铨陈俊琦王升旭
关键词:抑郁症电针帕罗西汀HAMD量表
针刺外关穴和非穴SPECT脑功能成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运用SPECT脑功能成像技术,比较针刺外关穴、针刺非穴不同状态下,青年志愿者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以印证"经穴特异性-脑相关假说"。方法:18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外关穴针刺组、非穴针刺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处理。同时,运用GE公司M illennium MG SPECT系统完成脑部扫描。所得图像采用SPM2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外关穴针刺后BA 3、2、20、46区、以及壳核、尾核、岛叶等区域有激活点;非穴针刺后BA10、18、19、30、21、9、8、6、22区等区域有激活点,激活区域都集中在左侧;外关穴针刺组与非穴针刺组比较则表明,BA10、9、8、18、19、21、22、30区、以及小脑扁桃体等区域有负激活点。结论:针刺对脑区血流状态有着肯定的影响;针刺外关穴与针刺非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黄泳李赣龙唐纯志杨君军单保慈赖新生
关键词:外关穴非穴SPECT脑功能成像
三九天灸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即刻疗效及随访分析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临床观察三九天灸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即刻疗效以及随访分析。方法:在2008年三九天期间,对30例均经耳鼻喉科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用自制天灸方配合新鲜姜汁调敷的药泥,贴敷在大椎、风门、肺俞等穴位上,予以治疗,9天贴1次,3次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三九天灸的即刻疗效和随访疗效,以及分析发泡史和天灸治疗史与三九天灸疗法随访疗效的关系。结果:3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接受三九天灸治疗,治疗后有16例显效,10例有效,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半年后随访,有9例显效,15例有效,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治疗后即刻疗效优于半年后随访的疗效(P<0.05)。贴敷期间起泡和贴敷期间未曾起泡、曾经接受天灸治疗患者和第一次接受天灸治疗患者在三九天灸疗法持续干预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①初步肯定了三九灸对于变应性鼻炎的即刻疗效和持续疗效;同时,还发现治疗后的效果优于半年后随访的疗效。②天灸疗法持续干预变应性鼻炎的效果不因起泡与否而有所差异。③曾经接受天灸治疗患者和第一次接受天灸治疗患者在三九天灸疗法持续干预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面比较无差异。
陈俊琦李明亮王升旭王平平李赣龙陈静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即刻疗效
针刺外关穴和非穴fMRI脑功能成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6
2010年
目的: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针刺外关穴和非穴(在三焦经与小肠经之间中点,平外关穴,下同)两种情况下,健康青年志愿者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以印证"经穴特异性-脑相关假说"。材料和方法:12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针刺外关穴组和针刺非穴组,分别接受针刺刺激。同时,运用GE公司3.0T超导MRI系统完成脑部扫描。所得图像采用SPM2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针刺外关穴能显著激活BA13、22、37、40、44、45、47区、海马、杏仁核、黑质等区域,针刺非穴则能显著激活BA2、6、8、13、21、37、40、44、45、47区等区域,针刺外关穴与针刺非穴对比则发现,BA2区和双侧小脑等区域有明显的激活点。结论:针刺外关穴能特异性地激活脑部功能区,为其疗效特异性的中枢机制之一。
曾统军赖新生黄泳唐纯志杨君军张贵锋李赣龙
关键词:针刺穴位脑功能成像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被引量:25
2013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胶囊20 mg+克拉霉素5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疗程10 d。观察组加服用消幽护胃方,1剂/d,疗程4周。观察HP根除率,记录脾胃湿热证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P阴转35例(77.78%)优于对照组的26例(57.78%)(P<0.05);观察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上腹胀、上痛腹、胃脘灼热、口苦口臭、恶心呕吐等症状及脾胃湿热证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结合疗法有助于根除HP,提高临床疗效,并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是临床值得使用的方案。
刘静余梅香谷玲霞李赣龙张海燕
关键词: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中西医结合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