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维国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移植术
  • 2篇体外循环
  • 2篇体外循环冠状...
  • 2篇旁路移植
  • 2篇旁路移植术
  • 2篇外循环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旁路
  • 2篇冠状动脉旁路...
  • 2篇冠状动脉旁路...
  • 2篇非体外
  • 2篇非体外循环
  • 2篇非体外循环冠...
  • 2篇非体外循环冠...
  • 1篇动脉疾病

机构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3篇马维国
  • 2篇孙寒松
  • 2篇武恒朝
  • 2篇张旌
  • 1篇张乐峰
  • 1篇蒋雄京
  • 1篇郑哲
  • 1篇胡盛寿
  • 1篇马琼
  • 1篇王现强

传媒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同期或分期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观察同期或分期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30例合并严重颈动脉狭窄(≥70%)的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男24例,女6例;年龄51-79岁,平均(67.6±7.4)岁,同期或分期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各15例。结果3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同期手术组术后早期出现轻度脑卒中1例,中度脑卒中1例。分期手术组术后早期二次开胸止血、新发房颤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各1例。同期手术组与分期手术组术后胸腔引流量(945±260)ml对(764±334)ml,P=0.109;住ICU(87.7±61.6)h对(52.3±80.8)h,P=0.189;呼吸机使用(31.7±27.8)h对(17.9±7.06)h,P=0.073。同期手术组术后住院(9.7±3.3)天,与分期手术组(17.1±6.9)天相比明显减少(P=0.001),平均住院费用降低了16.7%。术后随访6-42个月,平均(22.0±9.6)个月,随访期内。两组均无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心绞痛等并发症。结论慎重选择患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同期或分期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临床效果均满意。中、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张乐峰武恒朝孙寒松蒋雄京马维国张旌胡盛寿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颈动脉狭窄
左心辅助途径的比较研究及新型轴流泵的初步流体力学测试
该文以国产的离心泵进行左心室辅助,在血流动力学、 心脏形态学、心肌氧代谢、血液相容性以及重要器官功能等方面,对两种引流途径进行了对比研究,进一步阐述了两种引流方式的效应;并评估了离心泵的血液相容性及流体力学特征,旨在为临...
马维国
关键词:轴流泵
文献传递
术前不停用阿司匹林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术前不停用阿司匹林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早期结果的影响。方法:2009-11至2010-04期间选择接受OPCAB的100名患者进行前瞻性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0名患者随机分成术前停用阿司匹林组(n=50)和服用阿司匹林组(n=50)。随后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胸液引流量、总胸液引流量、输血情况、二次开胸探查情况、住院死亡率,以及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阿司匹林组旁路移植血管数大于停用阿司匹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胸液引流量、总胸液引流量、手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输血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死亡,无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无二次开胸探查,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天。术后均顺利恢复出院。结论:术前不停用阿司匹林并没有增加OPCAB术后患者的死亡率,没有增加患者术后出血的风险及出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武恒朝孙寒松王现强马维国张旌郑哲马琼
关键词:阿司匹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