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赖招霞

作品数:16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龙岩市新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藻毒素
  • 5篇微囊藻
  • 5篇微囊藻毒素
  • 4篇微囊藻毒素L...
  • 4篇基因
  • 3篇修复基因
  • 3篇氧化应激
  • 3篇鼠肝
  • 3篇鼠肝细胞
  • 3篇细胞
  • 3篇疾病控制
  • 3篇肝细胞
  • 3篇肝炎
  • 3篇大鼠肝
  • 3篇大鼠肝细胞
  • 2篇饮水卫生
  • 2篇饮用
  • 2篇饮用水
  • 2篇中毒
  • 2篇生活饮用

机构

  • 11篇龙岩市新罗区...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龙岩市疾病预...
  • 1篇福建省疾病预...

作者

  • 16篇赖招霞
  • 3篇胡志坚
  • 2篇胡金望
  • 2篇陈华
  • 2篇谢超
  • 2篇陈廷秋
  • 2篇陈荣添
  • 2篇陈敏
  • 2篇廖文兰
  • 1篇陈武
  • 1篇吴生根
  • 1篇孙元设
  • 1篇吕鹏
  • 1篇郑禄祥
  • 1篇彭仙娥
  • 1篇陈昱
  • 1篇廖琳虹
  • 1篇郭贞钻
  • 1篇叶雯婧
  • 1篇阙金财

传媒

  • 1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龙岩市新罗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
2013年
为了解新罗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新罗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特对2012年委托新罗区疾控中心检测的301份农村生活饮用水检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样品来源2012年委托我中心检测的301份农村生活饮用水检测报告。1.2检测项目检测项目共18项,包括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1项:色度、浑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总硬度、铁、锰、铜、锌和氯化物,毒理指标4项:砷、铬、铅和氟化物。微生物指标3项: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
赖招霞
关键词: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
新罗区2013—2014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新罗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新罗区CDC2013—2014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检测报告。结果这两年共检测水样472份,超标率66.3%,微生物指标超标率达54.9%。结论微生物是影响新罗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主要指标。多数农村供水为分散式给水、未过滤消毒或消毒设施不完善,是水质微生物指标超标的主要原因。
赖招霞陈敏陈荣添谢昆胡金望饶黎冰林卿邱桢文
关键词:饮水卫生微生物卫生检测农村
一起食用鹌鹑蛋食物中毒事件调查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调查一起食用鹌鹑蛋致食物中毒的原因,提出防控措施。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对中毒原因进行综合判断。结果分析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72h进食的可能危险食物,结果进食卤制鹌鹑蛋患病的OR值是未进食者的16.33倍;从病人肛拭子、剩余食品卤制鹌鹑蛋中检出肠炎沙门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结论综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是一起食用肠炎沙门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污染鹌鹑蛋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应加强食品安全宣教,严格遵守食品加工、储存和销售要求,以避免发生类似事件。
赖招霞谢超陈荣添
关键词:食物中毒鹌鹑蛋食品卫生突发事件
新罗区2009—2018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龙岩市新罗区近10年来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新罗区2009—2018年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新罗区2009—2018年报告食源性疾病34起,发病503例、死亡2例(断肠草中毒);致病因素以微生物为主,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是主要病因;发生场所以宾馆饭店为主,其次为家庭聚餐;死亡病例集中在家庭聚餐;宾馆饭店的食源性疾病以微生物为主,家庭聚餐的食源性疾病以有毒动植物为主。结论应继续加强食品安全卫生宣传,以控制食源性疾病暴发。
赖招霞谢超廖文兰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食品安全疾病控制
新罗区2005—2015年细菌性痢疾监测分析
2016年
目的了解新罗区近10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特征及规律,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5年细菌性痢疾的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罗区2005—2015年共报告菌痢179例,无死亡。年均发病率2.65/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春末夏初发病数逐渐增多,6-8月达高峰,秋末进入低发期;发病率〈10岁组最高(1.07/10万),其次为〉60岁组(0.31/10万);男女发病率类似;散居儿童(22.4%)和农民(25.7%)为主要感染人群。179例中,临床诊断占60.8%,实验室诊断占39.1%;实验室诊断菌株57.1%为宋内志贺菌,42.9%为福氏志贺菌。结论菌痢仍是新罗区传染病防治重点之一,应针对高发人群及主要流行菌株制定有效防控措施,避免菌痢暴发。
陈廷秋赖招霞李曼丽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流行菌株病原学疾病控制
微囊藻毒素LR对碱基切除修复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微囊藻毒素LR(MCLR)对碱基切除修复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0、1、5、10、30μg/ml)的MCLR对大鼠肝细胞株BRL-3A进行不同时间(24、48、72h)的染毒,用噻唑蓝(MTr)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同时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碱基切除修复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BRL-3A细胞存活率随MCLR染毒剂量升高和染毒时间延长而降低。BRL-3A细胞在MCLR作用24h时,30μg/ml剂量组p53基因的mRNA表达量(1.327±0.028)增高,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分别为1.005±0.117、0.862±0.154、1.028±0.056、1.015±0.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在MCLR作用24h时,各组Bax基因mRNA表达水平也增高,1、5、10、30μg/ml染毒组Bax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5.080±0.729、5.820±0.373、6.018±0.359、6.183±0.515)明显高于对照组(1.024±0.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后表达下降,染毒72h时,30μg/ml染毒组Box基因mRNA的表达量(0.604±0.146)低于其他各组(分别为1.004±0.107、0.811±0.142、0.855±0.101、0.814±0.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L-3A细胞在MCLR作用48h,30μg/ml染毒组尉R纠基因mRNA的表达(0.488±0.147)低于对照组(1.006±0.132)和μg/ml染毒组(1.034±0.241),而72h时,30μg/ml染毒组JWA、XRCC1和PARP1表达(分别为0.594±0.180、0.491±0.015、0.305±0.091)均低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细胞在高剂量MCLR染毒后,不同基因在不同时间的mRNA表达改变是不同的。对于碱基切除修复通路上基因mRNA表现为抑制作用,这可能是MCLR促肝癌的机制之一。
胡志坚陈华赖招霞彭仙娥孙元设吕鹏
关键词:藻类基因DNA修复脱噬作用
微囊藻毒素肝毒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是淡水富营养化水体最常见的一类藻类毒素。它具有嗜肝性,主要在肝脏被转运、吸收和积累。MC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已有大量研究,尤其是对肝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本文就MC所引起的急慢性肝毒性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赖招霞胡志坚
关键词:肝毒性分子机制毒理学
微囊藻毒素LR致大鼠肝细胞氧化应激对修复基因的影响
目的:   体外培养大鼠肝细胞BRL,测定微囊藻毒素LR对细胞增殖、凋亡、氧化损伤的影响以及修复基因JWA、XRCC1、PARP1的变化,探讨微囊藻毒素LR致大鼠肝细胞BRL氧化损伤对修复基因JWA、XRCC1、PAR...
赖招霞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肝细胞氧化应激修复基因
文献传递
微囊藻毒素LR致大鼠肝细胞氧化应激对修复基因的影响
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异常繁殖而出现水华现象。水华不仅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有很大程度的破坏,而且其中的蓝绿藻还能对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最常见的水华藻类是微囊藻属,由它产生的微囊藻毒素(microc...
赖招霞陈华胡志坚
微囊藻毒素LR致大鼠肝细胞氧化应激对修复基因的影响
微囊藻毒素是富营养化水体的常见蓝藻毒素,是典型的肝毒素。本研究探讨微囊藻毒素LR致大鼠肝细胞BRL氧化损伤效应及对修复基因JWA、XRCC1、PRAP1的影响。
胡志坚赖招霞陈昱陈华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肝细胞修复基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