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峰
- 作品数:32 被引量:18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污泥调理对给水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为了研究污泥调理对给水厂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对不同水厂的污泥进行了特性研究及调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2个水厂污泥中有机物含量及Zeta电位差别较大,大庆某水厂污泥中不溶性大分子有机物和腐殖酸等亲水性物质含量较多,使得污泥的脱水过程受到影响。2种污泥在污泥比阻、沉降比、毛细吸水时间(CST)上的差异均可说明南通某水厂污泥的脱水性能远优于大庆某水厂污泥。经过污泥调理过程,二者的脱水性能均得到改善。对于南通某水厂污泥,高效聚合氯化铝(HPAC)的调理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聚丙烯酰胺(PAM)对其脱水性能的改善作用次之,聚合氯化铝(PACl)调理效果最弱;对于大庆某水厂污泥,PACl、HPAC在提高污泥脱水性能方面效果欠佳,而使用阴离子型PAM虽然会增加体系中TOC含量,但其强大的吸附架桥能力可以有效地使污泥颗粒聚沉,使得污泥脱水性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表现出最优的污泥调理效果。
- 穆丹琳徐慧肖峰王东升段晋明
- 关键词:污泥脱水性能混凝
- 一带一路水务科技合作机遇与挑战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意义]一带一路的倡议带动了我国与沿线国家多方位的合作与交流。针对沿线国家在水务科技方面的迫切需求,以我国近年来在相关领域积累的雄厚实力为基础,以科技为平台,探索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在帮助沿线国家应对水安全挑战的同时,带动我国水务科技产业走出去,建立双赢的合作模式。[方法 /过程]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本情况,明确了其在水科技领域面临的挑战,分享了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水与环境卓越中心(CAS-TWAS CEWE)在与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中的相关进展成果。[结果 /结论 ]CAS-TWAS CEWE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创建了"人才培养—科技援助—企业跟进"三位一体的科技援助模式,在帮助沿线国家提升水科技创新能力的过程中,积极为我国水科技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和机会,初步形成"科技援助与经济回报"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提升了我国绿色外交的国际形象。
- 肖峰马晓敏杨敏
- 关键词:一带一路水资源
- 铁表面改性石英砂去除混凝出水中的Cr(VI)被引量:4
- 2016年
- 为了增加混凝出水中Cr(VI)的去除率,使用铁表面改性的石英砂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Cr(VI)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p H值(2.0~13.0)范围内,表面附着的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铁表面改性后石英砂的等电点向碱性范围内移动,有助于吸附去除带负电的Cr(VI)。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改性石英砂对Cr(VI)的去除能力逐渐提高。Cr(VI)的浓度逐渐减少,改性石英砂对Cr(VI)的吸附动力下降,110 min后,吸附基本达到平衡。腐殖酸对于Cr(VI)在改性滤料表面吸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与Cr(VI)的竞争吸附和对Cr(VI)的还原作用。随着Cr(VI)浓度的增加,Cr(VI)的去除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Cr(VI)浓度为2.0 mg/L时去除率达到最高。未改性的石英砂对于混凝沉后水中的剩余Cr(VI)无明显的去除作用。当使用改性砂柱对AS混凝出水进行过滤时,30 min之内Cr(VI)的去除率仍然能够达到接近100%。当体系中无腐殖酸存在,Al_(30)做混凝剂时,Cr(VI)在较短的时间(20 min)通过滤柱。
- 穆丹琳徐慧耿欣肖峰王东升段晋明
- 关键词:混凝六价铬
- 一种铁改性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改性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是在含有铁盐和硝酸铋的溶液中,加入溴化钾溶液,高温反应后即得所述铁改性光催化材料。采用本发明的制备工艺能够成功制备出带有异质结的光催化剂,能够大大提高光催化...
- 王东升耿欣李文涛肖峰
- Al_(13)的分子学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8年
- Al_(13)([AlO_4Al_(12)(OH)_(24)(H_2O)_(12)]^(7+))是Al(Ⅲ)水解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产物,是一种尺寸介于纳米级别的簇合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物化特性,Al_(13)制品在工业生产和环境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Al_(13)的基础理论性研究,包括形态转化与微观界面机制等分子学行为的解析,可以揭示其水解生成的过程以及在溶液中的稳定性等重要的物化性质,为制备高纯Al_(13)试剂以及优化实际工程应用条件提供有效的指导。同时,研究Al_(13)转化生成Al30和Al_(13)聚集体等形态的微观机制,可以进一步开发新型多功能环境工程应用材料,提升Al系试剂的应用范围和效果。在全面阐述Al_(13)的分子学行为的基础上,论述分析了Al_(13)制品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包括水处理中混凝过程的作用机理和适用范围、污泥处理中的调理脱水效果等,并提出了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 王东升安广宇刘丽冰王品肖峰杨成刚
- 关键词:AL13水解混凝
- 不同高岭土体系混凝过程中絮体形态的变化被引量:5
- 2015年
- 针对2种高岭土体系进行了不同混凝条件下的混凝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AlCl3做混凝剂时,微米级高岭土体系絮体粒径随着颗粒物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破碎强度为400 r/min时,恢复因子随颗粒物浓度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在20 mg/L的颗粒物浓度时达到最低。在颗粒物浓度为10 mg/L时,纳米体系强度因子和恢复因子均小于微米体系。继续增加颗粒物浓度(20 mg/L或40 mg/L),纳米颗粒本身的团聚作用和吸附混凝剂之后的纳米颗粒所起的架桥作用使得在200 r/min破碎强度下强度因子和恢复因子升高。当投加相同投加量的高聚合态聚合氯化铝(Al30)作为混凝剂时,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电中和能力,所以絮体平衡后的粒径与恢复因子较使用AlCl3时降低。
- 徐慧肖峰王东升
- 关键词:混凝颗粒粒径
- 芬顿-混凝反应对藻类胞外有机物去除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文章探究不同反应条件下芬顿-混凝反应与铁盐(Fe2(SO4)3)混凝反应对铜绿微囊藻胞外有机物(EOM)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室温,pH=3,Fe2+/H2O2摩尔比为1∶1时,EOM的去除率达到最佳。Fe2+投加量为5 mmol/L时,TOC、UV254去除率分别达到70%、34%。通过三维荧光(EEM)与分子量分布(HPSEC)分析表明,藻类EOM中主要成分是亲水性大分子多糖和蛋白质,其次是疏水性类腐殖酸物质。单独的铁盐混凝反应表明混凝过程促进了芬顿反应对EOM的去除,EOM中亲水性大分子量物质的去除率很大程度是由Fe2+氧化为Fe3+通过混凝过程贡献。此外,在芬顿反应处理EOM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絮体粒径受Fe2+投加量影响较大,形成的絮体粒径越小,TOC去除率越高。
- 林英姿任睿君邹瑜斌杨炼柳乐怡肖峰
- 关键词:芬顿反应混凝总有机碳
- 一种有效抗蛋白污染的聚偏氟乙烯微滤膜的改性方法
- 一种有效抗蛋白污染的聚偏氟乙烯微滤膜的改性方法:1)将聚偏氟乙烯微滤膜膜清洗干净后干燥;2)将干燥的聚偏氟乙烯微滤膜浸入甲醇溶液中,氮气保护下,依次加入氢氧化铵内盐、氯化铜、五甲基二乙烯三胺以及去离子水进行反应;3)再加...
- 肖萍肖峰王东升周桂花
- 文献传递
- 层次分析法在饮用水风险综合评价中的运用被引量:6
- 2012年
- 如何有效评估供水体系风险是目前我国复杂情况下的一个重大的挑战。提出了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估策略来进行供水安全管理。此方法是首先通过故障树分析过去发生的事故建立供水系统的层次结构,然后采用水安全计划的评分标准和德国技术安全管理的调查模式获得评判因子矩阵,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将提供复杂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决策和反馈的必要信息。供水系统的风险可以划分为水质风险和水量风险,并通过对供水体系的全过程分析,将整个体系分为水源、水厂制水处理、管网和二次供水四个部分。以某供水系统为案例,通过识别各部分风险因素,利用专家打分和调研,将风险事件量化,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层、准则层和目标层相关矩阵,获得各部分风险值和权重,最终确定风险大小,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 肖峰肖萍毕哲王东升杨敏
- 关键词:风险管理层次分析法水质风险
- 以侵入式超滤膜为核心的短流程工艺中膜污染的形成
- 本文主要对比了以侵入式超滤膜为核心的短流程工艺中膜污染以及与传统工艺膜污染的形成,阐述了短流程的优点和应用前景。结果表明,随着膜性能的改进、制膜成本的降低以及超滤膜工艺的成熟相对常规处理工艺超滤已经显现一定的技术和经济优...
- 肖萍肖峰王东升
- 关键词:混凝膜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