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鹏
- 作品数:17 被引量:257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学龄儿童青少年骨折新发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了解学龄儿童青少年的骨折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参加“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项目”2017年基线调查和2019年队列随访中骨折调查资料完整的12056名(男童49.4%)学龄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分组、BMI分组、骨折史及生活行为方式等因素与骨折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北京地区学龄儿童青少年骨折的2年累计发生率为3.1%(95%CI:2.8%~3.4%),其中男童(4.1%)明显高于女童(2.1%),P<0.01;且在男童中呈现随年龄递增而在女童中递减的特点。骨折的发生部位以上肢为主(69.0%),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在男女童中均发现,骨折史是未来骨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男童:RR=1.81,95%CI:1.18~2.64;女童:RR=3.11,95%CI:1.74~5.13)。另在男童中发现,较长时间与频率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120 min/d)和频繁饮用含糖饮料(≥1次/周)也可增加其未来骨折发生风险。结论北京地区学龄儿童青少年骨折率受到性别、年龄、骨折史和生活行为习惯的影响。应面向不同个体开展相应的预防策略,以避免儿童骨折的发生。
- 董虹孛程红侯冬青朱忠信郁兆仓王宏健高爱钰赵小元王文鹏米杰
- 关键词:儿童骨折发生率影响因素队列研究
- 儿童青少年奶频次摄入与体格发展关联性研究
- 目的北京市儿童青少年奶制品摄入尽管居全国之首,仍处于国际低水平。最新研究表明,奶制品摄入与儿童期肥胖呈负相关。本文旨在对北京市儿童期成人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副食频次资料的深究,进一步阐明奶制品摄入频次与儿童青少年体格发展的...
- 童方米杰王友发程红侯冬青丁秀原王文鹏
- 文献传递
- 儿童功能性语音障碍特点及错误辅音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分析儿童功能性语音障碍特点及其错误辅音特征,为临床评估及合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以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科语言-言语门诊诊断的功能性语音障碍患儿15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普通话语音测试表以图片命名法进行单词水平语音测查。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发音部位辅音错误的性别分布特征,χ^2趋势检验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时期辅音错误发生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共确诊功能性语音障碍患儿1562例,其中男1171例、女391例,年龄4~17岁;功能性语音障碍患儿各发音部位辅音错误发生率分别为唇音43.0%(672/1562)、舌面音47.0%(734/1562)、舌根音63.7%(995/1562)、舌尖前音77.7%(1213/1562)、舌尖中音78.9%(1233/1562)、舌尖后音81.6%(1274/1562)。男童在唇音、舌面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4个部位的错误发生率均高于女童[44.7%(523/1171)比38.1%(149/391)、49.1%(575/1171)比40.7%(159/391)、80.1%(938/1171)比70.3%(275/391)、82.8%(970/1171)比77.7%(304/391),χ^2=5.138、8.379、16.126、5.042,P均<0.05];随年龄增长,唇音、舌面音、舌根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的错误发生率均降低(χ^2=27.023、13.230、20.579、29.718、26.390、17.887,P均<0.01);随年份变化,唇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的错误发生率均升高(χ^2=9.030、51.894、18.507,P均<0.01)。结论:功能性语音障碍中舌尖后音错误发生率最高,且部分不能随年龄增长完全自愈,应尽早开展舌尖后音的语音训练。近年来唇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的错误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应引起关注并及早干预。
- 王建红许琪王晓燕王文鹏李娜金春华张丽丽王曦李晓萌石鑫淼王琳
- 关键词:儿童语音障碍辅音
- 1996至2010年北京市多胎妊娠变化趋势及与单胎妊娠的比较
- 目的 描述北京市1996-2010年多胎妊娠相关指标变化趋势,并与单胎妊娠相比较;比较单胎和多胎妊娠产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方法 以1996、1997、1998、1999、2000、2005和2010年北京市海淀区妇...
- 陈芳芳王文鹏滕红红赵娟滕越武明辉米杰
-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食物频率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对研制的北京市儿童青少年食物频率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为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评估和健康干预以及饮食习惯与慢性疾病关联性的研究提供一个简便、可信的研究工具。方法对北京市130名10-17岁儿童青少年进行4次24h饮食回顾调查和2次食物频率问卷调查,24-h饮食回顾作为"标准"方法与食物频率问卷比较来评价其效度,2次间隔6个月的食物频率问卷调查结果相比较来评价其信度。结果两次食物频率问卷调查结果间能量及营养素摄入量估计差异较小,除蛋白质、磷和锌的摄入量第二次低于第一次外(P〈0.05),其他营养素摄入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次食物频率问卷调查结果间所有能量及营养素摄入量均呈正相关(P〈0.01),Pearson相关系数从0.315(钙)至0.521(锌),平均为0.431,女性高于男性(0.49vs 0.32)。食物频率问卷调查的能量及营养素摄入量均高于24h饮食回顾(P〈0.01),食物频率问卷高估明显。调整总能量摄入和个体内变异等影响后,食物频率问卷与24h饮食回顾调查结果的能量和所有营养素摄入量均呈正相关(P〈0.05),Pearson相关系数从0.27(维生素A)至0.53(锌),平均0.38。四分位分组显示:研究对象被良好区分(相同组或相邻组),比例从66.2%(维生素E、钙)至79.2%(铁),平均73.0%,研究对象被严重错分(相隔2组),比例平均为6.2%。结论此食物频率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今后儿童青少年膳食营养摄入状况调查和评价的适用工具。
- 王文鹏程红赵小元张美仙陈芳芳侯冬青米杰
- 关键词:食物频率问卷信度儿童青少年
-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食物频率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 目的 验证儿童青少年食物频率问卷(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FFQ)的信度(重现性)和效度(准确性).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北京市的10-17岁儿童青少年,共计130人.信度研究采用重测信度(...
- 王文鹏
- 儿童 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流行趋势及特征被引量:2
- 2012年
- 代谢综合征(MS)是指一系列代谢紊乱和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即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及糖耐量异常等多种代谢异常临床体征的综合征。研究发现,MS各组分在生命早期即存在,随着肥胖严重程度而增加,并呈轨迹现象持续至成年期。
- 王文鹏张美仙席波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青少年儿童血管危险因素糖耐量异常临床体征
- 2004-2013年北京市学龄儿童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的流行趋势被引量:37
- 2014年
- 目的 分析近10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流行趋势.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2004-2013年3次现况调查,年龄7~17岁.2004年和2013年调查为一般人群,2007年调查为肥胖人群.3个人群均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及对肥胖儿童健康评估,项目包括血压、FPG和血脂四项(TC、TG、LDL-C、HDL-C)及黑棘皮症检测.其中2次调查还加测2项肝酶学指标(ALT、AST)和肝脏B超(检查脂肪肝).结果 北京市7~17岁儿童重度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从2004年1.86%上升至2013年的4.17%,年增长率为0.26%;肥胖人群中重度肥胖的比例从2004年的18.92%上升至2013年的25.15%.调整年龄、性别后,近10年肥胖儿童中IFG、血脂异常、高TG血症及高HDL-C血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均P<0.05).协方差分析调整年龄和性别,重度肥胖儿童高血压、血脂异常、高TG 血症及和黑棘皮症的患病率均高于轻中度肥胖儿童(均P<0.05),3次调查重度肥胖儿童代谢异常个数≥2的比例高于轻中度肥胖儿童.结论 2004-2013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呈不断上升趋势.
- 闫银坤侯冬青段佳丽赵小元孙颖黄贵民苏忠剑程红孟玲慧陈芳芳张美仙王文鹏杨平单馨影米杰
- 关键词:肥胖患病率儿童青少年
- 孕期体重增长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关系的探讨性研究
- 目的:探讨正常足月妊娠妇女孕期适宜体重增长范围,以及与子代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回顾分析方法,以2010年1-12月在北京妇产医院和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正常足月单胎产妇共164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肥...
- 王文鹏WANG Wen-pengCHEN Fang-fang陈芳芳TENG Yue滕越ZHAO Juan赵娟WU Ming-hui武明辉ZHANG Xue张雪ZHANG Di张娣WANG Jun-hua王军华滕红红TENG Hong-hongMI Jie米杰
- 关键词:体重增长新生儿体重指数
- 文献传递
- 1996至2010年北京市活产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0
- 2012年
- 目的描述1996至2010年北京市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回顾分析方法 ,选取北京妇产医院和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1996、1997、1998、1999、2000、2005、2010出生的活产新生儿63661例,描述1996至2010年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变化趋势。以2010年北京妇产医院出生的活产新生儿1100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结果 1996至2010年,北京市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趋势表现为2000年以前快速递增,2000年以后缓慢递减,2010年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值为3331g,高于2005年全国九城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城市出生体重水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出生体重与产妇年龄、文化程度、孕前BMI、孕期增重、胎数、孕次、产次、早产、羊水量、新生儿性别、妊娠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均有相关性。结论北京市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趋势表现为2000年前快速递增,2000年后缓慢递减。应加强孕前保持正常BMI范围、控制孕期增重、避免早产、预防妊娠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的科普宣传教育。
- 陈芳芳王文鹏滕红红赵娟滕越武明辉张雪侯冬敏谢争蒋京伟米杰
- 关键词:新生儿出生体重早产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