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侃

作品数:25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细胞
  • 16篇肺癌
  • 15篇小细胞
  • 14篇细胞肺癌
  • 14篇小细胞肺癌
  • 14篇非小细胞
  • 13篇晚期
  • 13篇非小细胞肺癌
  • 9篇晚期非小细胞
  • 7篇晚期非小细胞...
  • 5篇化疗
  • 4篇紫杉
  • 4篇紫杉醇
  • 4篇疗效
  • 4篇基因
  • 4篇吉西他滨
  • 3篇多西他赛
  • 3篇多西紫杉醇
  • 3篇治疗晚期非小...
  • 3篇受体

机构

  • 25篇福建省肿瘤医...

作者

  • 25篇蒋侃
  • 20篇吴标
  • 19篇黄诚
  • 14篇张晶
  • 7篇庄武
  • 7篇徐振武
  • 6篇林根
  • 5篇苗茜
  • 4篇陈胜佳
  • 4篇郑晓彬
  • 4篇朱凯
  • 2篇力超
  • 2篇林金兰
  • 2篇徐海鹏
  • 2篇林贤东
  • 2篇邹思平
  • 1篇王杰松
  • 1篇陈英
  • 1篇林剑扬
  • 1篇陈道光

传媒

  • 4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分子诊断与治...
  • 2篇第13届全国...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第五届中国肿...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标本及配对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手术大标本及其配对微阵列组织标本(tissue microarrays,TMA)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状态,探索PD-L1表达的一致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PD-L1(SP142)在129例NSCLC手术切除标本及配对TMA标本中肿瘤细胞(tumor cells,TC)及微环境浸润性免疫细胞(immune cells,IC)中的表达,分析PD-L1表达的一致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D-L1表达在手术标本和配对TMA测定之间经常表现出不一致,总体不一致率为41.9%,k值等于0.235(一致性差), IC的不一致率远高于TC。总体阴性标本(TC0/IC0)显示出中度的不一致性(49.6%),100例(77.5%)在手术标本和配对TMA中均被认为是TC0;然而,只有74例(57.4%)显示出IC0的一致性。有3例手术标本判读为IC3,但在配对TMA中未观察到IC3。与低评分组(TC1/IC1)相比,高PD-L1评分组(TC3/TC2/IC3/IC2)具有更好的一致性。不同组织学亚型不一致率之间存在趋势差异,肺鳞癌不一致率为33.3%,k值等于0.108;肺腺癌不一致率为48.5%,k值等于0.134(一致性差);PD-L1表达情况与患者总生存情况并无关联。结论:TMA中的PD-L1(SP142)表达低估了手术标本中的PD-L1状态。手术标本与配对TMA中发现了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两种类型标本的不一致表达是肿瘤空间异质性的结果,可以对目前一些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试验中的PD-L1表达与有效率不一致结果做出解释。使用目前临床可获取的病理小标本筛选PD-L1抑制剂优势人群还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苗茜林根徐海鹏吴标郑晓彬蒋侃力超
关键词:PD-L1手术切除标本非小细胞肺癌
VEGFR-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2017年
血管生成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抗血管生成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贯穿肿瘤治疗的全过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EGFR-TKI)是小分子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本文介绍国内外已上市和正处于研发阶段的VEGFR-TKIs,其单药、与化疗药物联用、与靶向药物联用的治疗模式提高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客观缓解率(ORR),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PFS),但在延长总生存期(OS)方面未见优势。并且,VEGFR-TKIs的不良反应较大。如何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蒋侃黄诚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多西紫杉醇在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中疗效及剂量的研究
:观察多西紫杉醇在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中疗效和安全性并探索合适的剂量. 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26例经病理证实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多西紫杉醇75mg/m2单药化疗,并根据骨髓毒性...
张晶黄诚吴标蒋侃徐振武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多西紫杉醇临床疗效生活质量
伊立替康联合洛铂治疗复发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洛铂治疗复发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住院的复发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予以洛铂35mg/m2第1天,伊立替康100mg/m2第1、8天,每21d为一周期,每个周期结束复查CT评价疗效,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4例,疾病稳定(SD)12例,疾病进展(PD)14例,客观缓解率(ORR)35%,疾病控制率(DCR)6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4.2个月,中位生存期(OS)7.9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恶心、呕吐及腹泻,全组无毒性相关死亡。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洛铂可用于治疗复发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蒋侃黄诚吴标张晶
关键词:伊立替康洛铂小细胞肺癌复发
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复治肺鳞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复治肺鳞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26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晚期肺鳞癌,均为复治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6例;年龄40-75岁,中位年龄64岁;TNM分期:ⅢB期6例,Ⅳ期2...
张晶蒋侃吴标黄诚
关键词:肺鳞癌毒性反应
检测多西他赛血药浓度指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DTX)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对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晚期NSCLC患者100例,一线予以DTX联合卡铂方案化疗。第1周期DTX剂量为75 mg/m^2,后根据所得的血浆浓度与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及是否存在骨髓抑制进行分组。AUC在2.5~3.7 mg·h/L的患者分入常规组;<2.5 mg·h/L或>3.7 mg·h/L且存在骨髓抑制者分入试验组。常规组DTX剂量在后续周期中均按75mg/m^2给予。试验组后续周期中DTX剂量需根据上一周期AUC水平及骨髓抑制的程度在上周期DTX剂量基础上进行调整。结果常规组(n=50)获PR 16例,SD 21例,PD 13例;有效率(RR)为32.0%,疾病控制率(DCR)为74.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5.5个月。试验组(n=50)获PR 19例,SD18例,PD13例;RR为38.0%,DCR为74.0%;中位PFS为5.8个月。两组RR、DCR和中位PF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4个周期AUC的均值差异较小,波动于3.1~3.3(mg·h/L),仅2例患者第4周期因骨髓抑制DTX减量25%。试验组第2周期35例患者DTX减量15%,8例患者减量25%,7例患者减量30%;第3周期5例患者减量15%,1例患者减量25%。随着DTX剂量的调整,AUC均值也随之减低,第4周期AUC均值低于常规组(3.0 mg·h/L vs.3.3 mg·h/L,P<0.05)。常规组骨髓抑制的比例随着化疗周期数的增加而增高,而试验组骨髓抑制的比例随着化疗周期数的增加及AUC值的降低而减低,第4周期试验组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远低于常规组(16.2%vs.64.9%,P<0.001)。结论通过血药浓度调整DTX剂量治疗NSCLC,疗效与常规给药方法相当,不良反应减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蒋侃黄诚林根吴标郑晓彬陈胜佳
关键词:多西他赛血药浓度化学治疗
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效果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提供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期。结果观察组有1例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7例稳定,10例进展,总有效率为57.5%。对照组有14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17例进展,总有效率为35.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脱发、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控制不良反应,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陈胜佳朱凯林金兰张晶徐振武蒋侃苗茜
关键词:多西他赛晚期食管癌
EGFR突变状态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的影响
背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中,目前的研究显示,不同组织学类型,化疗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非鳞癌是培美曲塞疗效良好的预测因素。EGFR基因敏感突变是EGFR-TKI治疗的预测因子,但不同的EGFR基因状态对...
张晶吴标蒋侃黄诚林贤东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学疗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
晚期肺癌患者疼痛与营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疼痛控制与营养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晚期肺癌疼痛患者82例,观察并随访患者的疼痛、营养NRS总分及营养状态的改变.根据疼痛控制状态与营养状态的改变进...
蒋侃黄诚庄武林根吴标
关键词:晚期肺癌疼痛控制营养支持
含吉西他滨方案治疗NK/T细胞淋巴瘤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含吉西他滨方案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31例经病理确诊NK/T细胞淋巴瘤采用GEMOX方案(9例)或GDP方案(22例)化疗。结果 31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1.0%(22/31),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其中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为12.9%(4/31)。结论含吉西他滨方案是NK/T细胞淋巴瘤的有效治疗方案,且患者耐受性较好。
陈宁斌吴晖陈英杨瑜何鸿鸣陈道光林剑扬郑艳彬邹思平王杰松陈秀容蒋侃
关键词:NK/T细胞淋巴瘤吉西他滨化疗疗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