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文生
-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1
- 供职机构:解放军三七一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细胞癌超声造影增强达峰时间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0
- 2007年
- 目的 探讨超声动态增强达峰时间(Tmax)与肝细胞癌(HCC)血管生成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34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HCC患者进行实时超声造影,通过绘制时间-强度曲线,记录Tmax;经HE染色进行肿瘤病理分级,应用CD34行免疫组化微血管密度(MVD)检测,分析Tmax与MVD的关系。结果 34例HCC中高分化6例,中分化15例,低分化13例,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低分化组MVD分别为43.5±12.9、67.2±13.3、82.1±17.8,不同分化程度HCC间M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46,P=0.001);Tmax分别为(33.0±5.1)s、(27.7±4.2)S、(22.7±3.3)S,不同分化程度HCC间T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08,P〈0.001);Tmax与MVD呈负相关(Y=-0.16X+37.9,r=-0.605,P〈0.0001)。结论超声动态增强Tmax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间接提示HCC的微血管密度,有助于判定HCC的分化程度。
- 付文生杨一林段云友朱少君曹铁生刘杰
- 关键词:造影剂肝细胞
-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分析与肝细胞癌分化程度的关系
- 目的:探讨超声动态增强在评价肝细胞癌(HCC)血管生成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3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的 HCC 患者,使用 GE 公司生产的 Vivid 7超声诊断仪,采用 SonoVue 造影剂,利用随机携带的定量...
- 杨一林付文生陈升刘杰王承华段云友
- 文献传递
- 编码谐波造影在超声导向微波凝固治疗肝肿瘤前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评价微波凝固治疗肝脏肿瘤前行编码谐波造影(CHA)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临床诊断肝肿瘤患者,经声诺维编码谐波造影检查,观察肿块大小、数目、形态及边界,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病理检查进行比较。结果:共查出55个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CHA对肝肿瘤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85.4%、96.4%;最大径小于1.0cm的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CHA对肝肿瘤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是41.7%、83.3%。彩色多普勒超声有60%(33/55)的病灶边界显示不清晰,CHA有7.3%(4/55)的病灶边界显示不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是64.8%、50%、61.7%;CHA对肝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是97.7%、90%、96.2%,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导向微波热凝固肝肿瘤前行编码谐波造影,在判断肿块数目、大小、边界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提供的信息多;CHA对肝肿块性质鉴别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治疗方案的确立有重要的作用。
- 付文生杨一林朱少君段云友曹铁生
- 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肝肿瘤
- 肝肿瘤实时超声造影45例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静脉注射造影剂SonoVue后,对45(男24、女21)例肝肿瘤患者(共63个病灶),在低机械指数状态下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并对录像资料进行回放、分析诊断,与基础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比较,通过病理证实。结果:基础超声、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肿瘤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87.3%和96.8%,最大径小于1.0 cm的肿痛,基础超声、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肿瘤病灶的检出率分别是4I.7%和83.3%。基础超声有52.4%(33/63)的肿瘤边界显示不清晰,实时超声造影有6.3%(4/63)的肿瘤边界显示不清。对肝恶性肿瘤的诊断,基础超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是51.4%、66.7%和56.4%;实时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5.3%,94.4%和95.1%,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在发现肿瘤数目、大小、边界较基础超声提供的信息多,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肿瘤性质鉴别优于基础超声。
- 付文生段云友杨一林袁丽君曹铁生张玉娥
- 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肝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