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委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碘化钾催化CO_2与氧化苯乙烯合成苯乙烯环状碳酸酯条件的优化被引量:2
- 2015年
- 用碘化钾催化CO2与氧化苯乙烯(SO)合成苯乙烯环状碳酸酯,分别从溶剂、催化剂用量、温度、CO2压力和反应时间进行探讨,得出了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催化剂用量r(KI∶SO)=1∶250,在170℃,CO2压力5 MPa,反应时间5 h,苯乙烯环状碳酸酯的产率和选择性均达到100%.
- 杨海健宋念念黄海丽金亚美彭静杨洪委
- 关键词:碘化钾二氧化碳氧化苯乙烯
- 卤化锌/PPh_3/n-Bu_4NBr催化体系催化二氧化碳的化学固定(英文)被引量:4
- 2014年
- 研究了由卤化锌、三苯基膦、四丁基溴化铵3种组分组成的一种高效的催化体系,在温和条件下,对催化CO2与环氧烷耦合反应能够得到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系统考察了反应温度、CO2压力、反应时间和不同的催化剂组分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体系Zn Br2/PPh3/n-Bu4NBr/PO的摩尔比为10︰1︰2︰1783,在CO2压力为3 MPa、反应时间5 h、反应温度为130℃及无任何有机溶剂的情况下产率可达98.1%.此催化体系对其他6种环氧烷也有很好的催化效果.
- 杨海健黄海丽彭静杨洪委
- 关键词:化学固定复合催化体系
- 联吡啶衍生物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和偏摩尔体积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在313K、323K、333K和10.4~18.8MPa下,通过静态观察法系统测定了2,2'-联吡啶-4,4'-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酯,2,2'-联吡啶-4,4'-二甲酸二[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和2,2'-联吡啶-4,4'-二甲酸二[2-(2-乙氧基乙氧基)]乙酯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并采用Bartle和Chrastil半经验模型对3种联吡啶衍生物在超临界CO2中溶解度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和计算.结果表明:由Bartle和Chrastil模型关联计算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10.71%、16.20%、4.96%和8.31%、11.36%、5.36%,关联度均很高.运用Kumar-Johnston理论算得3种联吡啶衍生物在313K、323K、333 K下的偏摩尔体积范围在-14711.5~-1629.9 cm3/mol内.
- 杨海健杨洪委彭静蔡卓福徐凌霄
- 关键词:联吡啶衍生物超临界CO2偏摩尔体积
- 新型双酚铋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CO_2与环氧烷耦合反应的催化性能被引量:1
- 2015年
- 合成了3种双酚铋配合物,并以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助催化剂利用其催化CO2与环氧丙烷(PO)进行耦合反应.系统探讨了催化剂用量、温度、CO2压力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物用量r(PO∶Cat∶DMAP)=1000∶2∶1,反应温度130℃,CO2压力2 MPa,反应时间5 h.在最佳条件下,双酚配体上取代基为吸电子的氯离子时催化活性最好.合成的环状碳酸酯的产率达90%以上,产物的选择性均达到100%.
- 杨海健刘艳艳耿永超杨洪委张龙
- 关键词:CO2环氧丙烷环状碳酸酯
- 新型双核金属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及其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烷烃耦合反应的研究
- 在二氧化碳(CO2)的众多化学利用中,CO2通过与环氧烷烃的耦合反应合成聚碳酸酯或环状碳酸酯是目前很重要很有开发价值的CO2化学固定途径,而开发合成高催化活性和高选择性的新型催化剂是研究此耦合反应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
- 杨洪委
- 关键词:环状碳酸酯环氧烷烃催化剂
- 文献传递
- 8-羟基喹啉在超临界CO_2中萃取金属离子研究(英文)被引量:2
- 2014年
- 以8-羟基喹啉在超临界CO2中为螯合剂萃取金属离子,系统考察了压力(10~25 MPa)、温度(313~343 K)、时间(10~90 min)和螯合剂与金属的摩尔比(50∶1~200∶1)对金属离子萃取效率( E%)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全氟-1-辛烷磺酸四乙基铵盐(PFOAT)作共萃取剂时,在25 MPa,323 K,30 min,15μL水,r(金属离子∶螯合剂∶PFOAT)=1∶100∶25时,对Ni2+的用量在超临界CO2的萃取效率可达88.96%.对萃取常数( Kex )的计算说明在同一种金属离子萃取体系萃取常数随着萃取效率的增加而增加.
- 杨海健彭静杨洪委
-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8-羟基喹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