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楠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64层螺旋CT结合高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对判定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价值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检测冠脉斑块特征结合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从临床的角度探讨其对冠脉斑块稳定性的判别价值。方法:对本院80例住院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检查和血清hsCRP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三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P)、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正常对照组;据64层螺旋CT检查根据斑块性质分为四组: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硬斑块组、正常对照组。结果:ACS组软斑块、混合斑块的分布显著高于硬斑块,而在SAP组硬斑块的分布显著高于ACS组软斑块组、混含斑块组(P<0.01)。各斑块组hsCRP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软斑块、混合斑块组hsCRP及D-二聚体水平高于硬斑块组(P<0.01);而于软斑块组和混合斑块组两组内hsCRP及D-二聚体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斑块检查结合血清hsCRP,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可作为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预测指标。
- 曹东平彭应心姚文静高楠乔淑章容春莉于薇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浆D-二聚体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冠心病易损斑块者血清纤维蛋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冠心病易损斑块的稳定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冠心病易损斑块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纤维蛋白原(Fg)及超敏C反应蛋白(hhsCRP)平的变化及发生心脏事件的数量。结果丹参川芎嗪治疗组比常规治疗组治疗后Fg及HhsCRP水平下降更明显,心脏事件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降低冠心病易损斑块患者血清Fg及hhsCRP水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冠状动脉易损斑块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获益更大。
- 曹东平高楠刘璐姚文静乔淑章容春莉于薇
- 关键词:易损斑块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
- 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检测冠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评价
- 曹东平彭应心容春莉于薇李秀芳刘永欣姚文静高楠
- 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尤其在心血管领域,冠脉多排CT(MSCT)对识别显著的冠脉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临床应用价值尚有待大量的研究证实。国内尚无冠脉螺旋CT成像与临床危险...
- 关键词:
- 关键词:冠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