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丽芳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北京市教委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性状
  • 4篇小豆
  • 3篇农艺
  • 3篇农艺性
  • 3篇农艺性状
  • 3篇主要农艺性状
  • 2篇F
  • 1篇叶片
  • 1篇茸毛
  • 1篇茸毛性状
  • 1篇种质
  • 1篇种质资源
  • 1篇资源研究

机构

  • 4篇北京农学院

作者

  • 4篇郝丽芳
  • 4篇金文林
  • 3篇濮绍京
  • 3篇赵波
  • 1篇郭玉刚

传媒

  • 2篇北京农学院学...
  • 1篇全国作物遗传...
  • 1篇2003年全...

年份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小豆F3世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
本文对3个杂交组合F3世代群体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参数及性状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F3群体的单株荚数、单株产量与百粒重3个性状的遗传力值较高;(2)F2株系内的百粒重遗传力值最大,其次为单株产量,所以对F...
濮绍京金文林郝丽芳赵波
关键词:小豆农艺性状
文献传递
小豆F_3世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被引量:12
2004年
笔者对3个杂交组合F3世代群体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参数及性状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F3群体的单株荚数、单株产量与百粒重3个性状的遗传力值较高;(2)F3家系内的百粒重遗传力值最大,其次为单株产量,所以对F3家系内进行选择时,应着重于单株产量和百粒重;在F2代选择比在F3代选择更有效。(3)小豆杂交后代的株高与单株产量、百粒重,单株产量与百粒重、单株荚数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濮绍京金文林郝丽芳赵波
关键词:小豆农艺性状
我国北方小豆地方品种资源研究——VI小豆叶片茸毛性状的观察被引量:6
2000年
作者对我国北方小豆地方品种资源、国外引入品种资源中抽取的 40 8份栽培型材料和5份野生型小豆系统材料的叶片茸毛性状进行了调查 .小豆叶片茸毛形状可分为钝毛和尖毛 2种 ,野生型小豆叶片茸毛均为尖形 ,而绝大多数栽培型小豆品种叶片茸毛为钝形 .野生型小豆比栽培型小豆茸毛数量多 ;尖形茸毛的植株比钝形茸毛植株的茸毛数量多 .栽培型小豆初生叶8mm2 视野中茸毛数量平均为 11 75± 4 35 ,开花期植株上部倒三叶叶片茸毛数量平均为 5 5±0 87,品种间差异显著 .
金文林邢克宇郝丽芳李瑞媛郭玉刚
关键词:小豆种质资源
小豆F<,3>世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
本文对3个杂交组合F<,3>世代群体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参数及性状间相差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F<,3>群体的单株荚数、单株产量与百粒重3个性状的遗传力值较高;(2)F<,2>株系内的百粒重遗传力值最大,其次为...
濮绍京金文林郝丽芳赵波
关键词:小豆农艺性状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