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万隆
- 作品数:35 被引量:50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市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诊治现状
- 2001年
- 林万隆
-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淋巴细胞药物
- 肝硬变腹水合并SBP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0年
- 肝硬变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发病率约占肝硬变腹水病人的3%~10%,其特点是起病隐匿,发展变化快,死亡率高。对策在于预防为主、早期诊断、及时得当治疗。因此,作者阅读近期主要文献,对SBP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1 SBP的危险因素 肝硬变腹水患者由于:①脾功能亢进、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 陈伟华林万隆周汉高
- 关键词:肝硬变腹水SBP腹膜炎
- 术前区域动脉灌注生长抑素和化疗药物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形成的影响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术前区域动脉灌注生长抑素和化疗药物对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结肠癌病人45例,随机分为A、B和C组,每组15例。A组为术前加入善宁的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组,B组为术前不加入善宁的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组,C组不采用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常规手术组。切除标本行MVD、VEGF、Ki67LI、ALI检察。结果A、B、C组MVD分别为12±8、25±17、26±16(P<0.05),VEGF表达分别为39、70、72,Ki67LI分别为8±4、11±6、16±7(P<0.05),ALI分别为4.3±0.5、2.2±0.6、1.5±0.6(P<0.05)。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肿瘤增殖有抑制作用,并促进细胞凋亡,加入善宁可以加强上述作用外,对肿瘤血管形成具有抑制作用。结论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可以提高结肠癌的疗效,生长抑素可以增强其抗肿瘤作用。
- 孙培龙胡静波林万隆叶启发袁金忠
- 关键词:生长抑素INTRA-ARTERIAL结肠癌
- 顺逆结合切除胆囊150例体会
- 2001年
- 孙培龙汪永录王洪生刘须才李志华林万隆马小明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顺逆结合法手术方法
- 肝纤维化的治疗被引量:5
- 1998年
- 林万隆周汉高
- 奥曲肽对小白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9
- 2002年
- 孙培龙汪永录林万隆郭伟剑胡静波刘须才马晓明陈汉
- 关键词:奥曲肽皮下移植瘤抗肿瘤机制
- 生长抑素对肝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对肝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 2 0只小鼠随机分为 2组 ,每组各10只。每只小鼠于左腋窝皮下注射小鼠肝癌细胞株细胞。A组为实验组 ,皮下接种肿瘤 2 4h后予奥曲肽 (10 0 ug·kg- 1·d- 1 )腹腔注射 ,连用 14d;B组为对照组 ,予以相同容积的无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 ,连用 14d。 14d后处死小白鼠 ,检测肿瘤大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结果 皮下接种 7d天及 14d天后 A组皮下肿瘤的体积均明显小于 B组 (P<0 .0 5 ,P<0 .0 1) .A组 VEGF表达明显低于 B组 ,并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 (Ridit检验 ,P<0 .0 5 ) ;A组 MVD亦较 B组为低 ,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 (P=0 .0 75 )。结论 生长抑素对小白鼠肝癌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 ,对肿瘤 VEGF的抑制作可能为其机理之一 ,对肿瘤组织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亦可能为其原因。
- 孙培龙汪永录林万隆郭伟剑刘须才马晓明陈汉
- 关键词:生长抑素肝细胞癌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生长抑素对大鼠移植性肝癌VEGF、MMP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4年
-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对大鼠移植性肝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 1(MMP 1)表达的影响 ,初步探讨生长抑素抑制大鼠移植性肝癌生长的机制。方法 制作大鼠移植性肝癌的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n =11) ,治疗组 (n =8)。治疗组腹腔注射善宁 (10 0 μg·kg-1·d-1) ,每天分 2次注射 ,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10d后心脏采血 0 5ml后处死大鼠 ,大鼠血液室温下 4h ,待其凝固 ,离心 (30 0 0转 /min) 10min ,分离血清放入 - 80℃冰箱保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VEGF ,原位杂交法检测瘤组织VEGF、MMP表达。结果 治疗组血清VEGF值低于对照组 ,瘤组织VEGFmRNA、MMP 1mRNA在对照组、治疗组中均有阳性表达 ,而治疗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 (P <0 0 5 )。结论 生长抑素抑制血清VEGF ,转移相关基因VEGF、MMP 1表达降低 ,可能是生长抑素抑制大鼠移植性肝癌生长的机制之一。
- 孙培龙汪永录周政林万隆胡静波张晓丽
- 关键词:VEGF移植性肝癌治疗组生长抑素
- 肝动脉阻断对大鼠肝癌血供与VEGF、MM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观察肝动脉阻断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血液灌流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 1(MMP 1)表达的影响 ,初步探索肝动脉栓塞促进肝癌转移的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肝内移植Walker 2 5 6肿瘤模型 ,以肝动脉结扎 (HAL)的方法阻断肝动脉血供 ,模拟肝动脉栓塞治疗。分为对照组、剖腹对照组、HAL组。Hoechst33342标记法检测瘤组织血液灌流 (标记细胞数代表血供情况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血清VEGF水平 ,原位杂交法检测瘤组织VEGF、MMP 1表达。结果 HAL后 2d瘤组织血供明显下降 (对照组每高倍视野Hoechst33342标记细胞数 383 6± 19 2 ,HAL组 32 9 1± 2 9 3 ,P <0 0 1)。血清VEGF水平明显升高 (对照组 5 4 9± 19 3pg ml,HAL组 92 5± 43 9pg ml,P <0 0 5 )。瘤组织VEGF、MMP 1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剖腹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瘤组织血供与血清VEGF水平、瘤组织VEGF表达负相关。结论 肝动脉阻断使癌组织血供减少 ,转移相关基因VEGF、MMP 1表达升高。血供减少、缺氧加重可能为其诱导VEGF表达的主要机制。
- 郭伟剑白永瑞林万隆顾文华张文竹成宇帆陈强郑磊贞李杰
- 关键词:肝动脉阻断肝癌VEGFM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液灌流
- 不接触隔离技术在预防大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评价不同操作步骤的大肠癌根治手术对大肠癌肝转移的影响。方法 将 1990~ 1995年收治的 8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A组手术采用不接触隔离技术 (Non Touch Isolation Technic)即 :首先隔离受累结肠的肠腔 ,由根部结扎、切断供应受累结肠的淋巴血管蒂 ,最后才将受累肠段和相应的肠系膜整快切除 ;B组则直接分离出肿瘤肠段 ,将此段肠管及相应系膜直接切除 ,不隔离肠腔、不由根部处理淋巴血管蒂。 80例患者中 ,A组 31例 ,B组 49例。结果 两组患者肿瘤大体类型、组织学分类、恶性程度和肿瘤分期上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 3年肝转移 6例 (6 / 31) ;B组 3年肝转移 15例 (15 / 49)。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P<0 .0 5 )。结论 手术操作步骤在大肠癌根治性手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接触隔离技术能明显降低肝转移率 ,值得推广应用。
- 孙培龙汪永录刘须才林万隆马晓明曹广东
- 关键词:大肠癌肝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