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乃恒

作品数:96 被引量:32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0篇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冶金工程
  • 7篇理学
  • 6篇电子电信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化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6篇真空泵
  • 15篇抽气
  • 14篇分子泵
  • 11篇真空
  • 10篇蒸汽喷射泵
  • 8篇真空系统
  • 8篇高真空
  • 7篇水蒸汽喷射泵
  • 7篇涡轮分子泵
  • 7篇炉外
  • 7篇干泵
  • 6篇蒸汽
  • 6篇炉外精炼
  • 6篇精炼
  • 6篇故障诊断
  • 5篇专家系统
  • 5篇干式真空泵
  • 4篇型线
  • 4篇真空获得
  • 4篇抽气特性

机构

  • 86篇东北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东北工学院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3篇沈阳真空技术...
  • 1篇大连轻工业学...
  • 1篇宝钢集团有限...
  • 1篇沈阳航空工业...

作者

  • 96篇杨乃恒
  • 55篇巴德纯
  • 33篇王晓冬
  • 22篇刘坤
  • 13篇于治明
  • 11篇王庆
  • 7篇陆阳
  • 7篇庞世瑾
  • 6篇廖国进
  • 6篇常学森
  • 5篇陈瑶
  • 5篇李涛
  • 4篇王晓光
  • 4篇董文怀
  • 4篇张世伟
  • 3篇施立群
  • 3篇李梅林
  • 3篇江月山
  • 3篇朱岳
  • 3篇王晓冬

传媒

  • 56篇真空
  • 11篇真空科学与技...
  • 4篇真空科学与技...
  • 2篇东北大学学报...
  • 2篇真空与低温
  • 2篇07中国(华...
  • 2篇第八届全国真...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四川真空
  • 1篇2004全国...
  • 1篇2005’全...
  • 1篇中国真空学会...
  • 1篇中国真空学会...
  • 1篇中国真空学会...
  • 1篇中国真空学会...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9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8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7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5篇1998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TM隔振系统的复模态分析
1994年
用复模态分析法求出了针对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TunnellingMicroscope,简称STM)隔振系统的运动解和振幅传递函数的解析表达式.从该表达式可以看出.隔振系统第一级参数极大地影响着整个系统的隔振性能.然后用由本方法计算得出的三维和二维图象分析STM隔振系统.在悬挂弹簧加磁阻尼系统和金属块中夹橡胶圈系统的比较中,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胡天苗杨乃恒褚星马自力庞世瑾
关键词:隔振系统STM
Cu-Cr Cu-Ti双层薄膜离子束混合与其电阻和硬度性质
1989年
借助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Cu-Cr、Cu-Ti双层离子束混合。分别用200keVAr^+和350keVXe^+注入Cu-Cr、Cu-Ti双层薄膜,对其混合后的表面硬度和电阻进行了测量。发现Cu-Cr双层混合,在10^(17)/cm^2Ar^+注入剂量时,TEM形貌图出现了沟纹,为一离子择优溅射效果,此时形成了单一的Cu基亚稳相固溶体,经200℃退火后,有孪晶生成,Cr沉淀析出,而Cu-Ti双层离子束混合有Cu_3Ti_2相生成,在400℃退火时生成了Cu_3Ti相。离子束混合的表面硬度和电阻都有了显著地增加。经100~400℃退火,其表面硬度和电阻的变化主要受退火前混合程度、热处理引起的相变及损伤程度的综合影响。
施立群李梅林杨乃恒孙树滋
关键词:离子束混合CU-CRCU-TI电阻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
激光多普勒测速法用于扩散泵蒸汽流速测量的试验
1989年
一、引言真空扩散泵自1915年问世以来,经历了七十多年的发展史,对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如今,真空扩散泵的性能普遍得到了提高,能够应用于非常广泛的领域。然而,人们对于真空扩散泵的抽气机理尤其是蒸汽射流的流动状态缺乏深刻的了解。特别是,至今还未有一套对扩散泵蒸汽射流进行测量的直接手段。为了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缺,我们试验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
刘力田李梅林姚民生杨乃恒
关键词:流速测量蒸汽流动气体流动激光测速仪空间分辨率
涡旋干式真空泵结构对抽气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1999年
本文主要讨论了涡旋干式真空泵抽气通道和密封的结构型式对抽气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最佳的设计方案。
巴德纯杨乃恒李树军许寿华
关键词:涡旋真空泵抽气性能干式容积式
单级水蒸汽喷射泵抽气模型的修正
从研究单级水蒸气喷射泵计算模型出发,对前人的三种典型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得出各自的计算误差,继而对各自的实用性进行评价。在对奥·芳夫计算模型的进一步计算分析中发现计算曲线存在非单调的情况。用回归软件进行...
王晓冬巴德纯王庆廖国进于治明杨乃恒
关键词:水蒸汽喷射泵
文献传递
如何选择和使用涡轮分子泵
本文首先介绍了涡轮分子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型式及其优缺点。为了利用涡轮分子泵,获得清洁真空,国外多利用于式机械泵作其前级泵,构成无油的真空系统。然而,目前国内涡轮分子泵多以油封机械泵为其前级泵,构成了有油系统,如果操作不当...
杨乃恒巴德纯王晓冬刘坤
关键词:涡轮分子泵结构型式
文献传递
用于密封液体的磁流体转轴动密封被引量:15
1999年
本文在比较现有几种密封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磁流体防液体密封的特点;详细论述了防液体密封的承压机理和失效机制,分析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最后描述了实验装置并给出实验结论。
张世伟杨乃恒李云奇
关键词:磁流体密封
纳米粒子在气体流动中的团聚过程研究被引量:42
2001年
采用气相合成法制备纳米微粉时 ,由反应合成区生成的纳米微粒在随气流流向收集装置的过程中 ,因相互碰撞、粘附而发生团聚现象 ,形成较大的颗粒。本文论述了团聚现象发生的原因 ,借用气体分子动力学理论 ,计算了纳米粒子在气体流动中的团聚过程 ,得到了粒子直径、质量、体积。
张世伟杨乃恒
关键词:气相合成气体流动纳米材料
大型水蒸汽喷射泵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运用水蒸汽喷射泵抽气理论,结合喷射泵运行实际,分析喷射泵常见故障、可能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形成专家系统知识库,用产生式规则对知识进行表达;在水蒸汽喷射泵上,安装压力、温度、流量等传感器,获得所需数据,形成专家系统数据库...
王晓冬巴德纯杨乃恒王庆董文怀陆阳
关键词:水蒸汽喷射泵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文献传递
磁流体用于真空往复轴动密封的特性研究
1989年
一、前言磁流体往复轴动密封技术是用磁流体作为密封介质的一种新型的真空动密封技术,磁流体在磁场的作用下,具有磁性,能够耐一定的压差作用,可以实现真空状态下往复轴的动密封。
刘严李云奇杨乃恒
关键词:动密封静密封齿宽饱和磁化强度磁场力形参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