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霞

作品数:22 被引量:1,16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天文地球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0篇盆地
  • 8篇油气
  • 5篇山岩
  • 5篇火山
  • 5篇火山岩
  • 5篇成藏
  • 4篇油气藏
  • 4篇气藏
  • 4篇准噶尔盆地
  • 4篇科技期刊
  • 3篇主控因素
  • 3篇储层
  • 2篇地层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质
  • 2篇须家河组
  • 2篇油气成藏
  • 2篇原型盆地
  • 2篇三叠

机构

  • 21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石油勘探与...
  • 2篇中国石油
  • 1篇成都地质矿产...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作者

  • 22篇赵霞
  • 5篇张光亚
  • 5篇张朝军
  • 5篇卫延召
  • 5篇朱如凯
  • 4篇高晓辉
  • 3篇袁选俊
  • 3篇侯连华
  • 3篇贾承造
  • 3篇邹才能
  • 2篇毛治国
  • 2篇罗霞
  • 2篇陶士振
  • 2篇赵文智
  • 2篇杨帆
  • 1篇陈新彬
  • 1篇卢山
  • 1篇林雅玲
  • 1篇石昕
  • 1篇罗贝维

传媒

  • 5篇石油勘探与开...
  • 5篇科技传播
  • 2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学前缘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第八届中国含...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连盆地下白垩统岩性地层油藏构造控制因素被引量:7
2008年
根据地震、测井及钻井信息和层序地层学理论,对二连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类型进行的深入研究表明,影响二连盆地下白垩统岩性地层油藏的主要因素有断陷结构的类型、坡折带控砂模式和断裂调节带类型。根据构造样式,将二连盆地断陷结构进一步细分为单断断超式、单断断槽式及复合式3种类型;将坡折带控砂模式细分为陡坡断崖型与近岸水下扇、陡坡断坡型与近岸水下扇—浊积扇、陡坡断阶型与扇三角洲—浊积扇、缓坡斜坡型与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缓坡挠曲型与扇三角洲—浊积扇、缓坡断阶型与辫状河三角洲或扇三角洲—浊积扇6种类型;将断裂调节带划分为断层断弯型、断层断接型、断层交叉型和断沟型4种类型。对不同类型构造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为二连盆地岩性地层油藏的研究和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
高晓辉方杰张静赵霞
关键词:二连盆地下白垩统坡折带
学科交叉:新时代科技传播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之窗被引量:2
2018年
长期以来科普的公益性制约了科普工作的发展空间,如何破解科普工作滞后于科技创新并实现两翼齐飞的局面是当前科普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以科技传播为引线,走出去和请进来兼顾,通过后轮驱动,既促进科技创新,又扩大科学传播,真正调动科学家的积极性,使科学传播成为一种科技创新的刚性需求、驱动力和习惯,科学传播的不可替代性将会逐渐呈现,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在新时代两翼齐飞必将成为现实。
张朝军王大锐赵霞王霞陈新彬刘彦林雅玲张晓苏
关键词:两翼齐飞
中国火山岩油气藏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被引量:34
2012年
中国沉积盆地内主要发育石炭—二叠系、侏罗—白垩系和古近—新近系3套火山岩,火山岩大面积分布,烃源岩与火山岩伴生,形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东部盆地以中酸性岩为主,主要发育原生型火山岩储层;西部盆地以中基性岩为主,主要发育风化壳型储层,火山岩风化壳储层物性好于原生型储层物性,各种岩性、岩相均能形成有效储层。东部盆地主要发育岩性、断层—岩性油气藏;西部盆地主要发育地层型、构造—地层型、构造—岩性—地层复合型油气藏。松辽盆地深层持续沉降型断陷控制天然气区域分布,生烃断槽控制断陷内天然气分布,近邻生烃断槽的断裂构造带是天然气富集区带,优质火山岩储层控制天然气富集;新疆北部石炭系残留生烃凹陷控制油气平面分布,风化壳规模控制油气富集程度和规模,风化壳地层型有效圈闭控制油气成藏,正向构造背景控制油气运聚。指出中国火山岩有利勘探面积36万km2,预测火山岩中总资源量60亿t油当量以上,勘探潜力大。
侯连华朱如凯赵霞庞正炼罗霞毛治国
关键词:火山岩储层火成岩油气藏成藏控制因素
中国沉积盆地火山岩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被引量:366
2008年
中国火山岩油气藏勘探经历了偶然发现、局部勘探、全面勘探3个发展阶段。中国沉积盆地内发育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新近系3套火山岩,以火山熔岩、火山角砾岩和风化壳岩溶型储集层为主,储集层物性基本不受埋深限制。火山岩自身不能生成有机烃类,与有效烃源岩匹配是成藏的关键,近源组合最有利于成藏,生烃中心控制油气分布,远源组合需断层或不整合面沟通。中国东部断陷盆地火山岩油气藏以近源组合为主,沿断裂高部位爆发相储集层发育,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斜坡部位喷溢相大面积分布,经裂缝改造的储集层有利,主要形成岩性油气藏;中西部发育两种成藏组合,近源大型地层油气藏最有利,沿不整合面分布的风化淋滤型储集层亦可形成大型地层油气藏。
邹才能赵文智贾承造朱如凯张光亚赵霞袁选俊
关键词:火山岩储集层成藏主控因素
我国沉积盆地火山岩油气地质与勘探被引量:24
2010年
我国沉积盆地内发育石炭—二叠系、侏罗—白垩系和古近—新近系3套火山岩,火山岩与有效烃源岩近源组合匹配最有利,远源组合需断层或不整合面沟通,生烃中心控制油气分布;以火山熔岩、火山角砾岩和风化壳岩溶型储层为主;中国东部断陷盆地火山岩油气藏以近源组合为主,沿断陷高部位爆发相火山岩储层发育,斜坡部位喷溢相火山岩大面积分布,主要形成岩性、构造—岩性油气藏;中西部发育两种成藏组合,沿不整合面分布的风化淋滤型大型地层油气藏最有利。
张光亚邹才能朱如凯袁选俊赵霞
关键词:火山岩储集层火山岩相成藏主控因素
没有传播就没有科技创新——论科技期刊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地位和作用被引量:8
2020年
科技期刊如人之喉舌,是科学传播共同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科技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环节.科技成果只有得到有效传播,才能成为创新.中国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路径就是全面提升科技期刊和出版平台的地位,激发科技传播人才的潜能,在经济可行的角度下大力构建开放共享的科技传播框架,实现网信时代科技期刊在科技传播中的转型升级,把科技期刊打造成拉动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动机.
张朝军赵霞肖英
关键词:科技期刊科学共同体
论文评估指数:一种用于科技论文代表作评估的新指标
2023年
通过剖析当前科技论文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简洁、有效、合理评估和比对不同时间和不同期刊发表的论文影响力的方法。经过研究,研发出一种用于科技论文代表作影响力评价的新指标,即Ai指数。Ai指数以论文的被引用数据为基础,考虑了论文引用频次、他引率、出版时间、无引用周期和学科差别等因素,其数值可以进行长周期和跨领域对比。基于中国知网的石油科技论文的引文数据,经实例分析,显示计算快捷程度高,可以大幅减少专家评估工作量;应用该方法指数进行计算的页岩油气领域的评估结果较传统的方法合理性高,与专家判别结果基本吻合,同时降低了个别专家评审中学术取向不同带来的误判。该方法简单易用,可以用于不同领域的论文大数据评估对比,也可以用于期刊论文评比,能够快捷及时实现科技期刊上年度的优秀论文评选,为科学家和期刊界的论文评估提供了一个新的实用选择方案。
张朝军赵霞李辉高日丽
关键词:引用频次科技期刊
准噶尔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被引量:83
2006年
准噶尔盆地是在拼合增生的微陆块和古生代岛弧带基底上发展起来的大型复合叠合盆地,受控于古亚洲洋和周边造山带的演化,显生宙以来盆地经历了五大构造演化旋回,即寒武纪—中志留世的北准噶尔洋伸展—消减旋回、晚志留世—早石炭世的克拉美丽有限洋盆拉张聚敛旋回、晚石炭世—三叠纪的古亚洲洋全面消亡、早侏罗世—古近纪的陆内断坳旋回和新近纪—第四纪的压扭强挤压聚敛造山旋回。伸展期原盆的稳定地层层序往往发育良好的烃源岩,聚敛期原盆受到改造,成为构造圈闭发育或油气聚集的时期;此外,通过恢复盆地的演化过程指出泥盆—石炭系是未来准噶尔盆地寻找油气勘探大场面的新领域。
张朝军何登发吴晓智石昕罗建宁王宝瑜杨庚管树巍赵霞
关键词:原型盆地盆山耦合弧后盆地前陆盆地叠合盆地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沉积体系与有利储集层分布被引量:121
2009年
通过对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体系的综合分析和对储集层主控因素的解剖,研究低孔低渗背景下相对优质储集层的形成条件,并对有效储集层进行区域评价预测。须家河组除须一段局部发育海陆交互相沉积外,其余各段均属陆相沉积,发育冲积扇、河流、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和湖泊等沉积体系,相带展布和古地理演化均与区域构造运动密切相关。原始沉积相带(辫状河主河道砂坝微相)和后期溶蚀作用共同控制了有利储集层分布,石英Ⅱ、Ⅲ期加大和胶结物发育是砂岩致密化主要原因之一;有利储集层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平原高能河道中,中—粗粒砂岩最为有利。结合储集层有效厚度和储集性分析资料,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二段、四段、六段有利储集层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结果显示川中—川南过渡带是最有利的储集层分布区。
朱如凯赵霞刘柳红王雪松张鼐郭宏莉宋丽红
关键词:四川盆地须家河组
陆相源内与源外油气成藏的烃源灶差异被引量:21
2021年
源内和源外油气成藏过程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二者对烃源灶的要求明显不同。基于中国陆相已知常规油藏的源-藏对应关系和页岩油烃源灶特征研究,论证常规油藏与页岩油的烃源灶差异性。常规油气藏大多数都分布在源外,其形成是油气受浮力作用发生由分散到富集的过程,油气聚集不一定需要很高的母质丰度,但需要较高的排烃效率和排烃量,烃源岩TOC门限值为0.5%,最佳区间为1%~3%。源内油气藏以页岩油气为主,是油气在源内的滞留,缺少大规模运移富集过程,对烃源岩质量和规模要求更高。中高成熟度页岩油TOC门限值为2%,最佳区间为3%~5%,中低成熟度页岩油TOC门限值为6%,且越高越好;有机质类型以Ⅰ—Ⅱ_(1)倾油型有机质为宜。开展烃源岩品质与分级评价,寻找规模优质烃源岩富集区和富集段,是油气勘探从源外进入源内必须关注的科学问题,目的是为即将到来的页岩油富集区选区和选段、经济发现与客观评价资源潜力等提供理论指导。
赵文智张斌张斌王晓梅吴松涛张水昌刘伟王坤
关键词:页岩油有机质丰度陆相优质烃源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