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京林

作品数:4 被引量:8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裂变径迹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年龄
  • 1篇断层
  • 1篇断裂带
  • 1篇演化史
  • 1篇山岩
  • 1篇抬升
  • 1篇年龄
  • 1篇热历史
  • 1篇热演化
  • 1篇热演化史
  • 1篇走滑
  • 1篇左旋走滑
  • 1篇郯庐断裂
  • 1篇裂带
  • 1篇火山
  • 1篇火山岩
  • 1篇剪切带
  • 1篇构造抬升

机构

  • 4篇中国地震局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作者

  • 4篇万京林
  • 3篇陈文寄
  • 2篇李齐
  • 1篇郝杰
  • 1篇业渝光
  • 1篇周新华
  • 1篇刁少波
  • 1篇尹功明
  • 1篇孙敏
  • 1篇孙瑛杰
  • 1篇王庆隆

传媒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球学报(中...

年份

  • 2篇1999
  • 2篇199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哀牢山-红河左旋走滑剪切带构造抬升时间序列的裂变径迹证据被引量:46
1997年
对采自红河断裂带元阳—嘎洒段的4个片麻岩和糜棱岩样品中的磷灰石进行裂变径迹(FT)测年,得到5.61~10.64Ma的年龄范围。结果表明,RRFZ段磷灰石FT年龄有从东南向西北变新的趋势。结合已有的钾长石多重扩散域(MDD)模式结果,得到该段150℃至110℃温度范围的冷却过程(冷却速度为3.4~9.45℃/Ma)。
万京林李齐陈文寄
关键词:裂变径迹红河断裂带断层剪切带构造抬升
郯庐断裂活动年龄及热历史的裂变径迹研究被引量:15
1997年
依据构造岩内磷灰石中裂变径迹的退火效应,对郯庐断裂带内数条断层中磷灰石的裂变径迹进行测试及研究,结果表明利用FT退火效应来确定断怪最后一次较强烈活动的年代及其所经历史是可行的。
万京林王庆隆
关键词:裂变径迹郯庐断裂热历史地质年龄
长白山地区近代火山岩的ESR测年研究被引量:13
1999年
在对火山灾害和潜在危险性评价中火山活动的时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测年方法能够对年轻火山岩直接定年。本文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方法对年轻火山岩直接测年进行了尝试。所测年轻火山岩石英矿物中没有E′信号,有较弱的Ge中心信号,根据Ge中心信号获得了长白山三期近代火山岩的年龄,其中,气象站碱性流纹岩的ESR年龄约3930a BP,而气象站碱性流纹岩之下粗面岩的ESR年龄约为17500~20900a BP。
尹功明业渝光万京林孙瑛杰陈文寄刁少波
关键词:年龄火山岩
冈底斯岩带结晶后的热演化史及其构造含义被引量:14
1999年
利用特定的40 Ar/ 3 9Ar阶段加热程序和MDD模式处理得到的钾长石冷却曲线 ,加之角闪石、黑云母和磷灰石的年龄测定结果 ,进一步研究了冈底斯岩带结晶后热演化史的特征 ,对比了该岩带东、西两部分快速冷却起始时间和磷灰石FT(裂变径迹 )年龄变化的规律性 ,给出了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后岩石圈质量转移能量传递过程的佐证 .
陈文寄李齐郝杰周新华万京林孙敏
关键词:MDD模式热演化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