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家骅

作品数:142 被引量:320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领域

  • 124篇航空宇航科学...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理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86篇脉冲爆震
  • 86篇脉冲爆震发动...
  • 86篇爆震发动机
  • 41篇气动
  • 40篇气动阀
  • 37篇爆震
  • 32篇燃烧
  • 24篇PDE
  • 22篇爆震波
  • 14篇航天推进
  • 14篇航天推进系统
  • 14篇爆震燃烧
  • 13篇航天
  • 11篇燃烧室
  • 11篇煤油
  • 11篇航空
  • 10篇推力
  • 10篇航空发动机
  • 10篇阀式
  • 9篇数值模拟

机构

  • 14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0篇清华大学
  • 6篇北京大学
  • 5篇江苏工业学院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中国航天科工...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沈阳航空工业...
  • 1篇江苏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 1篇湖北水利水电...
  • 1篇总参谋部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 1篇航空航天部

作者

  • 142篇王家骅
  • 51篇范育新
  • 46篇李建中
  • 41篇张靖周
  • 33篇张义宁
  • 27篇韩启祥
  • 15篇宫继双
  • 14篇程晓军
  • 13篇唐豪
  • 13篇郑殿峰
  • 10篇刘鸿
  • 9篇何小民
  • 9篇张会强
  • 7篇巩二磊
  • 7篇林文漪
  • 6篇徐圃青
  • 6篇齐海帆
  • 6篇陈坚
  • 5篇黄玥
  • 4篇杨义勇

传媒

  • 38篇航空动力学报
  • 25篇推进技术
  • 16篇南京航空航天...
  • 7篇航空学报
  • 4篇燃烧科学与技...
  • 4篇中国航空学会...
  • 3篇2006中国...
  • 3篇第十三届燃烧...
  • 3篇中国航空学会...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江苏工业学院...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第三届爆轰与...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弹道学报
  • 1篇江苏石油化工...
  • 1篇航空发动机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13篇2007
  • 16篇2006
  • 14篇2005
  • 13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1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预膜式Hartmann哨超声波喷嘴设计及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满足先进航空发动机燃烧系统对燃油雾化质量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双预膜式Hartmann哨超声波喷嘴,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高速相机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其流量特性和雾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流量要求下,索太尔平均直径SMD为4.2μm^9μm,气液比ALR为0.27~0.54,液滴尺寸分布集中,均匀性好;在测量范围内,SMD基本不受测量位置到喷嘴出口距离的影响;油压和共振腔到喷嘴出口距离是影响SMD大小的主要因素;雾化角度随油压的变化较小;共振腔到喷嘴出口距离是影响雾化角度的主要因素,雾化角度为135°~180°。
陈玉乾韩启祥陶华范育新杨光远王家骅
关键词:气液比
频率30~50Hz两相脉冲爆震发动机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设计了一台内径58mm,长度1 275 mm的脉冲爆震发动机(PDE)原型机。采用地面充压进气,在工作频率30~50 Hz的工况下研究PDE爆震管内的压力波特性。试验发现,该PDE样机在频率50 Hz以内都能够稳定的以间歇方式工作,爆震波峰值压力大于1.6 MPa;随着PDE工作频率的提高,工作频率为45~50 Hz时,比40 Hz以下工作频率提前触发了爆震波,且爆震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张义宁王家骅张靖周
关键词:爆震
组件组合方式对两相PDE总压损失和峰值压力影响
2010年
为了提高脉冲爆震发动机(PDE)的综合性能,在冷态条件下研究了螺旋钝体组件和扰流片钝体组件的总压损失,同时研究了它们在不同工作频率下的爆震波压力,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确定相应组件的损失是有效总压损失还是无效总压损失。研究表明:激波反射器能反射、会聚强激波,增加爆震波峰值压力,因此它的总压损失大部分为有效损失;对于两相混气,平面火焰发生器和中心锥的总压损失基本为无效损失;总体上讲,螺旋钝体组件优于扰流片钝体组件。
刘鸿王家骅王政伟宫继双唐豪张靖周
关键词:脉冲爆震发动机
两相多循环爆震波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为了研究两相爆震燃烧的特性,在多循环自吸式脉冲爆震原型机上进行试验研究。运用动态压力传感器和离子探针并行采集手段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爆震波传播速度在1 300 m/s左右;爆震波的前导激波与反应区之间的距离在30 mm左右,两相爆震的主要反应区厚度约为80 mm左右,且反应区后存在液滴的燃烧延迟;激波动态压力信号与反应区的离子信号的并行采集可以作为判断是否产生爆震的手段。
张义宁王家骅张靖周
关键词:航空航天推进系统爆震波原型机
脉冲爆震发动机旋流式气动阀的设计与实验被引量:4
2010年
为了研究大管径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PDE)的爆震性能,设计了不同结构的旋流式气动阀,由弯曲叶片构成气动阀推力壁"封闭"平面.开展了气动阀阻力系数实验与工程计算方法研究,不同气动阀的阻力系数差别很大,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爆震燃烧实验证明,阻力系数较大的气动阀能够产生爆震波,要求气动阀阻力系数大于10,堵塞比大于60%,才能实现PDE的协调工作.从而获得了气动阀设计一般原则与工程计算方法,对于气动阀的优化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郑殿峰杨义勇王家骅
关键词:脉冲爆震发动机气动阀旋流爆震燃烧
脉冲爆震发动机气动阀性能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对两种不同结构的脉冲爆震发动机(PDE)气动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气动阀都能在PDE工作中起到单向阀功能,双旋流气动阀由于切向旋流作用,其雾化、掺混作用优于锥形气动阀,而锥形气动阀阻力损失小.同时,还数值模拟了锥形气动阀关闭后的流场结构,得到了进气过程中及气动阀关闭后PDE内的流场分布,结果显示,气动阀关闭后,大涡很快脱落形成一系列小涡,大大增强了流场内的紊流度.
范育新王家骅李建中张义宁
关键词:气动阀流场性能分析
脉冲爆震发动机供油自适应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利用在油路系统的不同位置处设置动态压力传感器来测量PDE工作过程中的油管中瞬时油压曲线的方法,研究PDE工作中的供油自适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供油自适应控制中,开始和停止供油取决于PDE内的燃气反压和供油压力的共同作用,燃气反压大于供油压力,停止供油;燃气反压小于供油压力,开始供油.在保持PDE内当量比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循环内的供油时间长短只与供油压力有关,与油管长度和工作频率无关,但油管长度越长,损失越大,导致泵后压力越高.
范育新王家骅曹梦源
关键词:航空航天推进系统脉冲爆震发动机供油自适应控制
激波绕射触发爆震波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在单爆震试验平台上对激波绕射触发爆震波的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针对不同的激波反射器结构尺寸,测量了爆震管内气体压力变化历程及火焰传播速度,获得了不同工况下激波绕射触发爆震波的特性.结果表明:激波反射器对爆震波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并取决于反射器中的反射锥及反射孔板的结构与尺寸;在反射锥堵塞比一定的情况下,存在最佳反射锥锥角使得爆震波的形成距离最小;而反射锥与反射孔板的间距增大,爆震波形成距离增大,一旦形成稳定的爆震波后,反射器对爆震波压力的影响不大.
韩启祥戈雯王家骅
关键词:航空航天推进系统激波绕射爆震波
六管气动阀PDE协调工作研究
2011年
为了得到六管气动阀脉冲爆震发动机(PDE)的协调工作,在共用进气道条件下,主要采用离子探针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对爆震波激波后燃烧波的传播速度进行了定量测量,并用压力传感器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单管频率f=30Hz(总频率f=90Hz)时,六管PDE能够协调、稳定的工作;采用局部蒸发器改善燃油蒸发后,爆震管都达到了爆震波的传播速度.
刘鸿唐豪王政伟李建中王家骅张靖周
关键词:气动阀六管爆震波
发动机小型预燃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小型预燃室,它包括:预燃室本体(1),在预燃室本体(1)内安装有了一级旋流器(2)、二级旋流器(3),喷油杆(4)和点火电嘴(5),所述的点火电嘴(5)垂直安装在一级旋流器(1)和二级旋流器(2)的...
宫继双范育新程晓军齐海帆高超张靖周王家骅
文献传递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