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晓莹

作品数:17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脓毒
  • 7篇脓毒症
  • 6篇预后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脂联素
  • 3篇肾损
  • 3篇重症
  • 3篇腺炎
  • 3篇急性肾损
  • 3篇肝炎
  • 3篇META分析
  • 3篇病毒
  • 2篇毒性肝炎
  • 2篇性病
  • 2篇性病毒性肝炎
  • 2篇氧合
  • 2篇氧合指数
  • 2篇预后影响
  • 2篇早期液体复苏

机构

  • 15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龚晓莹
  • 9篇臧彬
  • 5篇李国福
  • 2篇王炳元
  • 2篇王睿
  • 1篇周阳
  • 1篇王倩
  • 1篇孙向红
  • 1篇贾佳
  • 1篇王晶
  • 1篇张晓丽

传媒

  • 4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肝脏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 1篇病毒性肝炎合...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瑞博西林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瑞博西林(Ribociclib)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①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只开腹,不结扎盲肠、穿孔,假手术前12 h灌胃乳酸钠缓冲液)、瑞博西林对照组(只灌胃瑞博西林150 mg/kg)、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致脓毒症模型组(CLP组;CLP术前12 h灌胃乳酸钠缓冲液)和瑞博西林预处理组(CLP术前12 h灌胃瑞博西林150 mg/kg),每组5只。各组于术后12 h取肾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肾组织匀浆和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周期相关蛋白磷酸化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②用TCMK-1肾小管上皮细胞株进行体外验证实验,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瑞博西林组(5μmol/L瑞博西林处理24 h)、脂多糖(LPS)组(200 mg/L的LPS培养基处理6 h)、瑞博西林+LPS组(用5μmol/L瑞博西林处理18 h后更换为含有5μmol/L瑞博西林和200 mg/L LPS的培养基联合处理6 h)。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Rb、Bcl-2、Bax、自噬相关蛋白微管关联蛋白1轻链3b(LC3bⅡ、LC3bⅠ)和p62、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表达。结果:①动物实验显示,与Sham组相比,CLP可显著损伤小鼠肾脏组织,增加肾组织TNF-α、IL-6水平,降低肾组织p-Rb表达和Bcl-2/Bax比值;而瑞博西林对照组各指标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LP组相比,瑞博西林预处理后小鼠肾组织损伤明显改善,病理学评分明显降低(分:1.48±0.16比2.68±0.16,P<0.01),肾组织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降低〔TNF-α(ng/g):340.55±34.96比745.08±58.86,IL-6(mg/g):17.33±1.01比114.20±20.49,均P<0.01〕,p-Rb表达
王倩龚晓莹贾佳李国福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脓毒症
脂联素在脓毒症中的变化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浆总脂联素(APN)及高分子脂联素(HAP)在脓毒症中的变化规律、与感染的关系以及对疾病预后的提示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11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8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ICU2h、2d、6d血浆APN水平(总APN及HAP),并测定降钙素原(PCT)、内毒素水平,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评分,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并以20例健康志愿者及21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作为对照。结果脓毒症患者人ICU2h血浆总APN(mg/L)及HAP(mg/L)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和SIRS组显著下降[总APN:2.87(2.28,3.89)比6.48±1.53、3.72(2.67,4.59),HAP:2.64(2.07,3.75)比5.12±1.98、3.33(2.23,4.24),P〈0.05或P〈0.01],且与PCT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1=-0.559,r2=-0.530,均P〈0.01),与内毒素水平均无相关性;通过偏相关分析校正危重患者胰岛素抵抗对APN水平造成的影响后发现,APN与PCT及内毒素的相关性与未校正前基本相同。一般脓毒症、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组间APN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与APACHEⅡ、SOFA、SAPSⅡ评分呈显著负相关(总APNr值分别为-0.868、-0.766、-0.725,HAPr值分别为-0.859、-0.715、-0.692,均P〈0.01);脓毒症存活患者(41例)血浆总APN和HAP水平随疾病治愈逐渐升高(x21=34.520,x22=27.802,均P〈0.01),死亡患者(7例)总APN、HAP水平则呈下降趋势(x21=3.938,X22=3.938,均P〉0.05);人ICU2h总APN、HAP与ICU住院时间(n=-0.275,P1=0.014;r2=-0.299,P2=0.007)、机械通气时间(r1=-0.393,r2=-0.519,均P〈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浆总APN及HAP在脓毒症患者中明显�
龚晓莹张晓丽臧彬
关键词:脂联素脓毒症预后
FAST:ICU医生应当了解什么?
最早的FAST(Focused abdominal sonography for trauma)是指针对创伤患者的腹部超声检查,旨在发现肝周、脾周、盆腔等腹腔内积液。因具有便携、无创、简单易行、可动态复查、床旁、节省费用...
臧彬龚晓莹
文献传递
肾脏替代治疗开始时机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肾脏替代治疗(RRT)开始时机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以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等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4年7月发表的关于不同时机开始RRT治疗对脓毒症AKI患者预后影响的国内外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研究并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2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评价早期和晚期开始RRT对脓毒症AKI患者总体病死率、28d病死率、总住院时间和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的影响,并绘制漏斗图检测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5个回顾性研究、88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通过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得出,早期RRT组和晚期RRT组总体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7%(226/344)比68.7%(239/348),优势比(OR)=0.71,95%可信区间(95%CI)=O.38~1.31,P=0.27],漏斗图显示各研究间存在发表偏倚。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得出,早期RRT组和晚期RRT组28d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4%(66/152)比55.3%(94/170),OR=0.59,95%CI=0.36~0.94,P=0.03],漏斗图显示各研究间存在发表偏倚。各研究总住院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数据分布不一致,未进行Meta分析,但各研究均显示早期RRT组和晚期RRT组总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脓毒症AKI患者早期开始RRT治疗并不能显著改善总体病死率,但可以降低28d病死率。
龚晓莹王睿李国福
关键词:脓毒症预后META分析
血清presepsin及其变化对老年患者钬激光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症的诊断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presepsin及其变化对老年患者钬激光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老年上尿路结石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分为脓毒症组及对照组,每组53例。检测两组手术前后血清降钙素原及presepsin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降钙素原及presepsin的诊断效能。结果脓毒症组结石最大直径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脓毒症组手术前后降钙素原水平及preseps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降钙素原对诊断术后脓毒症的特异度、灵敏度、阴性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正确指数分别为79.2%、81.1%、80.8%、79.6%、0.60;presepsin对诊断术后脓毒症的特异度、灵敏度、阴性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正确指数分别为50.9%、88.7%、81.8%、64.4%、0.40,降钙素原术前术后差值对诊断术后脓毒症的特异度、灵敏度、阴性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为83.0%,正确指数为0.60;presepsin术前术后差值对诊断术后脓毒症的特异度、灵敏度、阴性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正确指数分别为73.6%、90.6%、88.6%、77.4%、0.64。结论血清presepsin对老年患者钬激光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症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与降钙素原联用有助于提高钬激光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症的早期诊断。
郭银华王晶韩雅男龚晓莹
关键词:钬激光碎石术
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2010年
庚型肝炎病毒(HGV)是发现时间尚短的嗜肝病毒,可能是病因不明肝炎的病因之一。现就HGV的病原生物及HGV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龚晓莹周阳
关键词:庚型肝炎病毒流行病学预后
产科相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如何诊断和处理被引量:6
2021年
产科相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往往进展迅速,诊断困难,需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由于妊娠期生理性高凝状态,产科相关DIC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妊娠校正的DIC评分和反复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如DIC合并产科大出血,优先考虑止血治疗,必要时需手术及大量的血制品替代,充分评估后谨慎使用抗凝或促凝药物。文章将详述产科相关DIC的诊断和处置流程。
龚晓莹臧彬
万古霉素间断给药与持续给药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目的 万古霉素是临床治疗耐药球菌感染的有效治疗药物,目前临床多每日分次间隔给药,其药理特性为长抗生素后效应的时间依赖性抗生素,持续给药可能带来更稳定的药物浓度及抗感染效果;本文对关于比较万古霉素间断给药与持续给药治疗革兰...
龚晓莹臧彬
雷帕霉素诱导自噬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模型组和雷帕霉素干预组(Rap干预组),每组8只。采用CLP建立脓毒症AKI大鼠模型;Sham组仅分离盲肠但不进行盲肠结扎穿刺。Rap干预组于制模后立即腹腔注射1.6mg雷帕霉素;CLP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于制模24h取外周血后处死大鼠,检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过碘酸雪夫染色(PAS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RT-PCR)检测肾小管自噬相关基因Atg-5、Beclin-1的mRNA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肾小管自噬体膜标志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Beclin-1及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CytC)、Bax、Bcl-2的表达;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雷帕霉素可有效抑制脓毒症AKI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降低BUN、SCr水平。CLP模型组肾小管Atg-5、Beclin-1、LC3-Ⅱ表达均较Sham组明显升高〔Atg-5mRNA(2^-ΔΔCt):2.34±0.04比1.00±0.03, Beclin-1mRNA(2^-ΔΔCt):1.40±0.02比1.00±0.03,LC3-Ⅱ蛋白(灰度值):0.82±0.03比0.45±0.04,Beclin-1蛋白(灰度值):0.59±0.06比0.29±0.03,均P<0.01〕,雷帕霉素可进一步上调Atg-5、Beclin-1、LC3-Ⅱ表达〔Atg-5mRNA(2^-ΔΔCt):3.28±0.19比2.34±0.04,Beclin-1mRNA(2^-ΔΔCt):2.38±0.08比1.40±0.02,LC3-Ⅱ蛋白(灰度值):1.11±0.07比0.82±0.03,Beclin-1蛋白(灰度值):0.85±0.05比0.59±0.06,均P<0.01〕。与Sham组比较,CLP模型组凋亡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显著增多〔(34.49±10.45)%比(2.78±1.40)%,P<0.01〕, CytC、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灰度值:0.87±0.02比0.46±0.03,1.20±0.06比0.46±0.01,均P<0.01)�
王睿龚晓莹秦含玉李国福
关键词:雷帕霉素自噬脓毒症
血清脂联素在危重病中作用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14年
脂联素(adiponectin,APN)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生物活性多肽或蛋白质。近年研究发现,脂联素除在胰岛素的调节、心血管的稳态维持方面起作用外,对危重患者,尤其是脓毒症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的预警、治疗方面可能有一定作用。研究发现,危重患者脂联素水平较健康人群下降,且下降程度与疾病预后相关,在脓毒症中,脂联素可能作为脓毒症的预警指标或预后指标;脂联素在炎症反应中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K-κB等信号通路抑制巨噬-单核细胞系统活性有关。尽管现有资料尚有限,但已经提示脂联素在危重病人代谢改变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为危重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龚晓莹臧彬
关键词:危重病脓毒症脂联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