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兴超

作品数:176 被引量:44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0篇期刊文章
  • 44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0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39篇毒性
  • 32篇细胞
  • 31篇药物
  • 24篇安全性评价
  • 20篇体外
  • 15篇临床前
  • 15篇基因
  • 13篇遗传毒性
  • 13篇小鼠
  • 11篇神经毒
  • 11篇神经毒性
  • 10篇免疫
  • 9篇毒理
  • 8篇毒理学
  • 8篇毒性研究
  • 8篇致突变
  • 8篇受体
  • 8篇抗体
  • 8篇抗原
  • 8篇抗原受体

机构

  • 158篇中国食品药品...
  • 15篇中国医学科学...
  • 14篇中山大学
  • 13篇中国药科大学
  • 11篇北京大学
  • 7篇中国药品生物...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南宁枫叶药业...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北京唯源立康...
  • 2篇上海优卡迪生...
  • 2篇北京协和建昊...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烟台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同仁堂股...
  • 1篇深圳市药品检...
  • 1篇天津药品检验...

作者

  • 176篇耿兴超
  • 76篇李波
  • 39篇林志
  • 35篇王雪
  • 34篇屈哲
  • 31篇霍艳
  • 30篇霍桂桃
  • 28篇杨艳伟
  • 22篇吕建军
  • 20篇汪巨峰
  • 19篇王三龙
  • 18篇周晓冰
  • 17篇张頔
  • 16篇苗玉发
  • 14篇黄瑛
  • 13篇王欣
  • 12篇张河战
  • 12篇王超
  • 11篇黄芝瑛
  • 10篇刘丽

传媒

  • 27篇药物评价研究
  • 26篇中国药事
  • 23篇中国新药杂志
  • 14篇中国药物警戒
  • 5篇中国药学杂志
  • 4篇中国医药生物...
  • 3篇中国药理学与...
  • 3篇2013年(...
  • 2篇癌变.畸变....
  • 2篇Journa...
  • 2篇毒理学杂志
  • 2篇2015年(...
  • 2篇第四届药物毒...
  • 1篇江苏临床医学...
  • 1篇药学学报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海洋药物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校医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年份

  • 8篇2024
  • 24篇2023
  • 18篇2022
  • 14篇2021
  • 11篇2020
  • 10篇2019
  • 19篇2018
  • 10篇2017
  • 8篇2016
  • 15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5
  • 3篇2004
1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参粉针剂对实验性肝损伤模型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丹参对大鼠实验性急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扑热息痛(AP)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的改变及病理学变化为判断指标,对丹参粉针剂的保肝作用进行实验...
纪超蒲小萍耿兴超
关键词:丹参肝损伤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扑热息痛
文献传递
药物生殖发育毒性安全性评价中形态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被引量:1
2015年
生殖发育毒性研究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态学观察是生殖发育毒性研究中关键环节,在形态学检查中往往缺少标准化的程序,导致检查结果一致性差,对最终评价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形态学观察的标准化是发展和完善生殖发育毒性评价的最佳途径,本文通过综述生殖发育毒性诊断标准、术语、结果和讨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标准化的途径,深入探讨如何在生殖发育毒性安全性评价中形成统一的、完全接受和认可的标准化检查和评价程序。
郭隽耿兴超刘晓萌王伟凡杨莹
关键词:药物安全评价发育毒性生殖毒性GLP
巴戟天寡糖抗抑郁作用研究进展
2024年
巴戟天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南药”之一。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巴戟天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糖类、蒽醌类、环烯醚萜类及氨基酸类等,具有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记忆、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其中寡糖类成分表现出良好的抗抑郁活性,这一研究对发展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与方向。在我国,以巴戟天寡糖为主要成分的巴戟天寡糖胶囊已获批上市,成为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中药五类抗抑郁症新药。为了更好地推进巴戟天寡糖的研究,本文全面梳理和归纳了国内外关于巴戟天寡糖的相关文献,对其研发历程、抗抑郁作用机制、提取工艺、检测方法以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深入地总结和归纳,旨在为后续以巴戟天寡糖为主要成分的抗抑郁药物研究以及从中药和天然产物中发现抗抑郁药物的研发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宋咏哲赵健叶潇于敏吴笑如马贝贝王婷婷杨海润刘万卉耿兴超左泽平刘颖
关键词:巴戟天寡糖胶囊抑郁症
河豚毒素与吗啡联合应用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4
2001年
目的 :研究微量河豚毒素 (tetrodotoxin ,TTX)与吗啡联合给药的协同镇痛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小鼠辐射热刺激法 ,分别测定单独应用TTX ,吗啡 ,TTX与吗啡联合给药及吗啡 +纳洛酮 ,TTX +吗啡 +纳洛酮的甩尾潜伏期 ,采用概率单位法计算甩尾镇痛的ED50 和ID50 。结果 :加用微量 (LD50 的 1/ 2 5和 1/ 5 0 )TTX后 ,使吗啡镇痛ED50 ,从 0 41mg·kg- 1 分别下降到 0 0 7mg·kg- 1 、0 2 1mg·kg- 1 ;ID50 从 0 33mg·kg- 1 下降到 0 0 8mg·kg- 1 、0 15mg·kg- 1 ;应用 0 0 3mg·kg- 1 纳洛酮后使单独应用 3mg·kg- 1 吗啡的甩尾镇痛抑制率从 6 4 49%下降为 2 2 49% ,而此时 3mg·kg- 1 吗啡和 0 79μg·kg- 1 TTX联合应用的镇痛抑制率仍达到 70 0 1% ,甩尾潜伏期超过基础痛阈的 2倍。结论 :TTX与吗啡联合应用具有明显协同效应。提示吗啡的镇痛作用并非完全由阿片受体介导 。
徐英库宝善胡刚耿兴超齐世荃
关键词:河豚毒素吗啡纳洛酮ED50
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的GLP要求及关注点探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的GLP要求及关注点。方法:简要介绍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领域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的指导原则、目的、GLP要求、GLP符合性要求、种类、地点、病理工作组、同行评议病理学家和专题病理学家的职责、动物数量的选择、建议归档文件、同行评议声明以及使用数字扫描全切片图像进行同行评议等内容。结果: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可核实并提高病理诊断和病理解释的准确性、一致性及完整性,提高病理报告的质量;同时,可作为毒性病理学家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本文探讨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的GLP要求及关注点,以期为我国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领域更好地开展符合GLP的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提供一些参考。
吕建军霍桂桃林志屈哲杨艳伟张頔霍艳耿兴超王雪李波
关键词:毒性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
新型疫苗佐剂对BALB/c小鼠免疫系统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目的 本研究使用基因芯片技术通过比较分析两种新疫苗佐剂CpG-ODN、聚肌胞(Poly Ⅰ∶C)和传统铝佐剂对免疫系统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影响,以寻找与免疫增强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同时结合对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整体...
周洋耿兴超林志苗玉发张琳黄瑛杨艳伟汪巨峰李波
关键词:疫苗佐剂基因表达免疫
致癌性小鼠模型及其建立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致癌性小鼠模型及其建立方法和应用,属于动物模型技术领域。所述小鼠模型通过将包含人原癌基因c‑Ha‑ras(HRAS)基因序列片段的载体转入C57BL/6小鼠胚胎干细胞,经过囊胚注射,移植入受体鼠,经过筛选获...
范昌发刘甦苏霍桂桃杨艳伟赵皓阳王三龙耿兴超孙晓炜谷文达翟世杰李琳丽吴勇曹愿
青霉噻唑蛋白BN大鼠过敏反应模型研究
<正>目的:建立BN大鼠作为预测药物速发型超敏反应的致敏模型,探讨青霉噻唑蛋白过敏反应的相关机理。方法:使用30只BN大鼠,分别于第0、5、21天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卵白蛋白(0.2%)、青霉噻唑蛋白(0.2%)致敏,第2...
宋莹耿兴超吕建军黄芝瑛李波
文献传递
纳米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策略和方法
纳米药物是一门新兴的纳米技术产品,由于其量子尺寸的缘故,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纳米药物自首次上市以来,己经发展成多种形式,包括树状聚合物、纳米晶体、乳剂、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子、胶束和聚合物纳米粒子等。与传统药物相比,...
耿兴超淡墨文海若李波
文献传递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产品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内容和主要关注的问题探讨
2022年
目的探讨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产品非临床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为CAR-T产品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针对CAR-T产品特点,基于对CAR-T细胞产品的评价实践,结合国内外CAR-T细胞非临床研究现状和相关文献报告,对其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内容和主要关注的问题进行综述。结果对CAR-T产品非临床评价中动物模型的选择、药效学评价、毒性研究以及生物分布研究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研究进行阐述并提出建议。结论细胞作为一种复杂的新型生物治疗产品,体内使用可能存在安全性风险。在CAR-T细胞非临床研究中,应根据产品特点和具体情况,结合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以及发展趋势进行设计和开展试验。
黄瑛侯田田秦超霍艳王三龙文海若耿兴超
关键词:非临床研究毒性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