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凤阁

作品数:12 被引量:92H指数:4
供职机构:白城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理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8篇密度泛函
  • 8篇密度泛函理论
  • 8篇泛函
  • 8篇泛函理论
  • 6篇手性
  • 5篇分子
  • 4篇过渡态
  • 4篇Α-丙氨酸
  • 3篇解离
  • 2篇结构特性
  • 2篇赖氨酸
  • 2篇激发态
  • 2篇分子手性
  • 1篇单点
  • 1篇低激发态
  • 1篇电离
  • 1篇多光子
  • 1篇多光子过程
  • 1篇眼屈光
  • 1篇眼屈光状态

机构

  • 12篇白城市医学高...
  • 11篇白城师范学院
  • 6篇吉林大学

作者

  • 12篇刘凤阁
  • 11篇王佐成
  • 5篇赵衍辉
  • 4篇王志刚
  • 3篇李伟
  • 2篇马宏源
  • 2篇于天荣
  • 2篇钱研
  • 2篇闫红彦
  • 1篇辛春雨
  • 1篇佟华
  • 1篇张新
  • 1篇罗香怡
  • 1篇梅泽民
  • 1篇吕洋
  • 1篇裴琳
  • 1篇任玉秋
  • 1篇杨丽蓉
  • 1篇郭英杰
  • 1篇刘铁

传媒

  • 4篇吉林师范大学...
  • 4篇白城师范学院...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眼科研究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少年眼屈光状态与发铅测定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李建国任玉秋郭英杰杨丽蓉刘凤阁刘铁裴琳
关键词:青少年眼屈光状态发铅营养不良近视微量元素
孤立条件下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机制的密度泛函理论被引量:60
2014年
使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d,p)水平上的计算,研究孤立条件下的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过程.通过寻找包括过渡态和中间体的反应过程各极值点结构,绘制完整的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路径反应势能面,并分析各极值点的几何和电子结构特性.结果表明:S型α-丙氨酸分子手性碳上的氢原子以羧基上的氧原子为桥梁,转移至手性碳原子的另一侧,实现了从S型到R型α-丙氨酸分子的手性转变;该路径有1个中间体和2个过渡态,最大的反应能垒为326.6kJ/mol,来源于第一个过渡态TS1.
王佐成刘凤阁吕洋赵衍辉于天荣
关键词:手性Α-丙氨酸密度泛函理论过渡态前线分子轨道
环辛酮分子在飞秒强激光场中的解离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首先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采用6-31/+g(d,p)基组,对环辛酮分子及其离子化分子进行了结构优化,对C8H14O+进行了频率计算.而后,对C8H14O+红外活性强的振动模式进行分析,得到了环辛酮分子在飞秒激光作用下的解离碎片.最后,应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采用6-31/+g(d,p)基组,对这些碎片的结构进行了优化,从而得到了环辛酮分子在飞秒激光作用下的解离产物.
王佐成李伟刘凤阁王志刚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飞秒强激光场多光子过程解离
手性α-丙氨酸分子羧基上的氢转移的DFT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本工作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采用6-31+g(d,p)基组,借助Gaussian03程序.首先,对R型手性α-丙氨酸分子羧基上的氢转移过程进行了过渡态的探索,计算了反应能垒.而后对过渡态沿着虚频振动模式的两个方向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了过渡态的反应物与产物.最后对得到的过渡态进行了IRC路径探测,验证了过渡态的可靠性.
刘凤阁钱研赵衍辉王杨王佐成
关键词:手性Α-丙氨酸
气相赖氨酸分子手性转变机制的理论研究被引量:31
2015年
赖氨酸的S型和R型两种手性对映体有着不同的功能特性,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6-311++g(d,p)水平上的计算,对气相赖氨酸分子的手性转变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寻找反应过程中过渡态和中间体等极值点的结构,绘制了赖氨酸分子手性转变路径上完整的反应势能面.结果表明:赖氨酸分子完成从S型向R型的手性转变要经过5个过渡态和4个中间体.首先是实现氢原子在羧基内的转移,能垒为148.3kJ·mol-1;而后是手性碳上的氢原子迁移至羰基氧上,能垒为318.9kJ·mol-1,是整个反应过程的最大能垒;最后羰基的氢原子转移至手性碳原子的另一侧,实现S型到R型的手性转变.
刘凤阁辛春雨闫红彦王佐成
关键词:手性赖氨酸密度泛函理论过渡态
α-丙氨酸对SWCNT(9,9)和SWCNTC(5,5)组装与分离过程的理论研究
2015年
采用量子力学与分子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在ONIOM(B3LYP/6-31+G(d,p):UFF)水平,优化了α-丙氨酸分子(α-Ala)与SWCNT(9,9)和SWCNTC(5,5)形成的复合体系的分子几何构型;在ONIOM(B3LYP/6-311++G(3df,3pd):UFF)水平,计算了α-Ala在SWCNT(9,9)、SWCNT(5,5)外部不同位置与纳米管弱相互作用体系的单点能.研究发现:α-Ala与SWCNT(5,5)体系,α-Ala在管内不同点与纳米管的包结物的单点能低于管口处的单点能,并且处于中间位置时的能量最低;在纳米管外低于管口处的单点能,使α-Ala对SWCNT(5,5)纳米管进行组装,需要外界提供能量才能到达并进入管口,而从管口到管中央靠纳米管吸附就可以完成组装.α-Ala与SWCNT(9,9)体系,α-Ala在管内与SWCNT(9,9)形成包结物的单点能,低于其在管外与纳米管物理吸附的单点能,并且在管中央时最低,α-Ala对C(9,9)纳米管进行组装,不需要提供能量,靠纳米管吸附就可以完成组装.
刘凤阁闫红彦唐全中赵衍辉王佐成
关键词:碳纳米管
飞秒激光场中环辛酮离子在低激发态解离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重头算的CIS方法,研究了C8H14O的稳定构型,用CIS方法采用6-31+g(d)基组,计算了C8H14O+的三个低激发态的红外振动频率.通过对虚频振动模式的分析,得到了C8H14O+在低激发态的主要解离碎片是H+、C6H9O+、C2H3+、C2H4+、C6H8O+、C6H10O+、C2H2+.最后在B3LYP/6-31+g(d,p)水平上优化了这些碎片的结构,从而得到了飞秒激光场中环辛酮分子在低激发态解离的产物.
王佐成李伟刘凤阁王志刚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解离激发态
飞秒激光场中1,2-二溴-1,1-二氯乙烷分子解离电离和解离双电离的理论研究
2013年
文章首先使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G(d,p)水平上对1,2-二溴-1,1-二氯乙烷分子进行了结构特性研究,而后用从头算中的CIS方法研究了C2H2Br2Cl2+1和C2H2Br2Cl2+2的低激发态.研究结果表明,C2H2Br2Cl2+1在激发态解离的碎片为CBrCl2+1和CH2Br+1,C2H2Br2Cl2+2在激发态解离的碎片为C2H2BrCl2+1和Br+1.
王佐成刘凤阁王志刚
关键词:飞秒激光激发态解离
孤立条件下手性α—丙氨酸分子结构特性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使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采用6-31+g(d,p)基组,用Gaussian03对孤立条件下的手性α-丙氨酸分子结构特性进行理论计算.首先优化了三种α-丙氨酸分子的可能构型,进行了红外振动频率计算,由此得到三种稳定构型,而后由能量最低原理确定了α-丙氨酸分子最可能的构型.再由手性分子的空间结构特点,得到其对映体的结构,并进行了结构优化.最后在B3LYP/6-31+g(d,p)水平上,对α-丙氨酸分子的一对对映体进行了VCD谱与前线分子轨道的计算与研究.
刘凤阁赵衍辉钱研罗香怡马宏源于天荣王佐成
关键词:手性Α-丙氨酸密度泛函理论结构特性
水环境下赖氨酸分子的手性转变机理被引量:13
2015年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采用6-31+G(d,p)基组,研究了水环境下赖氨酸分子的手性转变机制,在MP2/6-31++G(d,p)水平计算了单点能.反应通道研究发现:水环境下赖氨酸分子的手性转变有两个反应通道,一是手性碳的H以水分子为桥梁直接转移至羰基氧上,然后经过几个异构过程实现手性转变;二是羧基内的氢先以水分子为桥梁在羧基内转移,而后手性碳的H以水分子为桥梁转移至羰基氧,再经一系列过程实现手性转变.反应过程的势能面计算表明:最高能垒均来自手性碳的H以水分子为桥转移至羰基氧的过渡态,在第1通道以1H2O和2H2O为桥时的能垒分别为208.1,177.0 k J·mol-1,在第2通道以1H2O和2H2O为桥手性转变反应的能垒分别为199.5,176.2 k J·mol-1,均较单体赖氨酸分子时的能垒大幅降低.结果表明,水分子对赖氨酸手性转变过程中的H转移反应有较好的催化作用.
刘凤阁王佐成梅泽民佟华唐全中
关键词:水环境赖氨酸过渡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