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震

作品数:322 被引量:1,389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0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0篇农业科学
  • 115篇生物学
  • 73篇医药卫生
  • 5篇化学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82篇病毒
  • 109篇基因
  • 44篇疫苗
  • 40篇克隆
  • 38篇免疫
  • 35篇猪瘟
  • 33篇疫病
  • 32篇蛋白基因
  • 30篇蛋白
  • 30篇瘟病毒
  • 29篇猪瘟病
  • 29篇猪瘟病毒
  • 27篇新城疫
  • 27篇HIV-1
  • 25篇痘苗
  • 25篇痘苗病毒
  • 25篇新城疫病
  • 25篇新城疫病毒
  • 24篇细胞
  • 20篇毒株

机构

  • 132篇解放军农牧大...
  • 119篇解放军军需大...
  • 2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9篇白求恩医科大...
  • 19篇长春农牧大学
  • 17篇塔里木农垦大...
  • 15篇中国预防医学...
  • 13篇吉林大学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1篇东北农业大学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成都军区联勤...
  • 7篇扬州大学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6篇洛阳农业高等...
  • 6篇延边大学
  • 6篇石河子大学
  • 5篇沈阳农业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暨南大学

作者

  • 320篇殷震
  • 118篇金宁一
  • 48篇郭志儒
  • 41篇扈荣良
  • 32篇李红卫
  • 32篇涂长春
  • 31篇余兴龙
  • 26篇岳军明
  • 25篇章金钢
  • 25篇金扩世
  • 25篇王兴龙
  • 24篇丁壮
  • 23篇夏咸柱
  • 22篇王宏伟
  • 21篇赖良学
  • 20篇赵君
  • 18篇涂长春
  • 18篇罗坤
  • 17篇毛春生
  • 15篇侯云德

传媒

  • 90篇中国兽医学报
  • 18篇病毒学报
  • 17篇生物技术通讯
  • 17篇中国预防兽医...
  • 12篇中国病毒学
  • 11篇中国兽医科技
  • 9篇中国生物制品...
  • 7篇高技术通讯
  • 5篇中国免疫学杂...
  • 5篇生物技术
  • 5篇畜牧兽医学报
  • 4篇白求恩医科大...
  • 4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中国畜禽传染...
  • 3篇科学通报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免疫学杂志
  • 3篇动物科学与动...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牧业通讯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5
  • 8篇2004
  • 14篇2003
  • 19篇2002
  • 38篇2001
  • 64篇2000
  • 52篇1999
  • 36篇1998
  • 39篇1997
  • 18篇1996
  • 9篇1995
  • 6篇1994
  • 3篇1993
  • 7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 2篇1900
3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重组痘苗病毒中共表达HIV-1env与hIL-6基因
2000年
本实验以 HIV- 1env与 h IL - 6基因在重组痘苗病毒中的共表达研究为目的 ,将痘苗病毒复制非必需区血凝素(HA )基因作为侧翼 ,把编码人白细胞介素 6 (h IL - 6 )的基因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 p J38env的下游 ,构建成含有 HIV- 1env与 h IL - 6两种外源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 PJ38E- IL 6 ,经同源重组和血凝素阴性空斑筛选 ,获得了重组痘苗病毒 v J38E- IL 6。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Dot- EL ISA和 Western bolt等检测证明 ,重组病毒能同时表达 env蛋白和 IL - 6蛋白 ,表达产物的分子量分别为 98k Da、2 6 k
王玉红金宁一李体远王宏伟刘素寰王弘郡李萍安汝国殷震
关键词:重组痘苗病毒艾滋病
猪瘟兔化弱毒囊膜糖蛋白EI基因的扩增与克隆
1997年
本试验直接从细胞培养液中提取猪瘟兔化弱毒(HCLV)RNA,并根据猪瘟病毒(HCV)Alfort株和Brescia株的核苷酸序列,将EI基因分两段,设计并合成了4条引物。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成功地扩增出了HCLV保护性囊膜糖蛋白EI基因。以pGEM-T和pUC19为载体,将EI基因的两个片段分别进行克隆并转化到大肠杆菌JM101。经过分析鉴定。
金扩世李红卫章金刚王新平涂长春殷震
关键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狂犬病病毒糖、核蛋白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在小鼠的免疫试验被引量:5
2004年
分别以 p IRES1neo和 p VAX1为载体 ,构建了以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和核蛋白为目的基因的基因疫苗单或双基因表达载体。以司苯 -甘油作为包裹剂 ,按 1μg DNA用 0 .5μL司苯 -甘油比例混合 ,将各表达载体制成 DNA疫苗 ,进行小鼠免疫试验。免疫共分 p IRES1neo、p IG- neo、p IN- neo、p IGN、p IG- neo+p IN- neo、p VAX1、p VG、p VN和 p VGN9个试验组 ,每只小鼠于后肢胫前肌每侧接种基因疫苗 5 0μL (0 .5 g/ L ) ,共免疫 3次 ,间隔 14 d。通过间接 EL ISA和细胞中和指数测定分别检测免疫应答水平。结果显示 ,1免疫 3次后 ,所有试验组抗体阳转率 10 0 % ;2第 3次免疫后 14 d检测 ,抗体水平显著上升 ;3以 p IRES1neo为载体构建的基因疫苗免疫效果普遍优于以 p VAX1为载体构建的基因疫苗 ,其中含有糖蛋白 /核蛋白双基因共表达载体 p IGN免疫组的抗体水平均高于其他试验组 ;4以 7.5个 L D50 的 CVS强毒肌肉攻毒 ,保护率达 89%。通过以上试验证明 ,p IGN是用于本动物免疫试验的最佳 DNA疫苗。
袁慧君扈荣良包世俊张守峰殷震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糖蛋白核蛋白基因疫苗小鼠免疫
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基因的克隆与核苷酸序列分析被引量:12
1998年
为了给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β毒素基因工程亚单位苗和细菌毒素多价基因工程苗的研制提供基因材料,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B型产气荚膜梭菌染色体基因组中扩增了930bp的β-毒素基因。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I和EcoRI对PCR产物进行双酶切处理,然后通过T4DNA连接酶将其定向连接于事先经同样的双酶切处理的载体质粒pET-28C(+)的多克隆位点,转化至受体菌BL21(DE3)中。经BamHI和EcoRI双酶切分析和PCR扩增检测,证明重组质粒pECB2中含有产气荚膜梭菌的β-毒素基因。经核苷酸序列分析,明确了克隆的β-毒素基因在重组质粒中的连接向位和阅读框架是正确的。
王玉炯许崇波冯书章朱平殷震
关键词:产气荚膜梭菌基因克隆核苷酸序列
犬Ⅰ型腺病毒DNA的酶切分析及分子克隆被引量:2
1992年
犬Ⅰ型腺病毒(CAV-1)弱毒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Ⅰ,BamH Ⅰ,Pst Ⅰ,Sph Ⅰ和Hind Ⅲ消化分析后其图谱与强毒株相比没有差异。将弱毒DNA用Pst Ⅰ完全消化后以鸟枪法克隆到载体质粒pBluescrip'SK中,经用光生物素标记的CAV-1 DNA杂交筛选以及Pst Ⅰ分析重组质粒证明已将分子量为5.5,3.5,2.85,1.2,0.32和0.28Kb的CAV-1DNA片段克隆到质粒中。克隆到的这些片段将可考虑进一步研究作为探针检测犬及狐狸等野生动物的腺病毒感染。
白丽萍童光志赵永军吴保成岳军明王玫殷震
关键词:克隆
HIV-1_(CN)gp120与IL-6基因共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6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gp1 2 0基因免疫小鼠后效果的调节作用。方法 构建表达中国流行株HIV 1gp1 2 0基因的核酸疫苗质粒pGP及共表达中国流行株HIV 1gp1 2 0基因与IL 6基因的核酸疫苗质粒pGPIL 6 ,并检测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将上述两种质粒经胫前肌注射BALB/c鼠 ,检测gp1 2 0抗体的产生情况及ConA和LPS诱导的T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以间接免疫荧光法 (IFA)检测到gp1 2 0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得到表达。pGPIL 6与pGP均可刺激小鼠产生抗gp1 2 0抗体 ,协同注射gp1 2 0和IL 6基因的小鼠产生的抗体滴度明显高于单独注射gp1 2 0的小鼠。pGPIL 6免疫鼠对ConA和LPS诱导的T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单独注射gp1 2 0的小鼠。结论 协同应用IL 6基因可明显加强HIV 1gp1 2 0基因的免疫反应 ,为中国流行株HIV 1核酸疫苗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
郭焱金宁一张应玖夏志平王宏伟郭志儒殷震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猪瘟病毒石门株特异cDNA片段的扩增与序列分析被引量:13
1994年
以猪瘟病毒感染细胞中提取的细胞总RNA为模板,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化学合成的两对特异引物引导下,成功地扩增出了两个石门株的cDNA片段。电泳证明它们的大小与预计的346bp和120bp完全一致。酶切分析证实了它们应有的酶切位点。随后对这两个片段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并与国外株的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本实验扩增的两个cDNA序列与Alfort株和Bresia株的同源性分别是95.2%和98.5%。
涂长春李红卫金扩世章金钢白安斌刘士英扈荣良殷震
关键词:猪瘟病毒CDNA扩增
HIV-1gagIFNα-2b的构建与表达鉴定
2003年
目的 :构建艾滋病病毒核心蛋白 (gag)与干扰素 (IFNα - 2b)融合基因表达质粒 ,观察其在痘苗病毒中共表达结果 ,研究其意义。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 ,将IFNα - 2b基因片段插入到gag基因的nt5 31位点 ,经脂质体转染与血凝素阴性蚀斑筛选 ,挑出重组痘苗病毒。经免疫荧光、Westernblot和Dot-ELISA鉴定表达产物。结果 :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 ,转染重组质粒的细胞表面有绿色荧光。免疫印迹实验与Dot-ELISA结果均显示重组质粒转染细胞的裂解物中存在表达的gag IFNα - 2b蛋白。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重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 ,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
王洪军王桂君王继群王立强魏安明孙华殷震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核心蛋白干扰素融合基因表达质粒
我国部分地区猪瘟病毒流行株的基因差异被引量:34
2000年
采用 RT-PCR方法 ,从我国 1 0个省、市、自治区收集的 2 3个猪瘟病毒 ( CSFV)流行毒株中 ,扩增了CSFV E2基因中主要抗原位点编码区。对各扩增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 ,通过计算机分析构建了系统发生树 ,并确定了它们间的遗传相关性。结果表明 ,2 3个流行毒株中的 1 8株属基因 群 ,占 78.2 6%;另外 5个流行株与传统石门强毒、兔化弱毒株属基因 群 ,占 2 1 .74 %。两群间测序区的核酸同源性只有 78.90 %。此外 ,根据序列差异程度 ,将基因 群流行株分为 3个亚群 ,各基因群 CSFV在地域分布上未发现有明显的特征性。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我国较大范围内流行的 CSFV毒株与传统的石门强毒和疫苗用兔化弱毒在抗原基因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
吕宗吉李红卫涂长春余兴龙吴健敏李月红殷震
关键词:猪瘟病毒RT-PCR基因差异疫苗株流行株
由反转录病毒载体转移的马立克病毒糖蛋白D基因在感染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7
1998年
用EcoRI、PstI将已分离和克隆的马立克氏病病毒糖蛋白D(gD)基因从重组pMgD18质粒中切出,克隆进反转录病毒质粒载体(RCAS)的连接质粒载体pUCCla112N的相同位点。用ClaI再将gD重组pUCCla112N中的gD基因切出,构建于RCAS的ClaI位点。通过原位杂交筛选重组RCAS,并结合酶切分析鉴定出gD插入方向正确的重组RCAS。用磷酸钙沉淀法将gD重组RCAS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转染后第9天收集细胞上清,用其感染原代CEF,在感染后第4天和第6天收集CEF。提取CEF基因组DNA,用Digoxigenin(Dig)标记gD基因片段作为探针,通过Dot和Southernblot检测基因转移情况。用上述上清再次感染原代CEF,在第6天用异硫氰酸胍-氯化铯离心法提取感染细胞总RNA,用Dig和32P标记gDDNA为探针,分别用Dot和Northernblot检测MDVgDmRNA。结果表明,转染的重组RCAS不仅在细胞内成熟为具传染性的完整病毒。
段玉友崔治中秦爱建殷震杨冠珍吴祥甫
关键词:马立克氏病病毒糖蛋白D基因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