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从峰

作品数:28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细胞
  • 10篇动脉
  • 10篇动脉粥样硬化
  • 8篇趋化
  • 7篇趋化因子
  • 7篇病毒
  • 7篇病毒感染
  • 6篇巨细胞
  • 5篇单核
  • 5篇单核细胞
  • 5篇巨细胞病毒
  • 5篇巨细胞病毒感...
  • 5篇核细胞
  • 4篇CVB3
  • 3篇单核细胞源
  • 3篇蛋白
  • 3篇炎症
  • 3篇炎症反
  • 3篇炎症反应
  • 3篇再狭窄

机构

  • 22篇复旦大学
  • 7篇复旦大学上海...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南华大学
  • 2篇上海市免疫学...
  • 2篇田纳西州立大...
  • 1篇教育部

作者

  • 28篇许从峰
  • 16篇葛均波
  • 9篇牛玉宏
  • 8篇熊思东
  • 7篇史剑慧
  • 6篇杨英珍
  • 6篇陈灏珠
  • 6篇陈瑞珍
  • 5篇梁春
  • 5篇徐薇
  • 5篇沈燕
  • 4篇王克强
  • 3篇罗育坤
  • 3篇贾庆哲
  • 3篇黄东
  • 3篇郑秀娟
  • 2篇周俊
  • 2篇郭棋
  • 2篇储以微
  • 2篇虞勇

传媒

  • 4篇复旦学报(医...
  • 4篇生命的化学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国免疫学会...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2003年全...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08
  • 4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9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可诱导人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形成泡沫细胞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人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经含rhGM-CSF(100μg/L)和rhIL-4(20μg/L)的Cellgro培养,使其分化为DC。DC与100 mg/L天然的或氧化修饰的LDL孵育72 h后,采用透射电镜和尼罗红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沉积,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CD1 a,CD40,CD86,HLA-DR),混合T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FITC-dextran检测DC吞噬功能,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Th1/Th2(IL-12/IL-2)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ox-LDL可诱导DC形成泡沫细胞,而天然的LDL无此作用。经ox-LDL处理的DC吞噬作用明显弱于天然的LDL,而对T细胞增殖作用却明显强于天然的LDL;可明显上调CD80(72.4±9.6vs89.5±10.1,P<0.01),CD86(67.2±8.8vs80.2±11.6,P<0.01),HLA-DR(80.6±9.8vs86.6±10.8,P<0.01)和CD1 a(40.2±10.3vs60.2±9.3,P<0.01)的表达,明显促进DC细胞因子IL-12[(44.3±8.9)ng/Lvs(65.1±10.4)ng/L,P<0.05]的分泌,但却降低IL-2[(43.6±7.8)ng/Lvs(10.0±4.5)ng/L,P<0.01]。结论:DC可通过摄取ox-LDL形成泡沫细胞,而后者与成熟DC的功能相似,说明DC可能是泡沫细胞新的来源,在动脉粥样硬化免疫病理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梁春罗育坤黄东贾庆哲许从峰王克强吴宗贵葛均波
关键词:树突细胞泡沫细胞
感染负荷与粥样硬化形成及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摘要)
2006年
目的探讨感染负荷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方法2001年12月至2003年10月在本院接受介入检查的患者182例,血管内超声检测确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斑块性质;介入检查前抽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巨细胞病毒、幽门螺旋菌,肺炎衣原体、EB病毒、B型柯萨奇病毒、A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结核杆菌抗体IgG/IgA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根据感染负荷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感染原n≤3种,B组:n=4~5种和C组:n≥6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随感染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各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阳性率分别为44.4%,70.6%和76.7%(P〈0.001);感染负荷与动脉粥样硬化阳性率呈正相关,r=0.9396。血清hs—CRP水平升高者(〉5.0mg/L)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阳性率升高更明显(43.8%,70.0%,70.8%)比(45.5%,63.7%.96.8%).A、B、C组易损斑块检出率分别为33.3%、32.4%、51.7%(P〈0.05),感染原在5种以上者易损斑块检出率明显升高。结论以往感染微生物数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率相关,血清hs—CRP水平升高者中两者的相关性更明显.提示二者有协同作用。高水平的感染负荷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的易损斑块率相关。
牛玉宏许从峰史剑慧葛均波
关键词:感染原粥样硬化形成血管内超声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B型流感病毒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 (C .pn)感染与 2型糖尿病 (DM 2 )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 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DM - 2患者 1 2 8例和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非DM 2患者 2 5 0例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动脉粥样硬化 ;ELISA法检测血清C .pn特异性抗体IgA ;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高敏的C反应蛋白 (hs CRP)水平 ;并记录基线资料和AMI。根据血清学结果将全部患者分为 4组 :非DM - 2患者血清抗C .pn抗体IgA阴性 (A组 ) ;非DM - 2患者血清抗C .pn抗体IgA阳性 (B组 ) ;DM 2患者血清抗C .pn抗体IgA阴性 (C组 ) ;DM -2患者合并血清抗C .pn抗体IgA阳性 (D组 )。 结果 DM - 2与非DM - 2患者之间C .pn感染率没有明显区别 (45 .2 %与 4 6 .8%) ;DM - 2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 ,C .pn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血清CRP水平差异没有显著意义。A、B、C、D各组血清CRP水平分别为 (1 6 .6 0± 3.89)、(2 5 .1 2± 3.98)、(33.1 1± 3.0 9)、(2 9.5 1± 2 .2 9)mg/L ;B、C和D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较A组明显增高 ,但 3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83.8%、84 .3%、81 .0 %与 6 2 .7%)。上述各组AMI的发病率分别为 2 5 .6 %、2 7.2 %、2 7.1 %、4 3.1 %,DM -2合并感染组AMI率明显升高。结论 C .pn感染与DM -
牛玉宏许从峰史剑慧马会利葛均波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免疫散射比浊法冠脉造影检查年龄性别
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调控及其在骨关节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广泛存在于全身的结缔组织和器官间质中。除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外,MSC还参与调节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这些特性预示了MSC应用于再生医学和治疗炎症性疾病的可行性。本文旨在总结MSC的生物学行为特点,概括机体对MSC在分化、免疫调节等方面的生物学调控,并简要总结了MSC在骨关节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马倩玉沈心龚姝婧黄施倩许从峰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骨关节疾病
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被引量:10
2001年
The overwhelming body of evidence suggests that atherosclerosis is a multifactorial inflammatory disease resulting from interaction between modified lipoprotein, monocyte derived macrophages, T cells, and the normal cellular elements of the arterial wall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some pathgens and atherosclerosis, probably by inducing the production of some chemokines which can attract leukocytes and are thought to be central in modulating inflammation.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review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ome pathgens and atherosclerosis and the role of chemokines in the initiating and advancing of atherosclerosis.
牛玉宏许从峰葛均波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学趋化因子炎症反应
感染负荷与粥样硬化形成及斑块性质的相关性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感染负荷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方法 2001年12月至2003年10月在本院接受介入检查的患者182例,血管内超声检测确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斑块性质;介入检查前抽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巨细胞病毒、幽门螺旋菌、肺炎衣原体、EB病毒、B型柯萨奇病毒、A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结核杆菌抗体IgG/IgA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根据感染负荷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感染原n≤3种,B组:n=4~5种和C组:n≥6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随感染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各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阳性率分别为44.4%,70.6%和76.7%(P<0.001);感染负荷与动脉粥样硬化阳性率呈正相关,r=0.9396.血清hs-CRP水平升高者(>5.0 mg/L)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阳性率升高更明显(43.8%, 70.0%, 70.8%)比(45.5%, 63.7%, 96.8%).A、B、C组易损斑块检出率分别为33.3%、32.4%、51.7%(P<0.05),感染原在5种以上者易损斑块检出率明显升高.结论以往感染微生物数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率相关,血清hs-CRP水平升高者中两者的相关性更明显, 提示二者有协同作用.高水平的感染负荷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损斑块率相关.
牛玉宏许从峰史剑慧葛均波
关键词:粥样硬化形成血管内超声检测免疫散射比浊法B型流感病毒幽门螺旋菌
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研究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一个大样本从血清流行病学 (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抗CMV的IgG抗体 )和分子生物学 (PCR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CMV特异性基因 )方面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并检测CMV感染对内皮细胞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中CMV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动脉粥样硬化组 (分别为 82 .2 %和 6 1.0 % ,P =0 .0 2 ) ;而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HCMV基因出现率显著高于正常血管组织 (13 15和 2 7,P =0 .0 1) ;CMV感染还可上调内皮细胞ECV 30 4表达MCP 1。结论 CMV感染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生 。
许从峰陈瑞珍徐薇沈燕葛均波陈灏珠郑秀娟熊思东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动脉粥样硬化趋化因子内皮细胞
抑制性调节趋化因子功能的新策略
2003年
趋化因子可介导白细胞的定向迁移 ,在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发现趋化因子在炎症反应以及AIDS的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调节 ,特别是抑制趋化因子的功能可以减轻疾病的发生进程 ,有着极大的治疗应用潜能。
许从峰熊思东杨英珍陈灏珠
关键词:趋化因子炎症反应疾病发生
炎症反应的负性调控机制被引量:3
2019年
炎症反应在机体自稳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炎症反应可以消除入侵的病原微生物,清除坏死组织,促进组织修复。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也会导致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因此炎症反应的负性调控对内环境的自稳和机体的生存至关重要。本文就炎症反应的主要信号转导通路,miRNA、蛋白修饰、自噬等对炎症反应的负性调控及负性调控异常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温东晟朱思濛邱煜程宋楚翘许从峰
关键词:炎症反应负性调控固有免疫信号转导通路自噬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其对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主要累及大动脉血管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种因素均可影响其发生发展。巨细胞病毒(CMV)是一种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可导致严重的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CMV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然而有研究提出CMV并不参与...
许从峰牛玉红罗玉坤杨英珍陈灏珠葛均波熊思东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