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X线
  • 10篇影像
  • 10篇X线计算
  • 10篇X线计算机
  • 6篇影像学
  • 5篇CT表现
  • 4篇动态增强扫描
  • 4篇肺炎
  • 3篇动脉
  • 3篇动脉栓塞
  • 3篇炎性
  • 3篇炎性假瘤
  • 3篇影像分析
  • 3篇肉芽肿
  • 3篇肉芽肿病
  • 3篇结核
  • 3篇结核球
  • 3篇假瘤
  • 3篇放射摄影
  • 3篇放射摄影术

机构

  • 16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东莞市石龙人...

作者

  • 23篇陈境弟
  • 9篇冯仕庭
  • 5篇周旭辉
  • 5篇李子平
  • 4篇沈冰奇
  • 4篇谭国胜
  • 3篇邝健谊
  • 3篇孟悛非
  • 3篇范淼
  • 2篇方昆豪
  • 2篇李菁
  • 2篇谢洪波
  • 2篇严超贵
  • 2篇杨旭峰
  • 2篇陈剑魂
  • 2篇陈伟
  • 1篇彭振鹏
  • 1篇孙灿辉
  • 1篇杨旭锋
  • 1篇杨智云

传媒

  • 12篇影像诊断与介...
  • 3篇中国CT和M...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新医学
  • 1篇癌症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韦格纳肉芽肿病肺部损害的影像分析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探讨韦格纳肉芽肿痛肺部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痛的诊断水平。方法:总结分析经病理证实的韦格纳肉芽肿27例肺部影像表现,男17例,女10例,年龄13~68岁,平均34.5岁。其中胸片27例,胸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15例。结果:27例中肺部有异常表现19例,占70.4%。异常表现有大片状浸润痛灶5例,小片状浸润痛灶4例,多发结节影(直径小于3cm)9例,肿块(直径大于3cm)2例,空洞11例,条状阴影4例,磨玻璃影3例,肺不张2例,支气管狭窄阻塞2例。13例多种痛灶混合存在,并互相转化,痛灶增多或减少。结论:韦格纳肉芽肿痛肺部异常表现呈多样性,以片状浸润、结节和空洞病变最常见,薄壁空洞和环形空洞具特征性。此病要与肺癌、结核、肺炎与脓肿等疾病相鉴别。
冯仕庭陈境弟李子平周旭辉孙灿辉范淼彭振鹏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放射摄影术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附11例分析)
1993年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是一种少见的儿童疾患,国内报道仅三组78例。现报道本院10年来收治的11例,并就其X线表现及治疗过程中的改变进行讨论。
陈伟陈境弟
关键词:含铁血黄素肺野水平裂
皮肌炎的胸部影像学表现
2001年
目的 为了提高对皮肌炎胸部表现的认识。方法 收集总结确诊皮肌炎41例。结果 胸部主要表现为肺间质性炎症和肺肿物。结论 皮肌炎常并发肺间质性炎症、肺内恶性肿瘤。本组以鼻咽癌和肺癌的发病率最高。
廖华林陈境弟
关键词:并发症皮肌炎胸部影像学表现
癌性空洞的CT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总结癌性空洞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癌性空洞的CT表现,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45-73岁,中位年龄为59岁,全部病例均行胸部CT平扫,其中9例同时行增强扫描。结果癌性空洞CT上主要分为厚壁空洞(n=15)和薄壁空洞(n=2)类型。病理上,17例癌性空洞中,鳞癌9例,腺癌5例,腺鳞癌2例,小细胞癌1例。结论综合分析空洞的形态、空洞周围的改变,不仅可对癌性空洞做出准确的诊断,还能对肿瘤的病理类型与生物学行为作出评价。
廖庆厚吴仕强冯仕庭陈境弟
关键词:肺癌断层摄影X线计算机病理
胸腺肿块的影像学诊断
1995年
本文从影像学包括胸部平片、断层及CT和MRI的综合方法对37例胸腺肿物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作全面探讨,提出胸腺肿仂的特征及其诊断思维,首先由于其胚胎发生的关系而定位,本组94.6%病例基底紧贴并位于升主动脉前方;其次良性肿物包膜完整,密度均匀,恶性出现包膜破坏,浸润生长和坏死;最后结合其他征象和临床资料作出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还对这些影像学方法在诊断方面的价值作出评估。
邝健谊陈剑魂谭理连陈境弟周智强
关键词:影像学
侵袭性胸腺瘤的CT诊断被引量:1
2008年
廖庆厚吴仕强冯仕庭陈境弟
关键词:胸腺瘤侵袭性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CT表现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肺动脉栓塞(PE)的 CT 表现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因素,并探讨 CT 肺动脉造影(CTPA)评价急性 PE 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 48例经 CTPA 确诊的急性 PE 患者,根据其疾病严重程度分为危重组21例和非危重组27例。对两组的栓塞指数、中央肺动脉受累比例、右心室最大层面短轴(RVMMA)和左心室最大层面短轴(LVMMA)比(RV∶LV)、主肺动脉和(或)右肺动脉干、支气管动脉扩张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 CT 表现中与 PE 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因素,并对RV∶LV 和栓塞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危重组21例的肺动脉栓塞指数(22%~85%,中位数38%)、中央肺动脉受累(占42.5%)、RV∶LV(0.90~1.90,中位数1.30)、肺动脉扩张(14例)、支气管动脉扩张(8例)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均高于非危重组;非危重组27例的肺动脉栓塞指数为5%~48%(中位数22%),中央肺动脉受累占31%,RV∶LV 为0.80~1.40(中位数1.00),肺动脉扩张5例,支气管动脉扩张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 Z=4.27、X^2=5.40、Z=2.58、X^2=11.45、X^2=4.87,P 值均<0.05);RV∶LV 与栓塞指数呈正相关(r=0.61,P<0.05)。结论CTPA 评价急性 PE 的危重程度是可行的,栓塞指数、RV∶LV 和中央肺动脉受累占的百分比越大,PE患者发生严重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几率越高。
周旭辉李菁李子平谭国胜范淼陈境弟
关键词:肺栓塞
螺旋CT后处理功能对支气管病变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螺旋CT后处理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利用螺旋CT对34例支气管病变患者及5例正常人进行容积扫描,并应用MinP、MPR、ACI及CTVE等几种常见的方法进行后处理。结果 经临床病理证实良性病变18例、恶性病变16例,其中中央型肺癌占13例,比较其CT征象及三维重建表现,对后处理功能进行对照、评价。结论 笔者认为MPR对各种支气管病变的诊断具有优异的定位、定性意义,ACI在显示支气管扩张中有望代替支气管造影,而CTVE在支气管内支架的安放、支纤镜的活检导航中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邝健谊李子平陈境弟许达生吴俊景余深平杨智云谢红波杨旭峰
关键词:螺旋CT支气管病变后处理
20例肺动脉栓塞螺旋CT增强扫描的影像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研究肺动脉栓塞螺旋CT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充分认识肺栓塞的CT征象,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水平。方法:共20例,男14例,女6例。使用东芝Xpress/SXCT扫描机作造影增强螺旋CT扫描。统计分析肺叶及肺叶以上肺动脉栓塞CT增强的综合表现。结果:肺动脉栓塞原发病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为多见,有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有2例是由桑拿浴引起。将肺栓塞的程度分为轻度栓塞、中度栓塞、重度栓塞和完全栓塞。轻度栓塞为栓塞面占肺动脉管径<30%;中度栓塞为栓塞面30%~50%;重度栓塞为栓塞面>50%,周围仍见对比剂显影或通过;完全栓塞的栓塞面周边无对比剂显影通过。肺动脉栓塞直接征象是栓塞部位不强化,呈充盈缺损改变。此外,还见9个继发征象:肺动脉总干增宽,右心室和右心房增大。肺叶透亮度增加,肺血管纹理稀疏、细小。肺静脉变小,基底静脉变小,边缘不整,呈干藤样改变。左心房变小。左心室亦变小,室间隔向左后移位。肺组织实变,呈三角形。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结论:肺动脉栓塞胸部螺旋CT增强扫描的表现是一组综合征象,笔者称为肺栓塞10联征。充分认识10联征,能大大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水平。肺动脉栓塞有多种原发病,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多见,桑拿浴可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是肺栓塞的一个诱因。
冯仕庭陈境弟孟悛非邝健谊周旭辉谭国胜
关键词:肺动脉肺栓塞
肺Wegener's肉芽肿病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肺Wegener's肉芽肿病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总结分析经病理证实的韦格纳肉芽肿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11-72岁,平均年龄37.5岁。所有的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CT表现有:大片状浸润病灶4例,小片状浸润病灶5例,多发结节影(直径小于3cm)9例,肿块(直径大于3cm)2例,空洞11例,条状阴影4例,磨玻璃影3例,肺不张2例,支气管狭窄阻塞2例。部分病例多种病灶混合存在,并互相转化,病灶增多或减少。结论肺Wegener's肉芽肿病的表现呈多样性,以片状浸润、结节和空洞病变最常见,薄壁空洞和环形空洞具特征性。此病要与肺癌,结核、肺炎与脓肿等疾病相鉴别。
梁康福冯仕庭孟悛非陈境弟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