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培红
- 作品数:52 被引量:226H指数:9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培育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一种重症监护病人用折叠轮椅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症监护病人用折叠轮椅,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重症监护病人对轮椅特殊需求的问题。该实用新型包括可折叠椅座、椅背、椅座扶手、控制轮、垫腿支架、制动装置、雨伞和监护仪固定架,其中可折叠椅座的底部设有控制轮,可折...
- 申培红申东锋徐回忆张勍卢涛杨琛擘孙志杰
- 文献传递
- ERCC1,p53和bcl-2表达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化疗疗效的关系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研究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抑癌基因p53(p53)和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铂类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晚期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并制备组织芯片,进行ERCC1,p53和bcl-2基因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其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采集患者外周血检测其血清中ERCC1,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RECIST肿瘤化疗疗效的评价标准评价患者的疗效,分析影响NSCLC患者铂类化疗疗效的因素及3种基因的表达情况和疗效的关系。结果 ERCC1阴性表达和阳性表达时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55.81%和25.58%(P<0.01);bcl-2阴性表达和阳性表达时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45.28%和25%(P<0.05);p53阴性表达和阳性表达时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53.85%和29.79%(P<0.05)。以ERCC1阴性,同时bcl-2阴性和p53阳性表达的患者人数为最多,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各组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ERCC1阴性表达同时bcl-2阳性表达和p53阴性表达的患者采用铂类化疗的有效率为最高,与其他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RCC1,bcl-2和p53基因均为阳性表达时的化疗有效率最差,与其他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RCC1,p53和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预测NSCLC患者铂类化疗疗效和预后的指标。
- 郑瑞锋罗俊波王彦威文海英申培红
- 关键词:ERCC1P53铂类化疗
- 继发性癫痫术前与术中脑电定位比较及预后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继发性癫痫术前视频脑电(V-EEG)监测及术中皮层脑电(ECoG)监测定位的异同及术后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0年12月就诊于该院的126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筛选,54例为监测组,术中行16导ECoG监测,并在其指导下联合多种手术切除原发灶及癫痫灶;72例为对照组,仅行原发灶切除术。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近期及远期癫痫发作情况。结果应用Engle分级进行效果评价。近期癫痫发生情况:监测组7例,对照组21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后期癫痫发生情况:监测组4例,对照组18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继发性癫痫患者,术中应用EcoG监测并联合多种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及癫痫灶可明显降低术后癫痫发生率。
- 李晓辉王新军申培红吴建珩单峤郭延兵
- 关键词:视频脑电图皮层脑电图继发性癫痫
- 1058例食管良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探讨食管良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1 058例食管良性肿瘤均来自1973年1月至2015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和贲门癌生物样本和临床信息数据库。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50万例数据库中,临床病理信息完整的食管肿瘤患者共249 246例,食管良性肿瘤占0.42%(1058/249 246),其中男性544例,年龄(50±11)岁;女性514例,年龄(52±11)岁。在组织病理学诊断的10种良性肿瘤中食管平滑肌瘤最常见为84.50%(894/1 058),其次为乳头状瘤6.90%(73/1 058),腺瘤最少为0.38%(4/1 058)。平滑肌瘤、间质瘤、神经纤维瘤以男性为主;脂肪瘤、颗粒细胞瘤、神经鞘瘤和血管瘤以女性为主。此外,本组发现的5例错构瘤全部发生于女性。以发生率≥50%为易发标准,青年男性易发食管良性瘤依次为平滑肌瘤和间质瘤,而青年女性依次为颗粒细胞瘤和脂肪瘤;老年男性依次为乳头状瘤、间质瘤和平滑肌瘤;老年女性依次为神经鞘瘤、乳头状瘤、平滑肌瘤、间质瘤和错构瘤;此外,男性脂肪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和腺瘤,女性神经纤维瘤均发生在老年;不同年龄良性肿瘤总体发生率(P=0.034)和平滑肌瘤发生率(P=0.00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组平滑肌瘤、乳头状瘤、间质瘤和神经鞘瘤好发部位以中段为主,脂肪瘤以下段为主。本组良性肿瘤治疗以单纯手术为主为57.54%(492/855),其次为内镜下切除38.01%(325/855)和其他为4.45%(38/855)。结论:食管良性肿瘤发生率低,组织类型较多,且不同性别和年龄患者易发类型明显不同,肿瘤组织类型不同,好发部位不同,手术及内镜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
- 韩渭丽汤萨姬玲粉李文才鲍启德吴盘红伍玥赵学科韩雪娜杨俊娟李秀敏申培红王立东
- 关键词:食管良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
- 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与成熟畸胎瘤伴中期妊娠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09年
- 女性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强、进展快的高度恶性肿瘤,由于其病变广泛,累及盆腔脏器,目前尚没有统一、有效的化疗方案,因此预后极差。笔者报告2006年援非期间,一位女性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瘤同时合并成熟畸胎瘤伴中期妊娠病例资料及随访情况,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特点、辅助检查、诊断要点,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依据,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仍有待探讨。
- 申培红
- 关键词: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瘤高度恶性临床和病理特点
- 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
- 2005年
-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urvivin、bcl- 2蛋白在8例正常垂体组织及38例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提示survivin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与垂体腺瘤组织中的bcl -2蛋白表达密切相关,survivin蛋白表达异常引起的细胞凋亡抑制在垂体腺瘤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 申培红马杰陈奎生张云汉
- 关键词: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垂体腺瘤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
- 乳腺肿瘤中BCSG1、CD105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BCSG1、CD105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40例乳腺纤维腺瘤、2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及6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BC-SG1、CD105的表达情况。结果 BCSG1,CD105表达[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在三组乳腺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BCSG1、CD105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提示乳腺肿瘤的浸润和血管生成增强。结论联合检测两种指标的表达状况将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 申培红王旭东陈杰李彦伟马杰楚子军张云汉
- 关键词:乳腺肿瘤BCSG1CD105
- 难治性癫痫手术联合免疫治疗前后体液免疫状况调查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难治性癫痫患者手术联合免疫治疗前后的体液免疫水平。方法:对43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分别采取相应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后遵循个体化原则服用抗癫痫药,并联合胸腺肽进行治疗,随访3-6个月,采用ELISA法及速率散射浊度法对术前、术后一周、术后三个月及半年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进行检测比较。结果:①临床疗效:手术后12例终止发作,13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效差,3例无效,海马硬化者手术效果好。②体液免疫检测结果:癫痫患者免疫球蛋白(IgA、IgG)及补体C3水平于术后一周低于术前(P﹤0.01),海马硬化者明显,术后三个月至半年逐渐升高,且明显高于术前水平。IgM及C4在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难治性癫痫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手术联合免疫治疗能有效控制或减少癫痫发作并有助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 郭延兵李培栋单峤刘泉武跃辉申培红王新军
- 关键词:难治性癫痫免疫球蛋白补体免疫治疗
- 乳腺肿瘤中nm23-H1、MTA1蛋白表达与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 2009年
- 目的探讨nm23-H1、MTA1蛋白在乳腺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并观察其与乳腺癌浸润及转移的内在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乳腺肿瘤组织中nm23-H1和MTA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乳腺纤维腺瘤(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MTA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P<0.05);乳腺肿瘤中nm23-H1和MTA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MTA1蛋白高表达及nm23-H1蛋白低表达与乳腺癌发生浸润转移有关,二者在乳腺癌发生浸润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正负调控作用。联合检测此指标的表达状况将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 申培红王旭东马梅马杰
- 关键词:乳腺癌NM23-H1MTA1免疫组化
- 热疗对结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白介素-8、γ-干扰素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对结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白介素 8、γ 干扰素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实验组 12例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的结肠癌患者及对照组 16例结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白介素 8、γ 干扰素水平。结果 实验组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水平显著降低 (t=2 .2 5 ,P <0 .0 5 ) ,IL 8水平显著增高 (t =1.83 ,P <0 .0 5 ) ,γ IFN显著升高 (t =2 .2 3 ,P <0 .0 5 ) ,并观察到实验组病人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可以降低结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水平 ,提高IL 8、γ 干扰素的水平 ,从而有助于解除恶性肿瘤病人的免疫抑制。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白介素 8、γ 干扰素水平可以了解机体免疫状况 。
- 杨吉龙陈香宇陈奎生申培红
- 关键词: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白介素-8Γ-干扰素结肠癌热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