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红玉

作品数:2 被引量:7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入侵
  • 1篇入侵
  • 1篇生态学
  • 1篇生物入侵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生态
  • 1篇群落生态学
  • 1篇外来植物
  • 1篇外来植物入侵
  • 1篇系统地理学
  • 1篇系统进化树
  • 1篇进化
  • 1篇进化树
  • 1篇功能性状
  • 1篇分子系统
  • 1篇分子系统地理...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作者

  • 2篇叶万辉
  • 2篇沈浩
  • 2篇牛红玉
  • 1篇练琚愉
  • 1篇王峥峰

传媒

  • 2篇生物多样性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群落构建研究的新进展:进化和生态相结合的群落谱系结构研究被引量:62
2011年
群落如何构建是群落生态学中的重要问题。群落谱系结构研究将物种间的亲缘进化关系运用到群落生态学研究中,利用物种的系统发育状况推测历史因素对现有群落的影响,为推断影响群落组成的生态学机制提供了有效方法。群落谱系结构的研究方法是首先建立可代表群落物种库的超级系统进化树,然后计算群落内物种间的谱系距离,最后通过统计方法检测其与随机模型下的谱系距离是否有显著差异来获得谱系结构(如谱系聚集、谱系发散),从而揭示群落构建中的关键生态过程(如生境过滤、竞争作用)。群落谱系结构与空间尺度、分类群尺度、时间尺度等不同研究尺度有关。在小的空间尺度下,随着分类群尺度降低、树木年龄级增大,群落谱系结构从聚集逐渐转为发散;而随群落空间尺度的增大,谱系趋向于聚集。谱系结构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因此分析集合群落下的谱系可以揭示区域生态过程的影响。另外,群落谱系结构研究还有助于探讨中性理论、密度制约假说等生态学理论,并预测干扰作用下的群落演化趋势。在利用谱系结构深入探讨群落构建成因时,需要基于生态特征和环境变量共同分析,同时考虑小尺度局域过程(群落的微环境或群落内种间相互作用等)和大尺度区域过程(地史过程和物种形成等),并可结合生态控制实验,以确认群落构建的关键因素。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今后需要注重通过选择合适的基因片段建立系统树,然后通过生态特征来加以校正,以更准确地反映物种间的亲缘距离。另外,获得谱系树后还需要寻找更加合理的统计模型和指数,增加统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牛红玉王峥峰练琚愉叶万辉沈浩
关键词:群落生态学系统进化树功能性状
外来植物入侵的全境性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3
2010年
由于外来种入侵地一般都远离其自然分布区(原产地),如果只在其入侵地或者原产地进行研究,很难真正发现其入侵性形成和成功入侵的根本原因。目前,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和倡导对入侵种在原产地和入侵地的表现同时进行研究,即入侵种的全境性研究(whole-range studies),为入侵生物现有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和入侵机制等提供解释。本文结合国内外关于入侵植物全境性研究的进展和成果,分别针对研究的主要目的、内容、意义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探讨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目前已有的全境性研究主要是通过野外直接观测和同质种植园实验来比较入侵种在入侵地和原产地的生长、繁殖和生理生态等表型性状的差异,以及应用分子标记方法比较入侵地种群和原产地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差异,进行入侵植物的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从而有效检验生物入侵机制的理论和假说,深入阐明植物入侵的机制,为制定入侵植物的防控策略提供指导。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外来植物入侵的全境性研究起步较晚,现有研究的方法和内容还不够完善,今后需要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
牛红玉沈浩叶万辉
关键词:生物入侵分子系统地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