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梅
- 作品数:15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一般工业技术社会学更多>>
- 基于创新视域下的益色彩设计方法研究
- 2023年
- “燕京八绝”之首的景泰蓝,被称为“皇家艺术”和国宝“京”粹。景泰蓝工艺自元代舶来中国,至清代经历了70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宫廷审美文化特征,具有雍容华贵的艺术风格,在色彩应用上也自成体系。但近百年来景泰蓝的发展滞后,尤其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景泰蓝的创新迫在眉睫,色彩设计与应用的创新更是少有研究。本文从景泰蓝色彩概貌入手,分析景泰蓝色彩设计与应用的现状与瓶颈,提出景泰蓝色彩创新的设计方法。
- 陈金梅张芸丁晓飞
- 关键词:景泰蓝
- 手提箱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手提箱。;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主要用于分类存放物品。;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色彩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请求保护的外观设计包含色彩。;6...
- 陈金梅刘萍
- 基于NCS色彩系统的传统主题网站色彩分析
- 本文以NCS色彩系统为工具,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几大典型传统主题的网站色彩进行分析,总结当前传统主题网站用色的特点、规律,揭示形成此种特点、规律更深层次的艺术原理与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主题网站的用...
- 陈金梅李友友谭坤
-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站设计文化主题
- 从营销到内容——基于微信平台的H5设计研究
- 2023年
- 近几年,由于微信移动社交平台的崛起,微信访问量迅猛增长。这给H5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让基于微信平台的H5迅速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营销形式之一,有效帮助企业的活动进行快速借势营销和宣传。本文以基于微信平台的H5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营销中的优势和劣势,并以此为切入点,研究在H5营销广告同质化泛滥的情况下,微信H5设计如何转变思路,以用户为主导,从传统的营销产品转向营销内容,提升用户黏度和传播力。
- 唐芸莉谭坤陈金梅
- 关键词:H5营销
-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色彩训练与教学——《人物形象设计风格配色》课例设计
- 在色彩和人物形象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背景下,如何打破原有形象设计专业以理论为主的色彩教育成了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色彩应用的独特视角,将人物形象风格与日本南云治嘉的"形象图"结合起来,进行人物形象色彩设计的...
- 陈金梅
-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色彩搭配
- 文献传递
- 手机微信H5设计——民间风筝
- 2020年
- 作品说明:微信用户量的激增,使得基于微信平台的H5页面迅速成为信息传播中最快捷、轻便的形式之一。《民间风筝》便是借助手机微信这一现代化技术手段传播民间技艺的交互式移动轻应用,旨在用最精美的设计吸引人,用最经典的国风打动人。整个作品分为总体介绍、南鹞北鸢话风筝、风筝与民俗、风筝的流派及地域风格、风筝大师等几部分内容。作品以古色古香的茶色为背景色,将本就丰富艳丽的风筝色彩通过色彩的同时对比而衬托的越发五彩缤纷。
- 陈金梅刘正宏唐芸莉
- 关键词:信息传播背景色风筝
- 红色文化融入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被引量:5
- 2023年
- 笔者通过调研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问题,深入分析其中原因,提出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后在增强学生对红色精神的认同感、丰富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和方式、将红色文化润物细无声般融入专业课教学等方面的价值,构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创新提出走、知、做、悟、用“五维”一体的艺术类课程思政育人机制,详细阐述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实践过程,以期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 谭坤唐芸莉陈金梅
- 关键词:红色文化艺术设计
- “跨界”视野下传统色彩与新媒体艺术的结合被引量:2
- 2013年
- 简要阐述了跨界融合的概念及作为一种思维和方法在当前设计艺术中的运用,并在此背景下,创新性地提出了传统色彩与新媒体艺术的跨界结合。分析了传统色彩与新媒体艺术设计跨界结合的基础,用案例举证、分析了两者的跨界结合,最后提出了两者跨界结合需注意的问题,并进行了总结。
- 陈金梅
- 关键词:跨界新媒体艺术设计
- 耳坠(祖母绿)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耳坠(祖母绿)。;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主要用于佩戴或装饰。;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色彩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请求保护的外观设计包含色彩...
- 刘萍陈金梅
- 北京古建元素在“迷失”品牌文创中的设计探索
- 2023年
- 北京是中国四大古代都城之一,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明代北京城有三个城区,中央为宫城,二层为皇城,三层外城为京城,京城包括了内城与外城。虽然北京的古城建筑在城市改造中没有能完整的保留下来,但仍然是全国文物古建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城市。以"迷失"为品牌进行创作,挖掘北京保留的和失去的古代建筑,选择其中的造型和色彩为主要创意要素,用现代抽象的艺术方式展示中国古老建筑文化,开发出了易于青年群体喜欢的品牌文创作品,使北京古代建筑的文化底蕴走出围墙,从而更好的展示北京古代建筑的风采,重视失去和遗留的古建文化。
- 张芸陈金梅孙钊慧
- 关键词:古建筑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