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东
-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01年
-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是一类能破坏或抑制血管生成 ,有效地阻止肿瘤生长和转移的药物。按作用机制可分为 5大类 :①抑制基底膜降解。②直接抑制内皮细胞增殖。③抑制血管生长因子活化。④抑制内皮细胞特异性整合素 /生存信号。⑤其他非特异性作用机制的药物。
- 萧东丁健
-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
- 沙尔威辛诱导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PRA活化并下调端粒酶活性
- 2003年
- 张永炜刘卫蒋建飞萧东丁健
- 关键词:沙尔威辛端粒酶活性蛋白磷酸酶抑制剂蛋白磷酸酶2A
- 食物与癌的预防
- 2000年
- 萧东曾艳
- 关键词:食物
- 抗血管生成药物筛选和研究的体内外模型被引量:8
- 2000年
- 抗血管生成治疗是当今国际上抗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抗血管生成药物 ,必须建立有效实用的实验模型和评价标准 ,近年来在这方面有较多新的进展。本文介绍分子、细胞、器官组织和整体水平上目前常用以及新创建的抗血管生成药物筛选和研究的体内外模型 ,并分析了这些模型的特点。分子细胞水平等体外模型的优点是实验容易控制 ,操作较简单 ,实验费用较低 ,样品所需量较少。体内模型的优点是实验条件比较接近今后药物使用的环境。筛选的程序一般为先经体外筛选 ,再经器官组织水平的筛选和研究确证 。
- 袁胜涛萧东丁健
- 关键词:抗血管生成药药物筛选抗癌药
-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2003年
-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第一死因,农村居民的第二死因,它的死亡率居各种疾病之首.
- 童云广谭文福萧东丁健
- 关键词: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新生血管抑制剂药物治疗TNP-470
- 胃腺癌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KDR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3
- 2001年
- 目的:研究胃腺癌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VEGF)及其受体 KDR(VEGFR)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VEGF/VEGFR的表达,并分析其与61例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胃腺癌组织VEGF/VEGF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9%和39.3%;其中粘液腺癌和管状腺癌表达率较高(P<0.05,P<0.01),VEGF/VEGFR表达率分别为71.4T/42.8%和61.9%/52.4%;VEGF/VEGFR的阳性表达与TNM分期有显著差异(P<0.05,P<0.01),阳性率为Ⅵ>Ⅲ>Ⅱ>Ⅰ期,Ⅳ、Ⅲ、Ⅱ、Ⅰ期的表达率分别为 80.0%/50.0%,68.2%/45.5%,40.0%/30.0%和36.8%/31. 6%;胃腺癌并转移患者,VEGF/VEGFR的阳性表达分别为76.2%和47.6%,远高于无转移的45.0%和35.0%(P<0.05,P<0.01);术后生存期小于1年的VEGF的表达率为66.7%,明显高于术后生存期1年以上的52.2%。
- 张瑞芳蔡永葆黄伟良朱玉芳曾艳萧东袁胜涛丁健
- 关键词:胃腺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及我国的发展战略探讨被引量:2
- 1999年
-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是一类能破坏或抑制血管生成,有效地阻止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的药物。按作用机制可分为五大类:(1) 抑制基底膜降解;(2) 直接抑制内皮细胞增殖;(3) 抑制血管生长因子活化;(4) 抑制内皮细胞特异性整合素/ 生存信号;(5) 其它非特异性作用机制的药物。本文主要介绍了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并对我国在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研究方面可采取的战略进行了探讨。
- 萧东丁健
- 关键词: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金属蛋白酶
- 哪些药物可致癌?
- 1999年
- 萧东
- 关键词:肿瘤病因激素免疫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