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天宇

作品数:202 被引量:46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0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14篇专利
  • 2篇标准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3篇医药卫生
  • 30篇生物学
  • 27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9篇鼠类
  • 21篇灭鼠
  • 18篇莱姆
  • 18篇莱姆病
  • 15篇螺旋体
  • 14篇机场
  • 14篇寄生
  • 13篇毒饵
  • 13篇蚤类
  • 13篇家鼠
  • 12篇外寄生虫
  • 12篇寄生虫
  • 11篇首都机场
  • 11篇兽类
  • 11篇鼠密度
  • 11篇体外寄生虫
  • 11篇小型兽类
  • 11篇媒介生物
  • 10篇宿主
  • 9篇蜱类

机构

  • 96篇军事医学科学...
  • 65篇中国检验检疫...
  • 47篇北京出入境检...
  • 6篇天津出入境检...
  • 5篇承德医学院
  • 5篇甘孜藏族自治...
  • 4篇北京市东城区...
  • 3篇安徽理工大学
  • 3篇北京市疾病预...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北京市海淀区...
  • 3篇首都机场出入...
  • 2篇广东省疾病预...
  • 2篇湖北省疾病预...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福建出入境检...
  • 2篇贵州省疾病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江苏国际旅行...
  • 2篇中国海关科学...

作者

  • 200篇郭天宇
  • 46篇许荣满
  • 20篇刘永有
  • 20篇孙毅
  • 20篇潘凤庚
  • 17篇曹建中
  • 16篇张泮河
  • 16篇王正
  • 16篇曹务春
  • 15篇刘艳华
  • 15篇张晓龙
  • 14篇耿洪善
  • 13篇孙继伦
  • 13篇任彤
  • 13篇刘丽娟
  • 11篇车志军
  • 11篇田洁
  • 7篇李金有
  • 7篇左曙青
  • 7篇江佳富

传媒

  • 54篇中国媒介生物...
  • 21篇中国国境卫生...
  • 17篇中华卫生杀虫...
  • 15篇寄生虫与医学...
  • 6篇口岸卫生控制
  • 5篇医学动物防制
  • 4篇中国人兽共患...
  • 4篇四川动物
  • 3篇第三届媒介生...
  • 3篇第三届全国口...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消毒学杂...
  • 2篇承德医学院学...
  • 2篇质量安全与检...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兽类学报
  • 1篇昆虫学报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9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8篇2015
  • 8篇2014
  • 11篇2013
  • 8篇2012
  • 9篇2011
  • 10篇2010
  • 11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 9篇2006
  • 10篇2005
  • 5篇2004
2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首次从入境旅客耳内发现病媒生物——血红扇头蜱被引量:3
2009年
2009年2月15日,1名中国籍旅客从首都国际机场入境后出现头痛耳鸣等身体不适症状,自行前往航天中心医院就诊,该院医生从其耳内取出1只活体小虫。2月16日经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医学媒介检测实验室鉴定,该虫为蜱类。后经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请许荣满教授鉴定,结果为血红扇头蜱若蜱。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旅客是由马来西亚旅游回国,而血红扇头蜱是马来西亚常见蜱种。这是一起典型的有害生物入侵案,如未及时发现,极有可能造成病原体的输入和外来生物的扩散,口岸检验检疫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
郭天宇任彤郭敏卓刘韦华李宝明汪涛刘艳华曾召鹏王文正
关键词:病媒生物入境旅客耳内
Quintox毒饵杀灭家栖鼠类的现场效果评价被引量:2
1995年
作者于1990~1991年使用0.075%Quintox毒饵,先后在北京、吉林和湖北等鼠害严重场所,对褐家鼠和黄胸鼠等进行7次现场灭鼠试验,其中5次试验效果较差,灭鼠率低于65.34%;另2次试验灭鼠率分别为100.00%和89.48%,效果良好。未发生二次中毒现象,表明该毒饵安全性好。
潘凤庚郭天宇尹强蒋洪阎绳让
关键词:杀鼠剂鼠类灭鼠
广西凭祥地区莱姆病螺旋体检测和基因分型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调查广西凭祥地区莱姆病感染情况和基因型别。方法 2011年7月从广西凭祥地区采集蜱、啮齿动物和野鸟标本,分别采取煮沸法和Qiagen试剂盒提取蜱、啮齿动物脾脏以及鸟脾脏中莱姆病螺旋体基因组DNA;采用巢式PCR扩增莱姆病螺旋体5S~23SrRNA基因间隔区;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将序列结果与GenBank中莱姆病螺旋体5S~23SrRNA基因间隔区序列比对分析。结果从3份啮齿动物标本中检测到莱姆病螺旋体5S~23SrRNA基因间隔区片段,啮齿动物的感染率为5.66%(3/53)。其中一个序列与GenBank中Borrelia valaisiana基因型莱姆病螺旋体(序列号:HM100125.1,AB091455.1,AB091454.1,AB091453.1)同源性为100%;蜱和鸟标本中未检测到莱姆病螺旋体。结论广西凭祥地区啮齿动物中存在莱姆病螺旋体B.valaisiana基因型感染。
韩华万道正张晓龙梁中平郭天宇褚宸一赵荣涛石华宋宏彬杨振洲
关键词:莱姆病螺旋体基因型
国境口岸模拟生物恐怖事件现场消毒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口岸现场观察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消毒、空气消毒、手部消毒、物体表面消毒效果,验证拟定的方案在口岸模拟生物恐怖现场消毒的可行性,为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快速消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指导。〔方法〕出入境通道上芽孢菌片用含有效氯3000mg/L三氯异氰脲酸喷洒消毒;空气用15%过氧乙酸溶液20ml(3 g/m3)熏蒸消毒;手部用无菌棉球沾0.5%碘伏擦拭消毒;物体表面用1000 mg/L的二氧化氯溶液擦拭消毒。〔结果〕含有效氯3000mg/L三氯异氰脲酸处理出入境通道上芽孢菌片的杀灭率在99.99%以上;手部皮肤、空气、其他物品表面消毒,细菌的杀灭率在90.00%以上,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现场消毒规定的效果评价指标。〔结论〕该消毒方案在国境口岸模拟生物恐怖事件现场操作过程中具有可行性。
刘艳华任彤乔舜郭天宇田丽田洁魏怀波李丹陈春田
关键词:生物恐怖消毒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喜马拉雅山南坡蚤类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作者于1992~1994年分别在喜马拉雅山南坡,西藏亚东县、错那县和隆子县采集到蚤类46种共1805只,对该地区蚤类进行了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相似性分析,并对蚤类的常见种和优势种进行聚类分析.结论是1)宿主动物生物多样性决定...
郭天宇许荣满
关键词:蚤类多样性
文献传递
北京奥运会首都国际机场口岸鼠形动物专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2006—2008年3年间5~9月,掌握首都机场口岸地区鼠形动物种群构成变化及密度消长规律,为做好奥运期间首都机场口岸鼠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开展为期3年的奥运会病媒生物专项监测,并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首都机场口岸优势鼠种为小家鼠和褐家鼠,小家鼠常见于室外,褐家鼠常见于室内,黑线姬鼠构成比逐年下降。2006—2008年,历年的5~9月平均鼠密度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重大国际活动前,举办地国境口岸应实施专项鼠情监测,尤其是掌握重大建设工程对鼠种构成和鼠密度的影响,开展针对性的防治和投药灭鼠活动。
刘永有杨丽英郭天宇耿洪善曹建中
关键词:奥运会
承德地区莱姆病自然疫源性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了解承德地区莱姆病自然疫源地存在状况。方法于承德林区捕鼠、采蜱;巴伯-斯托纳-凯利培养基(BSK)分离蜱内病原体;PCR扩增蜱、鼠体内目的片段及序列测定;对林区居民及动物牛、羊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全沟硬蜱为优势蜱种,从中PCR扩增出目的片段,基因序列同源性比较,提示此感染菌株与欧亚大陆常见的莱姆病螺旋体Borreliaafzelii种具有高度同源性。林区居民及动物牛、羊血清抗体检出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3.3%,23.3%,30%。结论全沟硬蜱是承德地区的优势蜱种;并发现其感染有致病性莱姆病螺旋体Borreliaafzelii种。林区羊、牛为重要的贮存宿主。林区人群存在莱姆病螺旋体自然感染,可初步认定承德地区为莱姆病自然疫源地。
杜娈英陈晓宁孙毅郭天宇鲁亮张泮河
关键词:莱姆病全沟硬蜱聚合酶链式反应贮存宿主自然疫源地
长角血蜱、草原革蜱经期传播莱姆病螺旋体的实验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03年
为了明确长角血蜱、草原革蜱在我国北方莱姆病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全沟硬蜱为对照 ,在实验室内对它们经期传播莱姆病螺旋体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全沟硬蜱可保持活的螺旋体到下一发育阶段 ,并且其体内的莱姆病螺旋体具备感染敏感KM鼠的能力。长角血蜱和草原革蜱虽然可以通过吸血获得莱姆病螺旋体 ,但它们对莱姆病螺旋体的保持期较短 ,不能跨越蜕皮阶段 ,因而不具备经期携带、传播的能力。所以它们作为莱姆病媒介的可能性不大。
孙毅许荣满郭天宇张泮河曹务春
关键词:长角血蜱草原革蜱莱姆病螺旋体
承德林区莱姆病主要生物媒介的调查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杜娈英陈晓宁孙毅郭天宇鲁亮张泮河
关键词:生物媒介莱姆病螺旋体自然疫源地全沟硬蜱发病人数
浅议《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系列国家标准在口岸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GB/T 23795~23798《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系列国家标准于2009年陆续颁布实施,规范了鼠、蚊、蝇、蜚蠊共4种病媒生物的监测工作。本文就对上述国家标准规定的相关技术方法的理解,结合口岸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分别对蚊、鼠、蜚蠊和蝇类的各种密度监测方法适用范围、标准的各项条款和注意事项进行阐述和讨论,以期对科学规范开展口岸病媒生物监测提供参考。
郭天宇单超郭惠琳聂维忠
关键词:鼠类蜚蠊蝇类密度监测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