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丽勇

作品数:26 被引量:124H指数:8
供职机构: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疗效
  • 5篇心病
  • 5篇血管
  • 5篇冠心病
  • 4篇疗效观察
  • 3篇动脉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心律
  • 3篇心律失常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2篇蛋白
  • 2篇心功能
  • 2篇心肌梗死患者
  • 2篇心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炎性
  • 2篇造影
  • 2篇糖尿

机构

  • 26篇南阳市第二人...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阜外华中心血...

作者

  • 26篇范丽勇
  • 15篇杨洁
  • 6篇吕树志
  • 2篇王晓东
  • 2篇强玉娜
  • 2篇陈喜全
  • 1篇周延平
  • 1篇苏雪娟
  • 1篇华朋铎
  • 1篇徐冰
  • 1篇惠震昊
  • 1篇叶晓歌
  • 1篇姜增凯
  • 1篇胡东旭
  • 1篇陈体
  • 1篇孙晓溪
  • 1篇陈珂
  • 1篇徐良
  • 1篇王力
  • 1篇王晓东

传媒

  • 7篇黑龙江中医药
  • 4篇实用心脑肺血...
  • 2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治疗冠脉无复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冠脉无复流时,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治疗的疗效。方法:将PCI术中发生冠脉无复流83例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n=41)和联合治疗组(n=43),20分钟后行冠脉造影观察冠脉血流情况,术后1周内两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发生情况。结果: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用药20分钟后的97.6%患者冠脉血流恢复TIMI2~3级,高于替罗非班组的82.9%,1周内主要终点事件中死亡、顽固性缺血、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替罗非班组(P<0.05)。结论:PCI发生冠脉无复流时,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与单纯应用替罗非班相比,术中冠脉血流可以进一步改善,术后1周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可以进一步降低。
华朋铎范丽勇
关键词:介入治疗冠脉无复流替罗非班硝普钠
一种经桡动脉进行脑血管造影的导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桡动脉进行脑血管造影的导管,依次包括尾部接头、第一导管体、第一弯折部、第二导管体、第二弯折部、第三导管体、第三弯折部和导管头端,通过采用在同一平面内呈140°‑150°夹角的第一导管体和第二导管体,...
王晓东范丽勇
文献传递
经心外膜途径植入Medtronic3830电极导线起搏一例
2022年
患者女性,23岁,“起搏器植入术后14年,突发晕厥2 h”入院。既往曾行室间隔修补术、三尖瓣成型手术及Glenn手术。14年前曾植入心内膜双腔起搏器,5年前因心内膜起搏器起搏不良行传统心外膜途径起搏电极植入。此次入院后经检查显示原心外膜起搏导线脱位。入院后首先选择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失败,最后通过全麻下左侧腋下小切口入路应用3830电极代替传统心外膜电极植入到患者左室肌层。
宋卫锋范丽勇陈珂马继芳臧小彪王现青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房室传导阻滞心外膜
内分泌科用护理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分泌科用护理床,包括床体框架和设置在床体框架内的隔网,所述床体两侧设置有水平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上、下内分泌艾灸护理装置。通过采用隔网透气结构的床体,并在床体两侧的导轨上设置上、下内分泌艾灸护理装...
杨洁范丽勇陈喜全
文献传递
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自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8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首次用药量为300 mg/次,之后缩减至75 m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0.4μg/(kg·min),30 min后,调整为0.1μg/(kg·min)。两组患者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9.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及心功能状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范丽勇杨洁
关键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急性心肌梗死
喷门良恶性狭窄患者用食管支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门良恶性狭窄患者用食管支架,包括两端为喇叭口结构的食道支架膜管本体,该喇叭口结构的扩张面为向外拱起的弧形结构,所述膜管本体的外表面布设有若干金属丝网编制而成的网球。拱起的喇叭口结构,使支架与患者食道...
王晓东范丽勇
文献传递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0—2013年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MI患者407例,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91例(<60岁)和老年组316例(≥60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心电图表现、冠状动脉造影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心功能Killip分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糖尿病、高血压发生率及有起病诱因者所占比例高于中青年组,首发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肩背部疼痛、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及其他症状者所占比例高于中青年组,首发表现为胸痛、胸闷者所占比例低于中青年组,上消化道出血、休克、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生率低于中青年组(P<0.05)。两组患者心房梗死、后壁梗死及前间壁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高侧壁梗死、下壁梗死及≥2个部位梗死、非ST段抬高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右心室梗死、广泛前壁梗死发生率低于中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主干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前降支病变、回旋支病变、右冠状动脉病变及≥2支病变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血管正常率低于中青年组(P<0.05)。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期末径及室间隔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房室瓣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值)低于中青年组,左房室瓣口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值)高于中青年组,心功能Killip分级差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中青年AMI患者多存在起病诱因、首发表现较典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较轻、心功能较好,应积极予以治疗以改善其预后。
范丽勇杨洁
关键词:心肌梗死中年人青年人心功能心室功能
内分泌艾灸护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分泌艾灸护理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由立柱、横杆和竖杆构成一个可调式架体,通过架体的调节对施灸的灸盒进行调节定位,避免了手握艾条进行灸治的不便,并且通过一升降杆下端设置针座,用来固定艾条和调节...
杨洁范丽勇陈喜全
文献传递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随机方式选取在本科室进行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本次调查共80例患者,调查选取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将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同时联合应用缬沙坦为治疗方案,对照组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为治疗方案。观察两组经过不同治疗后,患者血压水平以及波动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肾功能指标及血压水平有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可以取得较好临床治疗效果,可以进一步在临床推广以及应用[1]。
杨洁范丽勇
关键词:硝苯地平控释片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贫血对PCI术后血小板高反应性及长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分析贫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及病人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及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收集2012年3月-2016年10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PCI治疗的120例冠心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血液样本、实验室数据、超声心动图信息、血栓弹力图报告、各种影像学资料、长期随访数据等。根据病人入院血红蛋白水平将120例病人分为贫血1组(42例)和非贫血1组(78例)。使用血栓弹力图评估术后血小板高反应性,随访截至2020年12月,记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心肌梗死、血运重建、非致死脑卒中。结果: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有80例病人匹配成功,非贫血2组和贫血2组各40例,匹配后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匹配后,贫血2组术后血小板高反应性发生率及全因死亡发生率均高于非贫血2组(P<0.05)。两组全因死亡事件、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57,P=0.037;χ^(2)=4.382,P=0.036)。结论:贫血会增加PCI术后病人发生血小板高反应性的风险,增高长期全因死亡率,病人预后较差。临床需重视合并贫血的心血管病人,及时纠正贫血状态,改善病人预后。
孙晓溪陈珂胡东旭范丽勇
关键词:贫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长期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