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储伟

作品数:19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徐州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动脉
  • 6篇手术
  • 4篇再灌注
  • 4篇再灌注损伤
  • 4篇缺血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4篇灌注
  • 4篇灌注损伤
  • 3篇动脉旁路
  • 3篇动脉旁路移植
  • 3篇动脉旁路移植...
  • 3篇心病
  • 3篇胸外
  • 3篇胸外伤
  • 3篇血红素氧合酶
  • 3篇血红素氧合酶...
  • 3篇氧合
  • 3篇氧合酶
  • 3篇移植术

机构

  • 19篇徐州医学院第...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江苏省徐州医...

作者

  • 19篇储伟
  • 19篇黄继江
  • 16篇邱忠进
  • 11篇周中新
  • 9篇王保毅
  • 5篇曾万里
  • 3篇贾晓民
  • 2篇王欢欢
  • 2篇张德海
  • 1篇武维衡
  • 1篇车庆珍
  • 1篇关秋华
  • 1篇祁春梅

传媒

  • 8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现代医学
  • 1篇江苏临床医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华灾害救援...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治疗特点分析
2002年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及围术期治疗特点。方法 :应用OPCAB方法手术治疗冠心病 3 0例 ,男性 2 6例 ,女性 4例 ;年龄 48~ 76岁 ,平均 (65 .7± 6.4)岁 ,移植旁路血管数目 3~ 4根 ,平均 (3 .4± 1.4)根。结果 :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术后随访 0 .5~ 2年 ,所有病例心绞痛症状均消失。结论 :正确选择手术适应症 ,合理设计手术方案 ,治疗效果肯定 ,并发症少 ,恢复快。
邱忠进王保毅黄继江储伟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适应证围手术期
胸外伤行剖胸手术2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总结26例胸外伤行剖胸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全组收治胸外伤248例,行剖胸手术26例,其中进行性血胸12例,胸腹联合伤8例,机化性血胸3例,心脏损伤1例,支气管断裂1例,外伤后脓胸1例。结果死亡2例,其中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MODS1例,死亡率769%,余病例均治愈。结论胸外伤死亡率较高,及时剖胸手术效果满意。
黄继江王保毅储伟邱忠进周中新
关键词:剖胸手术胸外伤血胸胸腹联合伤进行性外伤后
严重胸外伤专科处理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在院前急救中胸外伤专科处理的必要性。方法收集江苏省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127例严重胸外伤或合并胸外伤患者,根据院前急救措施分成专科医师组(n=49)和非专科医师组(n=78),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救措施实施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专科医师组49例患者全部痊愈;非专科医师组痊愈73例,死亡5例。在处理严重气胸、连枷胸方面,专科医师组与非专科医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11,P<0.001;χ2=11.221,P=0.008),而在处理非胸外伤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7)。5例死亡病例均有严重连枷胸损伤,急救现场及转运途中均未行有效的专科处理。结论胸外科专科医师与非专科医师处理气胸及连枷胸的意识及能力有明显差异,在院前急救中应提高胸外伤院前急救意识,加强胸外科专科人员配置,为后期的创伤救治创造有利条件。
邱忠进储伟张德海王欢欢曾万里黄继江
关键词:胸外伤院前急救
血红素氧合酶-1的诱导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的诱导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健康 Sprague-Dawley 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对照(sham)组、肺缺血再灌注(I/R)组(阻断左肺门30 min 再灌注2 h)、氯化血红素(Hemin)组(给予血红素氧合酶-1的诱导剂)与锌原卟啉(ZnPP)组(给予血红素氧合酶-1的抑制剂)。检测各组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观察肺组织湿干重比(W/D)以及电镜下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Hemin 组肺湿/干重比(5.92±0.66)低于 I/R 组(7.55±0.66)(P<0.01),SOD 活性(9.2±0.5)高于 I/R 组(2.8±0.4)(P<0.01),TNF-α含量(60.37±8.25)低于 I/R 组(452.26±22.59)(P<0.01),电镜下肺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改变明显减轻;而给予 ZnPP(ZnPP 组)后使上述改变发生逆转。结论血红素氧合酶-1的诱导可有效保护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贾晓民周中新黄继江储伟关秋华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血红素氧合酶-1氯化血红素
213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分析
2004年
目的 :分析应用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早期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 :应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 13例。结果 :术后死亡 3例 ,其余患者痊愈出院 ,症状缓解。结论 :选择合适患者及相应术式 ,充分再血管化 ,重视围术期处理是外科治疗冠心病成功的关键。
王保毅黄继江储伟邱忠进周中新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方法围术期处理
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疗效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方法 35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男性27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1.2±9.7)岁。术前行超声心动图、CT、MRI、MSCT检查,介入治疗过程均在DSA监视下完成。选用大动脉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夹层原发破口。随访采用X线胸片和EBCT检查。结果腔内隔绝治疗全部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无内漏。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均明显扩大,远端降主动脉及分支供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发生左下肢偏瘫1例,股动脉切口淋巴漏1例,间断胸痛2例。封堵了左锁骨下动脉的3例患者中,术后有1例诉有头晕症状,伴有左上肢肌力减退、脉搏减弱、活动后酸痛等症状,术后2周行升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术,症状逐渐缓解。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近、中期疗效满意。
周中新黄继江武维衡储伟邱忠进曾万里王欢欢
关键词:覆膜血管内支架腔内隔绝术STANFORD主动脉夹层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
2002年
目的 评价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 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 ,均经正中切口行OPCAB ,人均旁路移植 2 .4 2支 (1~ 4支 )。应用左乳内动脉 4 2支 ,大隐静脉 4 6支。结果 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术后平均住院 13.5天 ,平均住院费用 3.5万元。 1例术后 1周死于心肺功能衰竭 ,其余患者术后心绞痛均消失。结论 OPCAB是一种创伤小、安全、经济和临床效果好的手术技术 ,适用于单支、多支冠脉病变和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 ,值得大力推广。
储伟王保毅黄继江邱忠进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手术方式OPCAB
血红素氧合酶-1诱导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红素氧合酶-1的诱导对JNK(c-Jun NH2-terminal protein ki-nase)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及意义。方法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对照(sham)组、阻断左肺门30 min再灌注2 h的肺缺血/再灌注(I/R)组、给予血红素氧合酶-1的诱导剂氯化血红素(Hemin)组和溶剂对照(vehicle)组。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JNK蛋白激酶活性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JNK的活性随缺血和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直到再灌注120 min。在再灌注120 min,与vehicle组相比,Hemin组JNK的活性明显降低(P<0.05)。缺血/再灌注各时点组间JNK蛋白水平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血红素氧合酶-1的诱导可通过抑制JNK蛋白激酶的活性有效保护肺组织免于缺血/再灌注损伤。
贾晓民周中新黄继江储伟邱忠进
关键词:血红素氧合酶-1
外源性低浓度一氧化碳抗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外源性低浓度一氧化碳(CO)对肺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呼气末无创血管夹夹闭阻断左主支气管、左肺动脉和左肺静脉30 min,再灌注2 h建立I/R动物模型。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CO组、I/R组、I/R+CO组,检测肺湿干重比(W/D)及肺泡损伤数、肺静脉血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变化。结果吸入外源性低浓度CO显著降低I/R损伤肺的W/D,使肺泡损伤数降低(P<0.01);减少肺组织中炎性介质TNF-α的释放,使肺组织中的MPO活性降低及sI-CAM-1下调(P<0.01)。结论外源性低浓度CO可减轻肺I/R损伤,而抑制炎性因子释放、炎性细胞在肺内聚集及与内皮细胞的黏附等炎症反应是其保护肺I/R损伤作用机制之一。
周中新贾晓民黄继江储伟邱忠进
关键词:一氧化碳
严重胸外伤合并急性肺损伤68例临床分析
2002年
目的 探讨治疗严重胸外伤合并急性肺损伤 (ALI)的成功经验。方法 连续观察 68例ALI患者的致伤因素、病情发展及治疗过程。结果 ①伤情重、合并脏器损伤、休克及抗休克治疗时间长的患者 ,病情发展快 ,治疗复杂 ,低氧血症不易纠正 ,预后差。②对影响ALI发展的高危因素能进行正确处理的患者 ,病情恢复快 ,预后好。结论 针对ALI的病理发展特点 ,积极处理原发病 ,防止进一步损伤 。
邱忠进王保毅黄继江储伟
关键词:胸部损伤急性肺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