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隋学艳

隋学艳

作品数:17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遥感
  • 4篇冬小麦
  • 4篇小麦
  • 3篇作物
  • 3篇光谱
  • 3篇干旱
  • 2篇多时间尺度
  • 2篇遥感监测
  • 2篇植被
  • 2篇棉花
  • 2篇冠层
  • 2篇光谱分析
  • 1篇氮素
  • 1篇氮素营养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含量
  • 1篇稻茬
  • 1篇稻茬麦
  • 1篇地表

机构

  • 12篇山东省农业科...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石河子大学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 2篇生态环境部卫...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龙口市农业技...

作者

  • 17篇隋学艳
  • 7篇李少昆
  • 6篇王猛
  • 5篇梁守真
  • 4篇柏军华
  • 4篇王克如
  • 4篇张晓冬
  • 4篇李新华
  • 2篇朱振林
  • 2篇卢艳丽
  • 2篇谢瑞芝
  • 2篇王国良
  • 2篇肖春华
  • 2篇高世菊
  • 1篇王存娥
  • 1篇田慎重
  • 1篇赵庚星
  • 1篇冯海宽
  • 1篇王方勇
  • 1篇董亮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棉花学报
  • 1篇红外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遥感学报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源遥感数据耦合CBA-Wheat模型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研究
2024年
生物量是反映作物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及时准确估计冬小麦地上生物量对于产量预测和田间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遥感植被指数VI(Vegetation Index)与数字化生育期ZS(Zadoks Stage)创建的作物生物量模型CBA-Wheat(Crop Biomass Algorithm for Wheat),虽然适用于全生育时期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但是由于模型参数基于地面高光谱数据构建,而卫星遥感数据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使用更多的地面实测数据进行模型参数的调试,因而限制了该模型的推广使用。因此,本研究采用遗传优化算法GA(Genetic Algorithm)对CBA-Wheat模型进行全局优化确定模型最优参数,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VI与试验记录的ZS数据,分别构建以不同VI为输入变量的冬小麦生物量反演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增强型植被指数EVI2(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2)为输入变量建立的模型精度最高,冬小麦生物量估算验证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达到0.92 t/hm 2和1.37 t/hm 2;基于CBA-Wheat模型的生物量估算精度效果优于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的生物量估算精度(R^(2)=0.85,RMSE=1.87 t/hm 2)。综上,本研究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CBA-Wheat模型不仅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而且适用于冬小麦多个生育期反演,在使用遥感卫星数据进行大面积生物量预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王士俊刘苗赵钰柳昭宇刘修宇冯海宽隋学艳李振海
关键词:冬小麦地上生物量遥感
黄淮海区域种养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
郭洪海宁堂原韩建东王占武李新华王丽英隋学艳董晓霞田慎重董亮贾春林李增嘉
黄淮海区域是中国重要的种植与养殖业生产基地,每年产生作物秸秆约2.3亿t、畜禽粪便约5.4亿t、菌渣约3600万t,由于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落后,导致秸秆等有机物资源利用率低,农田碳库损耗、肥料施用失衡、有害生物滋生危害和...
关键词:
关键词:种养业病害防治废弃物循环利用
基于种植制度利用MODIS数据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被引量:6
2010年
为了及早获取冬小麦种植面积,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基于山东省种植制度,将山东省冬小麦划分为"机播冬小麦—玉米"和"人工撒播冬小麦—水稻"两种类型,利用MODIS影像数据,分析冬小麦播种后、越冬期前冬小麦、大蒜、温室蔬菜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值特征,结合9月中旬前茬作物NDVI特征建立当年机播冬小麦提取条件;鉴于稻茬麦播种后、越冬前的光谱特征与温室蔬菜光谱特征极为相似,则在水稻种植区利用拔节期冬小麦生物量迅速增长的特点提取上一年稻茬麦种植面积,由于"人工撒播冬小麦—水稻"这种耕作模式在山东特定地区较为固定,因此将上一年稻茬麦面积作为当年稻茬麦种植面积;合并两种类型冬小麦面积,用284组定位点数据对提取结果进行检验,精度达到了94.01%,结果表明:于越冬期前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是可行的,提取时间较利用拔节期NDVI值方法提前4个月。
隋学艳朱振林李少昆明博张晓冬孙肖青
关键词:遥感农作物冬小麦稻茬麦
中国东北地区植被植被物候变化对白天和夜间不对称温度变化的响应
侯学会李新华梁守真隋学艳王猛
关键词:植被物候
棉花主要栽培生理指标的近地高光谱监测研究
遥感技术集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等技术于一身,可以迅速、大面积、多时相或周期性获取地面信息,是监测农业、资源环境及其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农业管理方式——精准农业的主要支撑技术。通过遥感技术...
隋学艳
关键词:农业管理棉花高光谱遥感生理指标干旱胁迫
文献传递
基于冠层平行平面光谱特征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被引量:5
2007年
通过2个小麦品种4个氮素水平的大田小区试验,及光谱仪传感器在冬小麦群体侧面水平测定不同叶层反射光谱,分析不同叶层光谱特征参量与冠层氮素分布、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定量关系,建立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的分层光谱模型。结果表明,2个小麦品种冠层内氮素分布特点不同,普通蛋白质含量小麦京冬8号上、下叶层对不同氮素处理反应敏感,而高蛋白质含量小麦中优9507反应不敏感。京冬8号开花期叶层氮素含量梯度(ΔLNC)与籽粒蛋白质含量(GPC)极显著相关,在本文选择的6个光谱特征参量中,叶层比值植被指数梯度ΔRVI[670,890]与籽粒蛋白质含量(GPC)极显著相关;中优9507乳熟期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叶层光谱参量梯度ΔRVI[670,890]极显著负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分层光谱参量梯度ΔRVI[670,890]统计模型,决定系数高于传统垂直测定模型,京冬8号模型RMSE为0.7500,中优9507模型RMSE为0.6461,在不同生育时期建立的分层光谱模型可以对不同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预测。
肖春华李少昆卢艳丽王克如谢瑞芝高世菊李晓君隋学艳
关键词:籽粒蛋白质含量小麦冠层
一种匍匐蔓生作物刈割抄底搂草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匍匐蔓生作物刈割抄底搂草装置,包括刈割机构、机架、抄底搂草机构、抄底罩,机架设在刈割机构上,抄底搂草机构设在机架上,抄底罩罩在抄底搂草机构上;所述机架包括驱动轴、固定杆,驱动轴上设有驱动轮,抄底搂草机构通...
张晓冬隋学艳李润芳王栋路凌云王存娥刘世华杨永义田茜刘全兰
影响近地光谱数据采集质量关键问题的探讨被引量:8
2005年
根据近地高光谱数据采集的实践经验 ,利用光谱测试原理与实验数据分析了影响近地高光谱数据采集质量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提出了光谱测试时间、测试高度、测试位置的选择及其标准白板的标定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柏军华李少昆隋学艳王方勇王克如
花青素对植物反射特性的影响及遥感估算:叶片尺度被引量:1
2024年
花青素是植物三大色素之一,与植物的生长发育、生长状态以及生长环境状况密切相关,花青素动态变化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对叶片光学特性与色素关系的深入理解是估算色素浓度的前提,然而花青素对叶片光学属性的影响并未能得到系统地分析,极大地限制了植物花青素的反演和监测。该研究从机理出发,采用包含花青素参数的新一代植物叶片辐射传输模型PROSPECT-D,结合改进的Sobol’算法,获取输入参数协同变化条件下叶片的光学表现,计算模型参数的全局敏感性指数,全面分析花青素对叶片光学属性的影响,探索花青素的光学敏感波谱区间,在此基础上,以地面实测的叶片波谱和色素数据为样本,发展并探讨叶片尺度花青素的遥感反演方法。结果表明,Sobol’全局敏感性分析结果受样本量变化的影响,总敏感性指数在样本数为3 000时达到稳定;花青素主要影响400~689 nm波谱范围的叶片反射特性,叶片对光子的反射能力随花青素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与花青素对叶片的反射存在协同作用,在467~589 nm波谱区间,花青素对叶片反射的贡献高于其他参数,花青素总敏感性指数在509 nm处最高(86.64%);基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对叶片反射能力的贡献程度,花青素的波谱敏感区间可分为三个部分:467~505 nm(花青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共同影响区)、 506~541 nm(花青素、类胡萝卜素影响区)、 542~589 nm(花青素、叶绿素影响区);叶片花青素含量与敏感区间的高光谱窄波段、波谱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在所有的窄波段中,样本花青素含量与560 nm的叶片反射率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为0.948,但由于花青素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光谱吸收波段重叠,考虑其他色素干扰的波谱指数ARI、 mARI(Sentinel-2波段参考)与花青素表现出了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
梁守真隋学艳王猛王菲韩冬锐王国良李洪忠马万栋
关键词:花青素辐射传输模型遥感
近35年南四湖水域面积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水域面积变化是湿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明显反映。综合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MNDWI)和阈值法,探讨了1984—2018年南四湖水域面积变化趋势,并利用偏相关分析探究水域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南四湖水域面积有明显的阶段特征,总体看,近35年南四湖水域面积呈增加趋势,但以2002特大干旱年为界点,1984—2002年及2003—2018年两个时间段的水域面积减少趋势均比较明显;近35年一直被水覆盖区域仅占9.97%,低于10年的区域占25.26%。与其他湖泊不同,南四湖水域面积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较弱,仅在枯水年表现出与气温的显著负相关(r=-0.746,P<0.01),而与研究区明显增加的降水量相关性不显著,水域面积主要受养殖业发展和生态调水政策的影响。
侯学会徐洪彪李新华王猛隋学艳梁守真
关键词:南四湖气候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