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楠
- 作品数:18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管癌临床症状类型及其年龄和性别分布特征被引量:24
- 2017年
- 目的分析食管癌常见临床症状种类及其在年龄和性别中的分布特征,确定症状出现到诊断和首次治疗时间(延迟诊断和治疗时间),为进一步阐明临床症状对食管癌早期预警和预后的影响提供重要信息。方法本组18 99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信息资料均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癌和贲门癌临床信息数据库,平均诊断年龄(59.32±8.68)岁。根据患者主诉进行症状分类,并根据常用医学术语进行规范,归纳症状类型和出现频率。记录每例患者主要症状距首次治疗的间隔时间,并将这一间隔时间定义为延迟诊断和治疗时间。症状出现频率统计采用百分比的方法,按照出现频率1%为界限,分为常见症状和少见症状。对4种最常见症状的性别、年龄分布的差异性采用列联表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对发病年龄、延迟诊断和治疗时间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比较平均数。结果 18 996例食管癌患者中,共出现292种不同症状;对这些症状进行医学术语规范和归类共归纳出44种临床症状。在归纳出的44种症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吞咽哽噎(87.29%),其次为吞咽疼痛(5.10%)、腹部不适(3.36%)和胸骨后不适(1.48%),这4种症状占所有症状的97.23%。吞咽哽噎、吞咽疼痛、腹部不适、胸骨后不适症状的食管癌患者平均诊断年龄分别为(59.33±8.74)、(58.38±8.36)、(60.45±8.38)、(58.03±8.01)岁。男性和女性患者均以这4种症状为主,分布相似(χ~2=2.68,P=0.44)。<60岁男性患者出现吞咽疼痛和胸骨后不适的频率明显高于≥60岁男性患者(χ~2=13.37,P<0.05);<60岁女性患者出现吞咽疼痛和胸骨后不适的频率明显高于≥60岁女性患者,出现腹部不适症状频率明显低于≥60岁女性患者(χ~2=11.17,P<0.05)。腹部不适和吞咽疼痛患者的延迟诊断和治疗中位时间(30 d)明显短于吞咽哽噎和胸骨后不适患者(60
- 鲍启德张长江刘敏张海鹏周利霞宋昕刘军清赵学科孙李凌陈培楠崔月龙杜丹凤张向阳王立东
- 关键词:食管癌临床症状年龄性别
- 手术治疗肺大疱自发性气胸5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肺大疱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5—2016-05间行手术治疗的54例肺大疱自发性气胸患者,按不同术式分为胸腔镜组29例和开胸组25例,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胸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带胸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胸腔镜或开胸手术治疗肺大疱自发性气胸均可获满意效果,但胸腔镜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开胸手术。
- 杨连凯陈培楠李丰科张文强盛峰喜黄壮士
-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肺大疱胸腔镜手术开胸手术
- 双肺多发原发性脑膜瘤一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6
- 2016年
- 原发的中枢神经系统外的脑膜瘤报道少见,而肺原发性脑膜瘤(primary pulmonary meningioma,PPM)则罕见,双肺多发的则更为罕见([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09年收治1例双肺多发PPM,现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因"剑突下疼痛20 d"于2009年5月26日收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患者于入院前20 d无诱因出现剑突下疼痛。
- 张文强陈培楠孔晓煌杨连凯李丰科黄壮士
- 食管鳞癌肿瘤最大长径与浸润深度(T分期)的关系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肿瘤最大长径(MTL)与浸润深度(T分期)的关系,为准确判断临床T分期及临床治疗方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21 712例食管鳞癌患者中男性13 009例,女性8 703例。通过对根治术后食管大标本形态测量和镜下观察,记录每例患者MTL和肿瘤浸润程度(T分期)。分析食管鳞癌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MTL与T分期的关系,运用SPPS软件的决策树模型决定截点值,采用Spearman秩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MTL和T分期的关系。结果:21 712例食管鳞癌患者MTL为0.2~16.5(4.1±1.7)cm。Spearman秩相关显示MTL与T分期呈正相关(rS=0.355,P<0.001)。取3.9 cm为MTL的截点值,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TL>3.9 cm的患者,T2+T3期的发生风险比≤3.9 cm组明显上升7.146倍(95%CI=6.449~7.918,P<0.001)。男性患者MTL高于女性患者[(4.2±1.8)cm vs(3.9±1.6)cm,P<0.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男性和女性患者MTL均与T分期呈正相关(男:rS=0.341,P<0.001;女:rS=0.36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TL>3.9 cm时,男性和女性T2+T3期的风险均明显升高(男:7.251倍,95%CI=6.343~8.288,P<0.001;女:7.315倍,95%CI=6.234~8.584,P<0.001)。结论:食管鳞癌MTL与T分期呈正相关,MTL>3.9 cm是灵敏反映T分期严重程度的截点值。
- 吕双宋昕赵学科陈培楠范宗民胡守佳程让杜丹凤张向阳鲁建亮王苒周福有王立东
- 关键词:食管鳞癌T分期
- 单操作孔胸腔镜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 2014年
- 目的 观察恶性胸腔积液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单操作孔胸腔镜胸膜固定术治疗的2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无围术期死亡;手术时间为32~83 min,平均34.5 min;术后拔管时间4~15d,平均5.6 d;术后全部患者1、3、6、12个月复查胸部CT,随访1 ~12个月,未见胸腔积液复发;24例患者中,1例术后5个月死于脑转移,余23例患者生存期均超过6个月.结论 单操作孔胸腔镜胸膜固定术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微创、有效的治疗手段.
- 苏彦河宋宣克张进陈培楠杨鲲鹏黄壮士
- 关键词:胸腔镜胸膜固定术恶性胸腔积液
- 食管鳞状细胞癌脑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癌)脑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食管/贲门癌临床诊疗、病理和随访信息数据库中46例食管癌脑转移术后患者的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选取46例未发生脑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使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食管鳞癌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脑转移组比较,食管鳞癌脑转移组低分化患者比例较大,淋巴结转移阳性率较高(P<0.05)。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阳性是食管鳞癌脑转移的危险因素,OR(95%CI)为11.086(1.286~95.557)。结论:淋巴结转移阳性是食管鳞癌脑转移的危险因素。
- 陈培楠陈培楠白合林宋昕宋昕赵学科韩雪娜韩雪娜范宗民王苒李贝黄炳文王立东
-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脑转移临床病理特征
- 胸腔镜单操作孔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总结单操作孔行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体会。方法对52例自发性气患者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1-89 min,平均35.6 min。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拔除时间2-7 d,平均3 d。出血量15-100 mL,平均30 mL。术后随访6-12个月,复发2例。结论自发性气胸选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微创、安全、有效。
- 苏彦河宋宣克张进陈培楠李丰科
-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腔镜
- 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鳞癌患者生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8741例经病理学证实为食管鳞癌患者的资料,其中,高发区患者23273例(60.1%),低发区15468例(39.9%)。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运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组间差异,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进行检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法分析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结果低发区男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高发区(P<0.001),低发区诊断年龄≥50岁食管癌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高发区(P<0.001)。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的整体生存优于低发区患者(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低发区、性别、确诊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TNM分期和肿瘤家族史均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整体生存优于低发区;低发区是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 胡守佳范宗民岳文彬陈培楠李秀敏李吉林韩少华王伟王伟尹艳春宋昕赵学科王建坡
- 关键词:食管鳞癌低发区
- 494例食管腺鳞癌临床特征和治疗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食管腺鳞癌(esophageal adenosquamous carcinoma,EASC)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加深对EASC的认识。方法:494例EASC患者均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癌和贲门癌临床信息资料库,其中男性361例,平均年龄(61.47±8.32)岁;女性133例,平均年龄(65.56±8.06)岁。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各组间差异分析,寿命表法计算5年生存率,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比较不同时间段高低发区发生率的关系。结果:本组资料同期EASC检出率为0.196%(494/251 707),男性EASC明显多于女性(男:女=2.71:1);男性和女性高发年龄段均为60~69岁(39.6%vs.40.6%)。男性患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R2=0.063),而女性呈上升趋势(R2=0.004)。此外,食管癌低发区EASC发生率明显高于高发区(53.1%vs.46.9%,P〈0.001)。参照食管癌TNM分期标准,Ⅱ期与Ⅲ期患者居多,均占40.8%(173/424);淋巴结阳性转移率为47.0%(206/438),淋巴结阳性转移枚数以1~2个居多,阳性率为48.5%(100/206)。此外,行术前活检病理467例中,术前正确诊断率仅53.96%(252/467)。治疗方式以单纯手术为主,占88.8%(419/472),单纯放疗化疗者仅占1.9%(9/472)。不吸烟不饮酒男性患者5年生存率比单纯吸烟男性者高(26.5%vs.12.1%);Ⅰ期、Ⅱ期、Ⅲ+Ⅳ期患者行单纯手术治疗后3年生存率依次为64.7%、50.9%、48.5%;而3个TNM分期患者手术+放化疗后3年生存率依次为51.7%、47.8%、33.1%。结论:EASC是食管恶性肿瘤中罕见的类型,术前活检病理诊断误诊率高,吸烟影响患者预后,EASC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单纯手术治疗效果较其他治疗方式好。
- 吴敏杰姬玲粉宋昕韩渭丽赵学科张唐娟范宗民王苒吕双陈培楠卢帅王立东
- 关键词:病理类型生存率
- 食管鳞癌术后吻合口周围病变的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食管鳞癌是国人食管癌的主要病理类型,约占90%[1],食管鳞癌术后复发和转移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2],文献报道,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高达66.67%[3]。术后规范检查和治疗是预防复发转移的关键[4]。本文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食管鳞癌术后再次行胃镜检查并有明确复查病理结果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 杨连凯李丰科陈培楠张文强孔晓煌黄壮士
- 关键词:术后吻合口术后复发转移预防复发非典型增生腺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