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东

作品数:35 被引量:115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8篇大麦
  • 11篇饲草
  • 6篇性状
  • 6篇栽培
  • 6篇籽粒
  • 5篇选育
  • 5篇栽培技术
  • 5篇饲料大麦
  • 5篇刈割
  • 4篇饲草品质
  • 4篇品种选育
  • 4篇小麦
  • 3篇优质饲草
  • 3篇杂种
  • 3篇杂种优势
  • 3篇饲草产量
  • 3篇饲用
  • 3篇配合力
  • 3篇草产量
  • 2篇乳熟期

机构

  • 35篇安徽省农业科...
  • 6篇安徽省农作物...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寿县农业技术...

作者

  • 35篇陈晓东
  • 32篇赵斌
  • 32篇王瑞
  • 30篇季昌好
  • 20篇朱斌
  • 8篇朱斌
  • 6篇顾江涛
  • 3篇孙其宝
  • 3篇刘茂
  • 3篇俞飞飞
  • 3篇陆丽娟
  • 3篇陈刚明
  • 2篇马虹
  • 2篇苏维存
  • 2篇万映秀
  • 2篇鲁绪祥
  • 2篇李士兰
  • 2篇张平治
  • 1篇朱德建
  • 1篇凌承淦

传媒

  • 10篇大麦与谷类科...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华北农学报
  • 4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作物杂志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草原与草坪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省大麦生产回顾与展望被引量:3
2011年
安徽省大麦种植历史悠久,本文针对1988-2010年安徽省大麦生产状况及演变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大麦种植面积最大值在1988年达到156 666.67 hm2,22年间累计减至现今50 000 hm2左右;单产最高为302.84 kg/667 m2,最低为87.81 kg/667 m2;品种分布上,淮河以北、沿淮及江淮之间为安徽大麦的主产区;大麦生产演变与主粮作物冲击、种植结构调整、种性退化、农民种植积极性密切相关。根据以上结果,进一步阐述了大麦栽培技术,指出当前安徽省大麦生产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发展方向。
陈晓东赵斌季昌好顾江涛王瑞
关键词:大麦栽培技术
不同刈割茬次与刈割时期对大麦饲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1
2015年
大麦(Hordeum valgue L.)是一优质能量饲料作物,刈割是牧草管理的一种常规方式。为了研究刈割对大麦作为青(贮)饲的影响,以4份不同生态区具代表性的大麦新品种(系)为对象,分析了不同刈割茬次与刈割时期对大麦饲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品种第1茬饲草产量与品质均高于第2茬,重复刈割导致产草量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盐丰1号’降幅最小(13.0%),表现出较强的耐刈性。再次刈割,所有品种干鲜比、粗灰分含量增加,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下降,粗纤维、钙、磷含量变化因品种而异。分蘖期刈割大麦,营养物质含量高于灌浆期刈割,适口性好,可直接用作青饲料,且有利于植株再生。因此,2次刈割可于分蘖期开始,选用耐刈性好的大麦品种,分蘖期刈割大麦可直接用作青饲,灌浆期刈割可作为青贮饲料。
陈晓东赵斌王瑞季昌好
关键词:刈割时期
111份多棱大麦种质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9
2020年
为客观评价多棱大麦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导大麦亲本选配,以取自国内外不同生态区的111份多棱大麦种质为材料,考察7个主要农艺性状,通过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别明显,变幅为13.7%~37.8%,其中单株粒质量(变幅37.8%)、单株粒数(变幅35.2%)和单株穗数(变幅33.0%)变异较大。2)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相近,其中单株穗数最小(指数1.994),穗下节间长最大(指数2.085)。3)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80.000%,反映了多棱大麦的单株粒质量、株高和千粒质量特性。4)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3大类群,类群Ⅰ高秆大穗,千粒质量高,单株穗数和单株粒数低,以地方品种居多;类群Ⅱ矮秆穗小,千粒质量低,国外品种占半数以上;类群Ⅲ株高适中,单株穗数、单株粒数和千粒质量高,以育成品种为主。说明基于农艺性状对大麦种质遗传多样性评价简单可行。结合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指导亲本选配,有助于更快培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大麦新品种。
赵斌陈晓东季昌好朱斌王瑞
关键词:多棱大麦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一种大麦植株作为饲料的利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麦植株作为饲料的利用方法,先选择适宜大麦品种,再合理种植,以分蘖期至孕穗期茎叶作为青饲料,乳熟期收获全株,生产青贮饲料。本发明以大麦绿色营养体作为饲料,为牛、羊等草食家畜提供优质饲草,可有效解决冬季青饲...
陈晓东王瑞季昌好赵斌朱斌
文献传递
刈割期对多棱饲料大麦饲草及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5
2017年
为探明大麦饲草与籽粒双收的适宜刈割期,以六棱皮大麦皖饲麦2号为材料,设不刈割(T0)及分蘖期(T1)、拔节期(T2)、孕穗期(T3)分别进行一次刈割4个处理,比较了两年度不同刈割期大麦饲草、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随刈割期后移,皖饲麦2号饲草产量显著增加;饲草粗蛋白、粗灰分、钙、磷含量显著下降,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增加,即饲草品质显著下降。籽粒产量受刈割期影响大,与T0相比,两年度T1期刈割籽粒产量无显著变化,T2、T3期刈割则籽粒产量显著下降;而品质受影响小。说明T1期刈割,可达到饲草与籽粒双收目标,且饲草品质好;在生产中要保障一定的籽粒产量,T2期后应停止刈割。
陈晓东赵斌季昌好朱斌王瑞
关键词:大麦刈割期饲草籽粒
大麦产量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的差异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为研究大麦产量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GCA)的差异,筛选高GCA亲本,以我国不同产区具代表性的17份大麦新品种(系)为亲本材料,两年度采用NCⅡ设计对7个产量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一般配合力(GCA)与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SCA)方差在单年度或两年度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GCA方差普遍大于SCA方差,表明基因加性、非加性效应同时存在,并以加性效应为主。所有性状亲本间GCA差异显著,可针对目标性状筛选到高GCA亲本,如16号亲本(95033-1)在穗粒数、千粒质量及单株粒质量3个性状上GCA值均较高,是一优良亲本。亲本性状值与其GCA值间的相关性在不同性状上表现不同,如在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及穗粒数4个性状上,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单株穗数与单株粒质量上,仅单年度检测到两者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对于千粒质量,两者相关不显著。因此,前4个性状可根据亲本性状值预测其GCA大小。综上,大麦杂交育种可针对目标性状选择高GCA亲本进行组配,提高后代选择效率。
陈晓东季昌好赵斌朱斌朱斌
关键词:大麦产量性状配合力
长江中下游7个冬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2023年
选取7个长江中下游代表性冬小麦品种,按照完全双列杂交法设计42份杂交组合,对亲本及杂交组合的11个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11个性状的中亲优势(MPH)与超亲优势(HPH)平均值有正有负,其中仅单株产量、单株穗数、沉降值、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的MPH与HPH平均值同为正值。各性状的MPH与HPH正向组合比例存在差异,其中沉降值正向组合比例最高,两者均为100%,其次为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00%和97.62%,淀粉含量则表现最低,其余性状介于中间。同一性状不同亲本及同一亲本不同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不同,组合间的特殊配合力(SCA)也是如此。亲本P2(扬麦13号)在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每穗粒数、千粒质量及淀粉含量的GCA值较高,P7(皖西麦0638)在单株穗数、单株产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的GCA值较高。因此,扬麦13号和皖西麦0638可在亲本选配中重点考虑。被测性状F1表型值与GCA和SCA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可预测亲本或组合的配合力大小。本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杂交育种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
孙皓赵斌王瑞季昌好朱斌陈晓东
关键词:亲本选配杂种优势品质性状
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几个分子标记有效性检验
安徽省小麦主产区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南片,该区域处于我国季风气候过渡带,气象因素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在小麦成熟期常受穗发芽危害,给小麦安全生产带来极大威胁,有效解决穗发芽特别是白粒小麦的穗发芽抗性问题是该区域小麦科...
赵斌陈晓东万映秀王瑞何贤芳张平治
文献传递
江淮地区大麦田除草剂筛选试验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筛选江淮地区大麦田有效除草剂,选用麦喜+唑啉草酯处理、高渗异丙隆、麦喜、唑啉草酯进行防除杂草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麦喜可以有效防除大麦田阔叶杂草,唑啉草酯可以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而以58g/L麦喜悬浮剂150mL/hm2+5%唑啉草酯乳油1200mL/hm2防除阔叶及禾本科杂草总防效较好,60天总草株校正防效、鲜重防效分别达98.58%和98.77%,并且对大麦安全性好,可以在江淮地区大麦田推广应用。
顾江涛赵斌季昌好陈晓东张海珊王瑞
关键词:除草剂筛选大麦田
粮草双高型大麦新品种皖饲麦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4年
皖饲麦3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粮草双高型饲用大麦新品种。2018—2020年度参加安徽省多点联合鉴定,平均产量达480.64 kg/667 m^(2),比对照西引二号增产10.42%。2023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GPD大麦(青稞)(2023)340003。皖饲麦3号为春性多棱皮大麦,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好,生育期187 d左右,株高90 cm左右,千粒质量31 g左右,籽粒蛋白质含量(质量分数,下同)10.31%,淀粉含量632.6 g/kg,β-葡聚糖含量5.01%,综合农艺性状较好,抗倒性强。为充分发挥该品种在安徽省沿淮、江淮地区饲料大麦生产中的作用,系统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并提出了以收获青饲草、青贮饲料和籽粒为不同目的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赵斌王瑞季昌好孙皓朱斌陈晓东
关键词:大麦栽培技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