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丹

作品数:5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闭式
  • 2篇胸腔闭式引流
  • 2篇引流
  • 2篇术后
  • 2篇康复
  • 2篇闭式
  • 2篇闭式引流
  • 1篇低蛋白
  • 1篇低蛋白血症
  • 1篇队列研究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肺叶切...
  • 1篇液气胸
  • 1篇乙醇
  • 1篇引流管
  • 1篇营养支持
  • 1篇营养支持治疗
  • 1篇生活质量
  • 1篇食管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乐山职业技术...
  • 1篇乐山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马丹
  • 3篇周洪霞
  • 2篇林琳
  • 2篇杨梅
  • 1篇刘伦旭
  • 1篇董玉洁
  • 1篇李为民
  • 1篇杜恒
  • 1篇梁利群
  • 1篇杜娜
  • 1篇吴小玲
  • 1篇车国卫
  • 1篇郑娥
  • 1篇樊骏
  • 1篇刘庆

传媒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智慧健康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食管癌术后早期两种营养支持治疗的比较与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食管癌术后两种方法进行早期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实验组30例食管癌术后病人行完全肠内营养治疗(EN),对照组30例病人行EN+肠外营养治疗(PN)。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5~7d后蛋白均升高,对照组较实验组的平均治疗费及平均住院日均增加。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行EN,较EN+PN安全、经济、适用,病人受益。
周洪霞马丹杜娜
关键词:食管癌低蛋白血症肠内营养治疗
30%乙醇用于液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30%乙醇对液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的效果。方法将80例液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水封瓶内产生大量泡沫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引流(250ml生理盐水作为引流瓶内基础液体),引流管浸入液面1~2cm;观察组采用30%乙醇400ml作为闭式引流水封瓶内的基础液体进行引流,引流管浸入液面3~4cm。结果两组引流基础液体使用6h后患者有关生理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引流6h后引流瓶内泡沫高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30%乙醇能有效消除液气胸患者闭式引流液中的泡沫,液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过程中泡沫过多而影响观察及护理时,可使用30%乙醇作为基础液体。
梁利群吴小玲马丹
关键词:液气胸胸腔闭式引流乙醇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的肺部疾病手术患者院外疼痛管理现状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基于微信平台对我院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院外疼痛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以期为更好管理术后疼痛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胸外科出院的肺部手术后患者共449例,其中男156例、女293例,年龄22~83(55.54±11.17)岁。分别于出院后24~48 h和引流口拆线后24 h内采用简明疼痛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结果出院后24~48 h内98.22%的患者存在疼痛,疼痛部位以引流口居多(45.21%),总体疼痛评分为2.75(2.00,3.25)分,此期82.85%的患者采用物理方式缓解疼痛。引流口拆线后24 h伤口疼痛者占79.29%,疼痛部位仍以引流口为主(47.88%),总体疼痛评分为1.75(1.25,2.25)分,此期73.94%的患者采用物理方式缓解疼痛。疼痛对患者总体影响程度得分为2.29(1.86,2.86)分和1.86(1.29,2.43)分,其中对睡眠和情绪的影响最大,得分分别为4.00(3.00,5.00)分、3.00(2.00,4.00)分和2.00(1.00,4.00)分、3.00(2.00,4.00)分。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肺部疾病手术患者出院后总体疼痛水平为轻度疼痛,但患者对药物镇痛方法的应用率较低;疼痛对患者的总体影响程度较低,但对睡眠和情绪的影响较大,医务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教育,提高其院外疼痛自我管理能力。
杨梅郑娥林琳周洪霞马丹张琴
关键词:肺部疾病加速康复外科疼痛生活质量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经鼻气管插管的康复护理及对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鼻气管插管的康复护理要点及其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抽选8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实施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气管切开率、死亡率、经鼻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肺功能指标明显更优,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经鼻气管插管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并减少气管切开率、死亡率、经鼻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董玉洁刘庆宋梦娟马丹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康复护理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引流管管径对患者舒适度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16F和28F引流管对患者术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2014年2~5月我院连续收治163例肺癌患者,其中男70例、女93例,行VATS肺叶切除术。按引流管大小将患者分为两组:28F组,应用引流管28F,75例,年龄(53.18±14.73)岁;16F组,88例,年龄(56.62±12.62)岁。根据患者术后疼痛、心率、呼吸频率和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来评价患者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相似。16F组术后第1 d、2 d、3 d心率变化幅度均低于28F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7±3.33)次/分vs.(18.54±5.33)次/分,P=0.037;(7.89±2.88)次/分vs.(19.01±4.67)次/分,P=0.045;(7.67±3.01)次/分vs.(20.88±5.34)次/分,P=0.021]。术后3天内,16F组轻度疼痛患者比例(77.65%vs.49.78%,P=0.023)、自主下床活动患者比例(67.05%vs.45.78%,P=0.023)、(67.05%vs.55.11%,P=0.026)均高于28F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应用细引流管有助于提高术后患者舒适度。
马丹杨梅樊骏周洪霞杜恒林琳刘伦旭李为民车国卫
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