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小刚

作品数:27 被引量:679H指数:12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5篇地震
  • 7篇第四纪
  • 7篇晚第四纪
  • 4篇断错地貌
  • 4篇滑动速率
  • 3篇断裂带
  • 3篇裂带
  • 3篇龙门山
  • 3篇发震
  • 3篇发震构造
  • 2篇等烈度线
  • 2篇地表破裂
  • 2篇地貌
  • 2篇地震动
  • 2篇地震动参数
  • 2篇地震活动
  • 2篇地质
  • 2篇叠溪地震
  • 2篇断层
  • 2篇震害

机构

  • 27篇四川省地震局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江苏省地震局

作者

  • 27篇黎小刚
  • 20篇周荣军
  • 15篇何玉林
  • 5篇马声浩
  • 5篇何强
  • 4篇梁明剑
  • 4篇戈天勇
  • 3篇雷建成
  • 3篇钱洪
  • 3篇龚宇
  • 3篇杨涛
  • 3篇叶友清
  • 2篇李大虎
  • 2篇黄祖智
  • 2篇赖敏
  • 2篇亢川川
  • 2篇范灵春
  • 2篇黄伟
  • 2篇蒲晓虹
  • 2篇黎大虎

传媒

  • 3篇地震地质
  • 3篇中国地震
  • 2篇地震研究
  • 2篇华北地震科学
  • 2篇四川地震
  • 2篇世界地震译丛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四川建筑科学...
  • 1篇水电站设计
  • 1篇矿物岩石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四川省情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 5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耿马7.2级地震破裂与震源应力场被引量:3
2001年
1 98 8年 1 1月 6日在云南省澜沧县和耿马县境内先后发生了 7.6级和 7.2级强烈地震。其中 7.2级地震在震中区小黑江两岸灰岩裸露区出现了具有构造意义的地裂缝带。采用断层滑动矢量法反演出形成上述地裂缝带的应力张量为 :σ1走向 2 2 3°,倾角 2 8°;σ2 走向 42°,倾角6 2°;σ3 走向 1 3 3°,倾角 0°;应力比 R=0 .5 7,总体显示出走滑兼压性特征 ,基本代表了震源机制解所反映的震源应力场特征。
何玉林周荣军黎小刚何强
关键词:地表破裂震源应力场震源机制解地裂缝
青藏高原东缘活动构造被引量:150
2006年
青藏高原东缘由岷山断块和龙门山构造带构成。以活动构造地貌学为主线,在解析该地区主干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的地质地貌表现的基础上,对一批断裂运动学和史前强震活动的定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岷山断块中,虎牙断裂的平均左旋滑动速率为1.4 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3 mm/a。岷江断裂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介于0.37 mm/a^0.53 mm/a之间,左旋位错量与垂直位错量大致相当;在龙门山构造带中,茂汶-汶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均在1 mm/a左右,且几条主干断裂的右旋位错量与垂直位错量相当。结合震源机制解结果和GPS测量资料,建立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东缘向南东方向逸出的构造变形模式。
周荣军李勇Alexander L DensmoreMichael A Ellis何玉林王凤林黎小刚
关键词:构造地貌滑动速率青藏高原东缘
岷江断裂南段与1933年叠溪地震研究被引量:41
1999年
1933年叠溪75级地震是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重大事件。对这次地震的等烈度线形态及与之相关的发震构造的认识有着明显的分歧。本文基于野外新发现的南北向活动断裂以及叠溪地震地面破裂的研究。
钱洪周荣军马声浩黎小刚
关键词:叠溪地震岷江断裂等烈度线发震构造地震
2011年4月10日四川炉霍Ms 5.3级地震强震记录与震害特点被引量:6
2013年
四川数字强震台网中的9个台站获取了2011年4月10日四川炉霍Ms5.3级地震完整的三分向加速度记录,高频成分丰富,频谱主要成分集中在0.1~0.3s之间,最大加速度值为炉霍台EW向405.8cm/s2。震后的地震宏观考察结果表明,本次地震的极震区地震烈度达Ⅶ度,等震线沿鲜水河断裂呈NW-SE向的不规则椭圆形,NW部的面积明显大于SE部。综合分析认为,震区建筑物自振周期与本次地震加速度反应谱的高频成分高度吻合是震害偏重的主要原因,"崩科"藏式建筑抗震性能较差亦加重了震害。联系到本次地震P波向NW方向传播速度明显快于SE方向、等震线形态以及余震稀少等事实,推测这次地震系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的远程触发,导致鲜水河断裂上应力调整而产生弹性回跳的结果。
周荣军赖敏李大虎梁明剑龙锋黎小刚龚宇
关键词:强震记录震害鲜水河断裂
剑阁县新城区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被引量:1
2014年
基于四川剑阁县新城区10个工程场地地震反应钻孔资料,在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目前工程上广泛应用的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一维等效线性化波动方法,计算了工程场地在三种不同强度地震动输入下的地表峰值加速度,给出了设计地震动参数,为该地区抗震设计、防震减灾规划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依据。
李建亮李福海黎小刚赵晶亢川川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反应分析地震动输入设计地震动参数
关于1933年叠溪7.5级地震若干问题的讨论被引量:17
1999年
1933 年叠溪75 级地震是本世纪发生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重大事件。对这次地震, 不同部门曾进行考察, 但给出的等烈度线图有着明显的分歧, 这一分歧意味着对该次地震发震构造认识的不同。本文基于对该次地震的震害特征、震中位置、震中区地质构造环境以及发震构造的讨论, 认为南北向的活动断裂有可能是该次地震的发震构造, 而该活动断裂可能是岷江断裂的南延。
钱洪周荣军马声浩黎小刚
关键词:叠溪地震震中等烈度线发震构造地震
四川省防震减灾数据库及震情灾情信息快速反应系统
李谊瑞范灵春何玉林辛华吴碧春吴秀英黎大虎康晋三林洋范开红刘栋勋杜方梁秀兰李玲黎小刚
本项目建立了四川省防震减灾网络信息系统,并通过ADSL宽带接入方式与Internet互联,还建立了视频会议系统;研制了四川省防震减灾数据库系统;研制了四川省地震灾害预测与评估系统;研制了四川省地震分析预报软件系统。采用I...
关键词:
关键词:防震减灾数据库系统
晚第四纪以来大渡河断裂活动性的地质地貌判据
<正>大渡河断裂呈近南北向展布于康滇地轴的中部,处于鲜水河断裂带东侧。晚新生代以来鲜水河断裂带的左旋走滑运动导致大渡河断裂亦有新活动的地质地貌表现,属于一个统一的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系统。1 大渡河断裂的基本特征 大渡河断裂...
周荣军雷建成黎小刚杨涛
文献传递
四川省地震灾害预测与评估系统设计及实现功能被引量:9
2005年
在充分利用和开发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的基础之上,融合近些年工程地震和震害预测研究成果,建立了四川省地震灾害预测与评估系统。该系统可对发生在四川省境内的破坏性地震所造成的建筑物破坏、人员伤亡和灾民安置人数及经济损失,快速高效地做出科学意义的预测与评估,其结果可作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部署紧急救灾工作和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依据。
何玉林范灵春黎大虎黎小刚
关键词:系统设计
日本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基本策略的火灾防御:城市火灾经验谈
1999年
引言大城市火灾(大面积蔓延的严重火灾)经常在日本主要城市发生并引起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这些教训对日本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部门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日本自然就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防火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规章。这些规章主要有《城市规划法》中的《火灾区划条款》和《建筑标准法》中的建筑物防火措施等规定。
I.Tsukagoshi何玉林黎小刚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管理策略火灾防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