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宏伟

作品数:11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武警
  • 2篇战士
  • 2篇生理
  • 2篇生理负荷
  • 2篇士兵
  • 2篇体质
  • 2篇武警部队
  • 1篇心率
  • 1篇训练法
  • 1篇训练课
  • 1篇训练伤
  • 1篇医学院校
  • 1篇院校
  • 1篇运动心率
  • 1篇如何加强和改...
  • 1篇入伍
  • 1篇入伍新兵
  • 1篇身体形态
  • 1篇体质水平
  • 1篇体质研究

机构

  • 10篇武警医学院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11篇董宏伟
  • 7篇张磊
  • 4篇常震
  • 4篇张建辉
  • 4篇张敏
  • 3篇高文静
  • 3篇刘冠男
  • 2篇郝占国
  • 2篇何敬和
  • 1篇崔学军
  • 1篇马强
  • 1篇刘冠南
  • 1篇陈锋
  • 1篇姚丽
  • 1篇高文静
  • 1篇张磊
  • 1篇张磊

传媒

  • 4篇中国急救复苏...
  • 3篇解放军预防医...
  • 2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武警医学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武警某部医学救援队员体质动态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武警部队医学救援队员在不同训练阶段体质变化情况。【方法】根据体质测试方法,对51名男医学救援队员体质情况分4个阶段进行测试。【结果】武警部队医学救援队员的身体形态指标变化有较好的发展趋势;生理机能在各个阶段均有所提高,毕业前相对下降;身体素质指标在专训后达到最好水平,毕业前有较大下降趋势。【结论】医学救援队员体质变化依赖不同阶段的训练安排,体质状况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张磊张建辉董宏伟
关键词:武警部队身体形态
武警机动支队士兵体能训练研究
2010年
【目的】应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能力等指标,评价武警机动支队战士以60%~90%的心率储备(即训练心率)进行间歇训练和退让性力量训练为主的肌力训练的效果。【方法】100名男性战士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经过10周训练后,对其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运动能力三方面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0周训练后,机体的身高、体重、胸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与训练前相比,实验组的胸围有明显增加(P<0.01),肌力明显提高(P<0.05)。两组的肺活量、PWC170、VO2max均有明显提高(P<0.05)。训练后两组100m跑的速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000m跑,两组与训练前相比及两组间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新的训练方法在提高肌体有氧耐力和肌耐力及肌爆发力方面优于传统的训练方法。
何敬和姚丽常震刘冠男董宏伟
武警某部士兵体质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了解入伍新兵以及不同兵龄士兵的体质状况和变化规律,以掌握该部队士兵体质的总体状况。方法 测量武警某部队1730名男士兵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力量素质和运动能力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入伍新兵的身体素质与同龄人相比没有明显优势;兵龄长短是影响战士体质水平的重要因素,随着入伍时间的延长战士体质呈明显发展趋势。
张敏秦永生高文静董宏伟刘冠南张磊常震
关键词:体质研究武警入伍新兵部队士兵体质水平部队战士
某军校新学员军训期间训练损伤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9
2008年
军事训练(军训)损伤是严重影响院校新学员入伍后军训计划实施的主要因素之一。军训期间的环境条件和训练强度及负荷量给新学员造成了巨大的身体和精神压力,极易诱发训练损伤。通过对参加军训新学员发生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旨在为军训损伤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张磊秦永生董宏伟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军校流行病学特点军事训练
武警医学院校医学救援队基础体能训练课特点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采用运动心率和血乳酸两项指标对医学救援队在基础体能训练课进行监控,并对体能训练特点进行分析,为科学合理的制定医学救援队基础体能训练计划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方法 按照医学救援队基础体能实际训练课次的安排,连续进行48课次的运动负荷监测.结果 大负荷课和最大负荷课的安排占了48次课的52.08%,训练课的平均心率为(148±12)次/min,170次/min以上的心率占18.6%.基础体能训练的中后期,医学救援队员的训练兴趣有所下降,出现了运动性疲劳,运动损伤率有上升的趋势.结论 医学救援队基础体能训练课的负荷强度较大,大负荷课和最大负荷课的安排较多.应合理穿插安排中小运动负荷的课次,应降低负荷强度.
张磊董宏伟陈锋
武警部队体能训练课的性质特点及结构探讨被引量:19
2004年
为完善部队体能训练提供思路,结合武警部队体能训练的实际,从训练学和运动医学角度探讨了:(1)武警部队体能训练课的性质;(2)武警部队体能训练课的生理基础;(3)武警部队体能训练课的结构。指出,部队战士的体能训练不同于竞技体育的运动训练和群众体育的健身训练。为确保部队执行任务的需要,战士的体能训练绝不是纯粹的竞技性比拼,而应在确保健康体质的基础上,追求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质;战士的体能训练中应尽可能地把主要生理负荷强度维持在心率130-150b·min-1的范围内,并适宜地进入心率170 b·min-1的负荷强度的大运动量课,但应慎重安排心率180 b·min-1的负荷刺激;训练课的生理负担量应根据人体生理功能活动变化的规律逐渐加大;训练结束前要逐渐减少运动量,并进行必要的调整活动,使战士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一定调整,有利于投入新的训练环境。
秦永生张敏郝占国张磊高文静常震董宏伟
关键词:武警部队生理负荷
静力拉伸预防新训期武警战士训练伤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观察静力拉伸练习对新训期武警战士训练伤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 96 7名武警战士分为实验组 (487人 )和对照组 (480人 ) ,由军医检查记录伤病情况。实验组在每天训练前进行静力拉伸练习作为预防训练伤的干预措施 ,对照组可进行非静力性拉伸准备活动 ,比较两组训练伤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训练伤发生率 (17.2 % )低于对照组 (19.8% )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实验组肌肉 (腱 )损伤的发生率为 3.5 %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7.9%(P <0 .0 5 )。结论静力拉伸的干预措施对降低新训期武警战士肌肉损伤发生率有明显效果。
秦永生张敏马强郝占国高文静董宏伟刘冠男
关键词:武警战士训练伤干预效果
武警某部战士新训期体能训练生理负荷的评测研究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通过对武警部队新入伍战士集训期体能训练课生理负荷的评测研究 ,为有针对性地调整训练负荷实施科学训练提供依据。方法对训练课进行生理负荷 (生理负担量 )检测 :通过手触颈动脉计算即刻心率 ,描绘出心率曲线图 ,计算生理负担量等级评定指数。结果训练课中 ,准备活动阶段的心率变化呈逐步升高的趋势 ,最高心率为 (137.2± 9.5 )次·min- 1;基本训练阶段的心率变化呈高低起伏的趋势 ,最低心率和最高心率分别为 (138.8± 7.3)次·min- 1和(183.2± 10 .9)次·min- 1;训练结束阶段的心率变化呈逐渐下降趋势。训练课的生理负担量为135 .6次·min- 1,生理负担量指数为 1.78。连续训练日的运动量等级特征为 ,最大运动量 8次、大运动量课 14次 ,且集中出现在训练的前一阶段 ,中等运动量课 7次、小和最小运动量课 8次。结论应加强科学训练力度 ,尤其注重新训期负荷量的调控安排 ,应慎重安排最大量课 ,在大量课间要适当安排小、中量课 。
秦永生张敏张磊常震刘冠男董宏伟
按摩对医学救援队员体能训练抗疲劳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中医按摩保健在救援队员体能训练中的抗疲劳作用,为救援队员高负荷训练后的体能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与方案。方法武警医学救援队51人,均男性,(22.15±1.48)(20~24)岁,随机分为实验组(29人,每天体能训练后再进行20min的中医按摩保健)和对照组(22人,接受常规体能训练)。训练前和训练90d后测定身体素质指标。结果训练90d后,实验组3km跑、100m跑、专项耐力跑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俯卧撑和专项耐力跑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运动损伤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按摩保健可减轻体能训练机体的疲劳状态。
张磊董宏伟张建辉何敬和
关键词:中医按摩
试论如何加强和改进武警医学院救援队员体能训练被引量:4
2011年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影响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类抢险任务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这给医学救援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要适应新形势下各类自然灾害救援,除技术装备和正确指挥外,战斗员的体能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尤其在发生地震,滑坡等重大灾害时,
张建辉张磊董宏伟崔学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