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华夫

作品数:30 被引量:56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 1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香气
  • 14篇茶叶
  • 4篇茶树
  • 3篇多酚
  • 3篇色谱
  • 3篇气相
  • 3篇气相色谱
  • 3篇萜烯
  • 3篇相色谱
  • 3篇香气成分
  • 3篇香气组成
  • 3篇茶多酚
  • 2篇烟熏
  • 2篇蒸馏
  • 2篇香气组分
  • 2篇香型
  • 2篇绿茶
  • 2篇膜分离
  • 2篇化学分类
  • 2篇反渗透

机构

  • 30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农学院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杭州五丰冷食...

作者

  • 30篇王华夫
  • 14篇游小清
  • 11篇李名君
  • 5篇程启坤
  • 4篇陈瑞锋
  • 3篇杨亚军
  • 3篇刘仲华
  • 3篇舒爱民
  • 3篇徐向群
  • 2篇施兆鹏
  • 2篇鲁成银
  • 2篇王增盛
  • 1篇柯昌强
  • 1篇王海思
  • 1篇姜爱芹
  • 1篇严明潮
  • 1篇吴小崇
  • 1篇游小青

传媒

  • 13篇中国茶叶
  • 12篇茶叶科学
  • 2篇全国茶叶品质...
  • 1篇农村实用技术...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茶叶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7
  • 4篇1996
  • 5篇1995
  • 2篇1994
  • 5篇1993
  • 3篇1992
  • 4篇1991
  • 3篇1990
  • 1篇198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毛茶香气组分的研究被引量:21
1991年
用气相色谱和色—质联用技术分析了无菌渥堆和传统渥堆处理的黑毛茶中香气组成的变化,并探明了微生物在黑毛茶香气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表明,传统处理样品中萜烯醇和酚类化合物的含量较高,而无菌处理的样品中醛、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在无菌处理中以使脂质等自动降解的湿热作用为主,在传统处理中能产生萜烯醇类化合物及酚类化合物的微生物作用则较为突出。通过分析,在黑毛茶中鉴定出11种一般绿茶未曾检出的香气成分:6-甲基-5-庚二烯-2-酮、间苯三酚、甲薁、α-荜澄茄油烯,N,N-二甲基-2-嘧啶酰氨、α-玷(王巴)烯、β-玷(王巴)烯、α-戊基-吡啶、邻甲酚、3-氨基-4-甲基苯酚及二苯并呋喃。它们赋予了黑茶以特征香气。
王华夫李名君施兆鹏王增盛刘仲华
关键词:黑茶香气组分
家用微波炉在茶叶水分含量测定中的应用被引量:6
1995年
茶叶水分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茶叶加工、收购以及贮藏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目前,茶叶水分的测定普遍采用国际标准ISO1573—1980和国家标准GB8304—87,俗称烘箱法。这两种测定方法因周期长(一般要5小时以上)、能耗大而较难在普通茶叶收购部门普及。 微波是一种不会发生电离现象的高频电磁波,由磁控管发出的微波能在一般食物内部产生每秒25亿次的分子震动,从而使食物内部迅速产生大量的摩擦热量。本文试用家用微波炉进行茶叶水分测定试验。
王华夫游小清
关键词:茶叶水分微波炉
中国茶树的起源与分布——根据茶叶香气组分中萜烯指数化学分类所作的推论(英文)被引量:22
1992年
茶挥发性成分中的萜烯醇类具有生物合成的遗传特性。根据萜烯指数(即: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十香叶醇)比值,TI〕所作的化学分类表明,云南省茶的 TI 值接近于1.0,而分布于其他产茶省区的茶树 TI 值均低于上述值,并伴随有由西南向东和东南逐渐下降的趋势。由云南引入的日本山茶,具有与云南相近的 TI 值,而日本当地茶树品种的 TI 值与中国浙江相近似,因而推测中国茶树的原产地为云南,然后沿长江和沿海逐渐向东和南方传播。
竹尾忠一游小清王华夫衣笠仁李名君程启坤王海思
关键词:茶树化学分类
福鼎大白茶在各引种地的香型及香气品质表现被引量:13
1993年
福鼎大白茶是1965年国家首批推荐的茶树优良品种之一,它具有早生、发芽轮次多、抗逆性和适应性强及绿、红、白茶兼制等优点,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苏、广东、广西、贵州、四川、江西、安徽等地被广泛引种,各地普遍反应良好。为考察福鼎大白茶在各引种地的香型及香气品质表现,本试验用气相色谱分析了福安、余杭、金坛、湄潭、长沙、武昌、桂林。
游小清王华夫杨亚军
关键词:茶树引种香型香气
冲泡对茶叶香气的影响被引量:5
1992年
茶叶的化学品质是茶叶中的化学成分通过冲泡而在茶叶的色、香、味上体现出来的,已有不少研究探讨了冲泡条件对茶叶化学成分如氨基酸、茶多酚等的浸出效应,上述成分大多反映茶叶的滋味,而有关冲泡对茶叶香气的影响目前还很少见报道。本试验模拟日常饮茶方式,用气相色谱法着重探讨冲泡次数对茶叶香气的影响。
王华夫
关键词:茶叶香气冲泡
几种烟熏茶的香气组成
园茶、沩山毛尖和湘尖茶是我国湖南地区典型的熏烟茶类。本文用气相色谱和色—质联用技术鉴定了以上烟茶香气成分,同时也比较了它们在香气组成上的差异。实验表明烟熏茶叶的香气特性由原料茶树自身固有的成分和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次产物...
王华夫刘仲华游小清
关键词:香气成分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香气气相色谱
吸附色谱法用于茶多酚的分离提取被引量:22
1996年
茶多酚是茶叶中具保保健功能的重要化学物质,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诸多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降血脂、降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突变、抗辐射、抗癌防癌、抑菌、防龋等.茶多酚已开始工厂化生产并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医药品等领域,因此,安全、有效地从茶叶中提取和制备茶多酚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徐向群陈瑞锋王华夫
关键词:茶叶茶多酚
茶叶中萜烯醇配糖体的释放作用被引量:38
1994年
茶叶中萜烯醇配糖体的释放作用游小清,王华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310008)关键词:茶叶,萜烯醇配糖体,香气释放Keywords:Tea;MonoterpeneGlycosides;Flavorrelease鲜叶中的萜烯醇配糖体不具挥发性,...
游小清王华夫
关键词:茶叶
茶叶中β-葡糖甙酶活性的测定被引量:64
1996年
β-葡糖甙酶(EC3,2,1,21 β-D-葡糖苷葡糖水解酶)存在于自然界许多植物体,特别是植物的果实中。最初,人们在甜杏仁中发现此酶,便称之为“杏仁酶”,迄今,杏仁仍是获取β-葡糖甙酶的主要原料。β-葡糖甙酶还存在于一些酵母、曲霉菌、木霉菌属以及细菌体内。β-葡槽甙酶的特性是可水解结合于末端、非还原性的β-D-糖苷键,同时释放β-D-葡萄糖和相应的配基。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叶中的一类重要香气化合物——单萜烯醇类便是在β-葡糖甙酶的作用下,由其配糖体水解而得以释放出来的。根据酶来源的不同,不同生物体中β-葡糖甙酶水解单萜烯醇配糖体时,对单萜烯醇的结构有所选择,例如,茶叶中的β-葡糖甙酶既可水解伯醇(如香叶醇),又可水解叔醇<如芳樟醇),但有些植物体中的β-葡糖甙酶仅能水解伯醇或叔醇。
王华夫游小清
关键词:茶叶
用反渗透法浓缩茶汁的研究被引量:24
1991年
在速溶茶生产中,以前多采用减压蒸馏或薄膜蒸发等技术对茶汁进行预处理,耗能大,茶汁中的有效成分损失严重,尤其是香气成分几乎损失殆尽。反渗透法是以膜两侧压力差为动力的分离技术,它能在不发生相变的前提下进行溶质的分离,因此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食品、果汁等的浓缩工艺中。
王华夫
关键词:反渗透法茶汁减压蒸馏浓缩液反渗透膜薄膜蒸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