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游小清

作品数:29 被引量:47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化学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香气
  • 8篇茶叶
  • 6篇茶树
  • 5篇
  • 4篇煤燃烧
  • 3篇燃烧
  • 3篇燃烧过程
  • 3篇萜烯
  • 3篇香气组成
  • 2篇烟熏
  • 2篇易挥发
  • 2篇绒茧蜂
  • 2篇色谱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
  • 2篇燃煤
  • 2篇燃煤过程
  • 2篇相色谱
  • 2篇香气成分
  • 2篇香气品质

机构

  • 20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湖南农学院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作者

  • 29篇游小清
  • 14篇王华夫
  • 9篇李名君
  • 8篇郑楚光
  • 4篇杨亚军
  • 4篇王雁
  • 3篇刘迎晖
  • 3篇郑瑛
  • 3篇许宁
  • 2篇王海思
  • 2篇鲁成银
  • 2篇郭欣
  • 2篇陈宗懋
  • 1篇虞富莲
  • 1篇吕文明
  • 1篇刘维华
  • 1篇叶阳
  • 1篇刘仲华
  • 1篇邱建荣
  • 1篇吴小崇

传媒

  • 8篇中国茶叶
  • 7篇茶叶科学
  • 2篇煤炭转化
  • 2篇全国茶叶品质...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昆虫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 3篇199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家用微波炉在茶叶水分含量测定中的应用被引量:6
1995年
茶叶水分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茶叶加工、收购以及贮藏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目前,茶叶水分的测定普遍采用国际标准ISO1573—1980和国家标准GB8304—87,俗称烘箱法。这两种测定方法因周期长(一般要5小时以上)、能耗大而较难在普通茶叶收购部门普及。 微波是一种不会发生电离现象的高频电磁波,由磁控管发出的微波能在一般食物内部产生每秒25亿次的分子震动,从而使食物内部迅速产生大量的摩擦热量。本文试用家用微波炉进行茶叶水分测定试验。
王华夫游小清
关键词:茶叶水分微波炉
中国茶树的起源与分布——根据茶叶香气组分中萜烯指数化学分类所作的推论(英文)被引量:22
1992年
茶挥发性成分中的萜烯醇类具有生物合成的遗传特性。根据萜烯指数(即: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十香叶醇)比值,TI〕所作的化学分类表明,云南省茶的 TI 值接近于1.0,而分布于其他产茶省区的茶树 TI 值均低于上述值,并伴随有由西南向东和东南逐渐下降的趋势。由云南引入的日本山茶,具有与云南相近的 TI 值,而日本当地茶树品种的 TI 值与中国浙江相近似,因而推测中国茶树的原产地为云南,然后沿长江和沿海逐渐向东和南方传播。
竹尾忠一游小清王华夫衣笠仁李名君程启坤王海思
关键词:茶树化学分类
氯元素对烟气中汞的形态和分布的影响被引量:56
2001年
采用化学热力平衡分析方法研究了在煤燃烧和气化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里痕量元素汞的形态及分布 .在一个大气压下 ,40 0K— 2 0 0 0K温度范围里 ,研究了汞 -煤系统和汞 -煤 -氯系统中汞在还原性气氛和氧化性气氛的烟气中的化学形态和分布 ,着重探讨了煤中的氯元素对汞在烟气中的形态和分布的影响 .化学热力平衡分析结果表明 ,在煤燃烧和气化的最高温度区域里 ,单质汞是汞的主要形式 ,少量的氯元素可以大大地增强汞元素的蒸发 ;在气化的还原性气氛烟气中 ,汞的主要形式是单质汞 ,在氧化性气氛的燃煤烟气中随着在烟气中温度的降低 ,单质汞将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氯化汞 ;烟气中氯元素的含量越大 。
刘迎晖郑楚光游小清邱建荣
关键词:
福鼎大白茶在各引种地的香型及香气品质表现被引量:13
1993年
福鼎大白茶是1965年国家首批推荐的茶树优良品种之一,它具有早生、发芽轮次多、抗逆性和适应性强及绿、红、白茶兼制等优点,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苏、广东、广西、贵州、四川、江西、安徽等地被广泛引种,各地普遍反应良好。为考察福鼎大白茶在各引种地的香型及香气品质表现,本试验用气相色谱分析了福安、余杭、金坛、湄潭、长沙、武昌、桂林。
游小清王华夫杨亚军
关键词:茶树引种香型香气
几种烟熏茶的香气组成
园茶、沩山毛尖和湘尖茶是我国湖南地区典型的熏烟茶类。本文用气相色谱和色—质联用技术鉴定了以上烟茶香气成分,同时也比较了它们在香气组成上的差异。实验表明烟熏茶叶的香气特性由原料茶树自身固有的成分和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次产物...
王华夫刘仲华游小清
关键词:香气成分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香气气相色谱
茶叶中萜烯醇配糖体的释放作用被引量:38
1994年
茶叶中萜烯醇配糖体的释放作用游小清,王华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310008)关键词:茶叶,萜烯醇配糖体,香气释放Keywords:Tea;MonoterpeneGlycosides;Flavorrelease鲜叶中的萜烯醇配糖体不具挥发性,...
游小清王华夫
关键词:茶叶
三级营养关系中茶树间接防御茶尺蠖危害的生化机制被引量:27
1998年
以茶树—茶尺蠖—单白绵绒茧蜂三级营养关系为模式,从寄主选择行为和茶树—条尺蠖交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茶树借助天敌绒茧蜂间接防御条尺蠖危害的机制。结果表明,茶尺蠖取食茶树,其口腔分泌物作用于损伤部位,致使茶树释放出与完整新梢完全不同的挥发性化合物(互利素),强化了天敌昆虫(单白绵绒茧蜂)的寄生效率,减轻了茶树的受害程度。其间,茶尺蠖幼虫口腔分泌物中的β-D-葡萄糖甘酶为一使茶树释放挥发性互利素的启动子。初步分析表明,茶树释放挥发性互利素所消耗的光合产物仅占茶树全部光合量的极少部分。
许宁陈宗懋游小清
关键词:茶树茶尺蠖
CuO/γ-Al_2O_3吸收SO_2动力学模型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对吸收 /催化剂CuO/γ Al2 O3 吸收SO2 的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 .利用实验结果 ,通过比较和验证两种典型的动力学模型 ,建立了更有说服力的模型 ,并得到SO2 吸收速率表达式 .实验结果表明 ,吸附 /催化剂吸附的SO2 摩尔数与活性CuO的摩尔数之比S/Cu 大于 1 ,证实硫酸铝的存在 .对这一脱硫过程的反应机理描述为 :SO2 首先化学吸附在吸附 /催化剂活性位点上 ,然后被氧化为化学吸附态在SO3 ,化学吸附态的SO3 接着与CuO/γ Al2 O3
游小清王雁郑楚光郑瑛
关键词:SO2煤燃烧CUO/Γ-AL2O3吸收速率动力学模型
藤茶中香气组成的气相色谱测定被引量:27
1996年
本文用GC和GC/MS系统测定了藤茶中的香气组成。鉴定出28种香气成分,占香精油总量的64%。藤茶中的香气主要成分为反-2-已烯醛、乙酸顺-3-己烯酯、三甲基吡嗪、苯乙醛、α-萜品醇、水杨酸甲酯、香叶醇、β-紫罗酮、顺-茉莉酮、雪松醇、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等。并考察了藤茶中键合态香气成分向游离态转化的潜力。
王华夫游小清
关键词:藤茶香气组成气相色谱测定
茶叶中β-葡糖甙酶活性的测定被引量:64
1996年
β-葡糖甙酶(EC3,2,1,21 β-D-葡糖苷葡糖水解酶)存在于自然界许多植物体,特别是植物的果实中。最初,人们在甜杏仁中发现此酶,便称之为“杏仁酶”,迄今,杏仁仍是获取β-葡糖甙酶的主要原料。β-葡糖甙酶还存在于一些酵母、曲霉菌、木霉菌属以及细菌体内。β-葡槽甙酶的特性是可水解结合于末端、非还原性的β-D-糖苷键,同时释放β-D-葡萄糖和相应的配基。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叶中的一类重要香气化合物——单萜烯醇类便是在β-葡糖甙酶的作用下,由其配糖体水解而得以释放出来的。根据酶来源的不同,不同生物体中β-葡糖甙酶水解单萜烯醇配糖体时,对单萜烯醇的结构有所选择,例如,茶叶中的β-葡糖甙酶既可水解伯醇(如香叶醇),又可水解叔醇<如芳樟醇),但有些植物体中的β-葡糖甙酶仅能水解伯醇或叔醇。
王华夫游小清
关键词:茶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